-
公开(公告)号:CN115207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003319.0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端天气下的电力系统预防性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天气预测信息;基于所述天气预测信息确定电力系统的风险指数;根据所述风险指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控制,获得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是,则采用求解目标函数的方式确定解列断面,并基于所述解列断面对电力系统进行解列。本发明首先基于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根据天气预测信息确定风险指数,当风险指数指示需要进行预防控制时,采解列的方式保证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实现了在极端天气发生前,通过电力系统的控制技术降低极端天气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23221.1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极端事件下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综合利用线路过载指标、电压越限指标、静态安全性指标、静态功角稳定性指标、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和静态频率稳定性指标对事故电力系统进行风险评估,从而能够综合多个风险评估指标对极端事件下的电力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风险评估。此外,在发生极端事件之前确定事故电力系统,并建立事故电力系统对应的优化模型,对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以将事故电力系统解列为多个子系统,并使每一子系统按照子系统对应的电气参数运行,从而在极端事件发生前预先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保障极端事件发生期间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9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003319.0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端天气下的电力系统预防性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天气预测信息;基于所述天气预测信息确定电力系统的风险指数;根据所述风险指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控制,获得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是,则采用求解目标函数的方式确定解列断面,并基于所述解列断面对电力系统进行解列。本发明首先基于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根据天气预测信息确定风险指数,当风险指数指示需要进行预防控制时,采解列的方式保证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实现了在极端天气发生前,通过电力系统的控制技术降低极端天气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0030.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控制与保护协同的新能源送出线保护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新能源快速控制的特点,使得新能源在进入电压穿越后存在两个控制阶段,保护装置根据第一个控制阶段结束时记录的电压电流数据与第二阶段中的电压电流数据计算求得故障位置,实现了控制与保护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不对称故障情况下新能源送出线距离保护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810997786.7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胡列翔 , 赵光静 , 王增平 , 韩志军 , 马静 , 张亚刚 , 裘愉涛 , 陆承宇 , 王松 , 戚宣威 , 吴佳毅 , 吕哲 , 王家慧 , 汪冬辉 , 孙文文 , 阮黎翔 , 丁峰 , 陈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暂态分量方向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提取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高频暂态分量数据,根据Hilbert‑Huang变换计算电压电流高频暂态分量的相位关系,实现UHVDC输电系统线路的区内、外故障判断;在识别直流线路区内故障的基础上,对正、负极两侧故障方向进行简单的逻辑处理,即可实现故障极的选择,无需复杂的故障选极方案。本发明对各种故障类型均能准确识别线路区内、外故障,并可进行故障选极,保护方法受过渡电阻、故障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05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996900.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胡列翔 , 赵光静 , 王增平 , 韩志军 , 张亚刚 , 马静 , 裘愉涛 , 陆承宇 , 王松 , 戚宣威 , 吴佳毅 , 孟繁岐 , 梁嘉娣 , 汪冬辉 , 孙文文 , 阮黎翔 , 丁峰 , 陈明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谱密度衰减的雷电暂态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现有的雷电暂态信号识别方案仍存在行波波头识别困难、采样率要求高、整定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本发明提取直流输电系统暂态信号并进行小波变换,计算小波奇异熵,对频谱密度之比进行判定,识别故障信号、绕击干扰信号和反击干扰信号;根据录波数据能量分布系数进行判定,识别普通短路故障信号和雷击故障信号。本发明能很好地进行雷电暂态信号的识别,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0997786.7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胡列翔 , 赵光静 , 王增平 , 韩志军 , 马静 , 张亚刚 , 裘愉涛 , 陆承宇 , 王松 , 戚宣威 , 吴佳毅 , 吕哲 , 王家慧 , 汪冬辉 , 孙文文 , 阮黎翔 , 丁峰 , 陈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暂态分量方向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提取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高频暂态分量数据,根据Hilbert-Huang变换计算电压电流高频暂态分量的相位关系,实现UHVDC输电系统线路的区内、外故障判断;在识别直流线路区内故障的基础上,对正、负极两侧故障方向进行简单的逻辑处理,即可实现故障极的选择,无需复杂的故障选极方案。本发明对各种故障类型均能准确识别线路区内、外故障,并可进行故障选极,保护方法受过渡电阻、故障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0996900.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胡列翔 , 赵光静 , 王增平 , 韩志军 , 张亚刚 , 马静 , 裘愉涛 , 陆承宇 , 王松 , 戚宣威 , 吴佳毅 , 孟繁岐 , 梁嘉娣 , 汪冬辉 , 孙文文 , 阮黎翔 , 丁峰 , 陈明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谱密度衰减的雷电暂态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现有的雷电暂态信号识别方案仍存在行波波头识别困难、采样率要求高、整定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本发明提取直流输电系统暂态信号并进行小波变换,计算小波奇异熵,对频谱密度之比进行判定,识别故障信号、绕击干扰信号和反击干扰信号;根据录波数据能量分布系数进行判定,识别普通短路故障信号和雷击故障信号。本发明能很好地进行雷电暂态信号的识别,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621152.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方法。针对现有不依赖于电压的电抗器保护方法,容易出现误动作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方法,包括:获取各相电流的特征值;根据相关电流值判断是否区内故障、区分并联电抗器接地故障和非接地故障、区分并联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和铁芯饱和,当区内外故障检测、接地检测、匝间短路故障和铁芯饱和同时满足且持续时间达到设定动作延时后,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动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仅采集电流的特征值,不需要装设电压互感器,节约了工程造价;在电抗器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时能灵敏快速可靠地动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50120.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 G01D21/02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构建电力二次设备的多应力加速因子模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二次设备的温度参数、振动参数、湿度参数以及电应力参数,分别根据温度参数、振动参数、湿度参数以及电应力参数,构建温度实验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振动实验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湿度实验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以及电应力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以及根据温度实验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振动实验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湿度实验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以及电应力相关的加速因子模型,得到综合加速因子模型以作为电力二次设备的多应力加速因子模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较为准确地给出电力二次设备应用的典型预计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