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智能型风电场中央监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512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96817.9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中央监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智能型风电场中央监控设备,包括有底板、壳体、安装板和电机等;底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壳体,壳体左侧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右上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本发明通过驱动空心圆管与空心圆柱往上移动,可带动六棱杆往上移动,六棱杆往上移动可驱动摆动架反转,使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大齿轮脱离,同时第三小齿轮与第二大齿轮啮合,便可驱动空心圆管与空心圆柱往下移动,可带动六棱杆往下移动,六棱杆往下移动可驱动摆动架正转,使第三小齿轮与第二大齿轮脱离,同时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大齿轮啮合,如此,便可将摄像头进行升降,从而使摄像头摄入的影像范围更广。

    一种可实现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54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50454.9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全光谱子系统和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太阳能全光谱子系统包括降冰片二烯罐、分子太阳能热反应器、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真空管集热器、分离器和化学反应器,分子太阳能热反应器、太阳能光伏板和真空管集热器自上而下叠放;降冰片二烯罐通过分子太阳能热反应器与分离器入口连接,分离器的四环烷出口与化学反应器的壳侧连接,化学反应器的壳侧和分离器的降冰片二烯出口与降冰片二烯罐连接,化学反应器的管侧和真空管集热器与吸收式热泵子系统连接。本发明将分子太阳能热存储系统、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器结合在一起,在吸收式热泵系统中实现了太阳能全光谱利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损失。

    模拟高层建筑暖通设备防烟系统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7765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10026623.1

    申请日:2013-01-21

    Abstract: 一种模拟高层建筑暖通设备防烟系统的实验装置,它包括高位盐水箱、高位清水箱、储水箱和高层建筑模型,高位清水箱底部连接清水排水管,高位盐水箱底部连接盐水排水管,储水箱由内水箱、外水箱构成,高层建筑模型位于内水箱内;所述高层建筑模型设有左右分布的楼层区和竖井区,楼层区各层与清水排水管连通,楼层区的各层与竖井区由模拟电梯门缝隙相通,高层建筑模型顶部经盐水缓冲器与盐水排水管连通,竖井区顶部设有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与外水箱连通。本发明能够通过建筑模型试验预测原型建筑中的温度场,直观演示烟气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实现“中和面”提高至建筑总高度以上的方案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一种冗余型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3629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277923.8

    申请日:2011-09-19

    Abstract: 一种冗余型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优化方法,用于提高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率,其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以建筑物当地常规供能系统为参照对象,建立冗余型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并以节能和可靠两方面的综合效益为目标,优化配置联供系统的容量和运行策略,从而达到提高能源效率和供能可靠性的目的。该方法简便、易懂,易于操作,普遍适用于一般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一种可实现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546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450454.9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全光谱子系统和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太阳能全光谱子系统包括降冰片二烯罐、分子太阳能热反应器、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真空管集热器、分离器和化学反应器,分子太阳能热反应器、太阳能光伏板和真空管集热器自上而下叠放;降冰片二烯罐通过分子太阳能热反应器与分离器入口连接,分离器的四环烷出口与化学反应器的壳侧连接,化学反应器的壳侧和分离器的降冰片二烯出口与降冰片二烯罐连接,化学反应器的管侧和真空管集热器与吸收式热泵子系统连接。本发明将分子太阳能热存储系统、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器结合在一起,在吸收式热泵系统中实现了太阳能全光谱利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损失。

    一种回收沐浴废水热能的地漏

    公开(公告)号:CN102121264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026350.1

    申请日:201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沐浴废水热能的地漏,属于节能产品领域。回收沐浴废水热能的地漏由地漏主体、地漏芯、过滤网、防臭防虫装置和废水热量回收装置组成,地漏芯上端的翻边沿口套装在地漏主体的圆形台阶上,防臭防虫装置安装在地漏芯的下端,废水热量回收装置的地漏盖板置于地漏主体的矩形台阶内,换热管置于地漏芯内,过滤网置于地漏芯的圆形台阶上;沐浴时,自来水通过地漏盖板和换热管和废水进行热交换回收沐浴废水热能,当废水在地漏芯内达到一定液位后,靠重力打开防臭防虫装置经下水道排放。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充分回收沐浴废水的热能,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能防止下水道臭气污染室内空气品质,适用于家庭浴室。

    一种太阳能全光谱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58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26392.2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全光谱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太阳能全光谱子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太阳能全光谱子系统中,太阳能聚光镜收集太阳光后被光线分频器分为三束:一束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光子被导入到分子太阳能热反应器,被降冰片二烯吸收后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变为四环烷将太阳能储存在四环烷的化学键中;一束部分可见光和红外线光子被导入到太阳能光伏板,产生直流电;一束剩余的光子被导入到真空集热管,加热导热油驱动有机朗肯循环产生电和热。将分子热反应器、太阳能光伏板、真空集热管与有机朗肯循环相结合,实现了太阳能光谱的梯级利用,提高了太阳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的效率。此外,本发明将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相结合,在阴天、雾霾天或夜晚没有太阳能时,由化学反应器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输出电和热,而在白天有太阳能时,由太阳能光伏板输出电、真空集热管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输出电和热,提高了太阳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稳定性。

    模拟高层建筑暖通设备防烟系统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7765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26623.1

    申请日:2013-01-21

    Abstract: 一种模拟高层建筑暖通设备防烟系统的实验装置,它包括高位盐水箱、高位清水箱、储水箱和高层建筑模型,高位清水箱底部连接清水排水管,高位盐水箱底部连接盐水排水管,储水箱由内水箱、外水箱构成,高层建筑模型位于内水箱内;所述高层建筑模型设有左右分布的楼层区和竖井区,楼层区各层与清水排水管连通,楼层区的各层与竖井区由模拟电梯门缝隙相通,高层建筑模型顶部经盐水缓冲器与盐水排水管连通,竖井区顶部设有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与外水箱连通。本发明能够通过建筑模型试验预测原型建筑中的温度场,直观演示烟气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实现“中和面”提高至建筑总高度以上的方案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一种梯形混合式蓄热单罐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726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8001.2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形混合式蓄热单罐,包括罐体、熔融盐、高温相变蓄热器、斜温层蓄热单罐、低温相变换热器、上侧散流器及下侧散流器,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高温相变蓄热器、斜温层蓄热单罐及低温相变换热器,罐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高温相变蓄热器进口,高温相变蓄热器顶部设置与高温相变蓄热器进口连通的上侧散流器,高温相变蓄热器及低温相变换热器内分别设置壳管式换热器管道组,低温相变换热器底部设置有与壳管式换热器管道组连通的下侧散流器,罐体底部中心开设有低温相变换热器出口,下侧散流器与低温相变换热器出口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梯形混合式蓄热单罐结构简单,放热效率高,有效蓄热和放热量良好,投资成本低。

    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实现CO2零排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2532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07410.X

    申请日:2016-05-10

    Inventor: 王江江 付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C10L3/08 F02C6/00 F25B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实现CO2零排放的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利用化学链燃烧系统零能耗分离CO2的特点和甲烷通过与CO2发生重整反应制取合成气燃料的特点,将二者融汇耦合。耦合后系统通过甲烷重整子系统产出合成气,通过动力子系统产出电能,通过余热利用子系统产出冷冻水用于空调系统制冷和生活热水的同时,实现了CO2分离与利用一体化,实现了CO2的零排放。本发明所述系统配置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子系统的特点,实现化学成分对口转化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原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还起到了减排CO2的重要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