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矿山巷道的云雾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7967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131038.5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矿山巷道的云雾除尘装置,包括钢架结构、超声雾化喷头、斜撑杆、钢底板和固定在钢底板上的水排分流器、精密水过滤装置、气压表及其调节阀、水流量计及其调节阀和气排分流器,钢架结构固连在钢底板上,斜撑杆一端与钢架结构固连、另一端与钢底板固连,钢架结构为龙门框架且采用U型钢,U型钢的开口方向与风流方向相同,超声雾化喷头固定于U型钢的前侧和左右两侧且喷雾角为80°,前侧的超声雾化喷头正对着风流方向喷雾,左右两侧的超声雾化喷头位置相互错开。本发明通过设置喷雾角为80°的超声雾化喷头,能够使干雾充满整个巷道断面,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其除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一种基于特征选择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7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92748.0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参与建模的含水层,在含水层采集水样,水样的数量为至少60组;步骤S2:测试每组水样的水质信息;步骤S3:利用R语言将多组水质信息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步骤S4:应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特征选择;步骤S5:建立第一支持向量机模型;步骤S6,建立第二支持向量机模型。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特征选择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使用了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特征选择,使用支持向量机模型框架进行建模,可以提升模型结果的准确性。

    富水巷道围岩变形失稳相似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576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62944.6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巷道围岩变形失稳相似模拟试验系统,包括加载框体,加载框体的内腔用于固定富水巷道相似模型,加载框体上部设置有压力加载系统,加载框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声发射传感器的固定单元,声发射传感器采集声发射信号并传递给声发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上述方案通过加载框体的设置利用声发射技术来监测富水巷道相似模型中动态扩展的裂纹发育状态,提供随载荷、时间等外变量而变化的实时连续信息,实现实时监控和临近破坏预报,再通过压力加载系统对富水巷道相似模型施加不同的压力,从而监测富水巷道相似模型在不同外界压力作用下围岩的失稳变形情况。

    一种风氧化富水巷道局部失稳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3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69778.8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氧化富水巷道局部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随钻探测岩体强度指标及岩芯完整性指数方法、岩体水理性指标实验室测试方法、电镜扫描和X光衍射方法等,定量获得风氧化围岩强度衰减程度、完整性破坏程度、吸水渗透变异程度以及黏土类易膨胀矿物颗粒含量比率,风氧化富水岩体变异程度评估指标;然后实测风氧化富水百米巷道顶板离层量,实测风氧化富水百米巷道失效锚杆数量,对风氧化富水巷道离层突变致灾临界节点、失效锚杆数量、围岩塑性区扩展度等局部失稳风险主控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估,获得风氧化富水巷道局部失稳风险评估指标,提高了特殊地质变异体及复杂水文条件下煤矿巷道局部失稳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一种用于巷道顶板离层的模拟实验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727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10892733.X

    申请日:2016-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G01B7/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巷道顶板离层模拟实验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巷道顶板离层模拟实验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监测系统包括所述的预埋导管包括预埋导管Ⅰ与预埋导管Ⅱ,所述的预埋导管Ⅰ的顶端安装离层监测基点Ⅰ,所述的离层监测基点Ⅰ连接细钢丝Ⅰ的一端,所述的细钢丝Ⅰ的另一端引导至预埋导管Ⅰ的底部孔口外通过固定在直角型高强度梁式支架上的导向滑轮组Ⅰ与放置在相似模拟实验台侧边的离层位移传感监测记录显示组件相连接;所述的预埋导管Ⅱ的顶端安装离层监测基点Ⅱ,所述的离层监测基点Ⅱ连接细钢丝Ⅱ的一端,所述的细钢丝Ⅱ的另一端引导至预埋导管Ⅱ的底部孔口外通过固定在直角型高强度梁式支架上的导向滑轮组Ⅱ与放置在相似模拟实验台侧边的离层位移传感监测记录显示组件相连接。本发明用于顶板离层监测。

    一种模拟地下煤炭开采覆岩运移及突水溃砂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4942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18504.5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一种模拟地下煤炭开采覆岩运移及突水溃砂实验装置,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可获得含水层下煤层开采时上覆含水层水压及水量的实时监控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注水高压胶管的一端与地面水压力模拟实验装置中的压力水罐的放水阀连接,注水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矿压模型框架上的进水接头连接,所述的注气高压胶管的一端与地面水压力模拟实验装置中的压力水罐的进气接头连接,注气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储气罐的出气接头连接。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上覆水体下或承压水体上煤层开采覆岩运移及突水溃砂相似模拟实验之中。

    一种矿场粉尘抑制剂撒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1332350.4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场粉尘抑制剂撒布装置,包括储料部和撒播部,储料部位于撒播部的上方;撒播部包括整流器和撒布器;整流器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内设置有上内筒体和下内筒体,上内筒体与外筒体顶部围合形成的空心环形区域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面呈环形设置有多个进气阀口,上内筒体和下内筒体之间设置有环形出风口,下内筒体的下端与外筒体不封闭,且留有缝隙,使剩余气体喷出;撒布器包括由上到下呈扩口状的撒布器壳体,撒布器壳体的顶部与外筒体的底部连接,撒布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撒料口,撒布器壳体内设置有撒播轮。本发明具有撒布范围广,撒布速度快且高效,可随任何车辆携带,适用于各大矿场和扬尘严重的路段。

    用于煤岩巷道细观力学研究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56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0173574.7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岩巷道细观力学研究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夹持装置、伺服加载机构以及声发射测试装置,伺服加载机构包括上压头以及下压头,夹持装置的内部设有巷道岩体模型,巷道岩体模型的内部设有巷道模型,夹持装置与巷道岩体模型相适应,声发射测试装置包括设于夹持装置上的声发射探头,声发射探头紧贴在巷道岩体模型上,声发射探头通过声发射信号接收线以及声发射信号放大器与声发射信号处理器连接,其试验方法步骤为,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作用力加载、收集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本发明适用于测试不同尺寸、水平应力条件下的煤岩巷道的细观力学特性、微裂隙发育,解决了目前无法模拟不同尺度煤岩细观力学试验的问题。

    一种矿场粉尘抑制剂撒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32350.4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场粉尘抑制剂撒布装置,包括储料部和撒播部,储料部位于撒播部的上方;撒播部包括整流器和撒布器;整流器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内设置有上内筒体和下内筒体,上内筒体与外筒体顶部围合形成的空心环形区域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面呈环形设置有多个进气阀口,上内筒体和下内筒体之间设置有环形出风口,下内筒体的下端与外筒体不封闭,且留有缝隙,使剩余气体喷出;撒布器包括由上到下呈扩口状的撒布器壳体,撒布器壳体的顶部与外筒体的底部连接,撒布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撒料口,撒布器壳体内设置有撒播轮。本发明具有撒布范围广,撒布速度快且高效,可随任何车辆携带,适用于各大矿场和扬尘严重的路段。

    一种采煤工作的模拟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071475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934991.3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的模拟实验台,包括:模拟箱,其内部填充有模拟材料,用于模拟含煤区的地质;力量生成组件Ⅰ,其设置于模拟箱的侧方,用于从模拟材料的侧方对模拟材料施加作用力;力量生成组件Ⅱ,其设置于模拟箱的上方,用于从模拟材料的上方对模拟材料施加作用力;能量释放组件,其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能量释放组件位于力量生成组件Ⅰ、模拟箱的侧方之间,另一个能量释放组件位于力量生成组件Ⅱ、模拟箱的上方之间,在力量生成组件Ⅰ、力量生成组件Ⅱ对模拟材料施加作用力时,能量释放组件接受该作用力,并将能量释放组件自身的能量在模拟材料内部瞬间释放,利用物理爆炸的方式模拟了化学爆炸时能量的释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