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酶联用拆分手性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8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838999.2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酶联用拆分手性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外消旋手性酸溶液中添加固定化脂肪酶以及酰基受体,将该体系于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碱溶液进行除酸和萃取,分离得到上相和下相;下相pH调节至酸性,回收未反应的手性酸后,加入可溶性盐,生成盐溶液;(2)在盐溶液中加入脂肪酶MAS1 H108A、亲水性溶剂和步骤(1)的上相,形成三液相;将三液相体系进行水解反应,静置或离心至分为三层,水解后的单一旋光手性产物主要富集于中液层,上液层产物为另一含单一旋光手性产物的酯类或酰胺类产品。该方法原料利用率高,条件温和,解决了现有酶法拆分效率低、手性选择性差、回收率低等问题。

    一种多液相酶法酯化合成酯类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42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243976.8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液相酶法酯化合成酯类物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脂肪酶酶液中加入亲水性溶剂和可溶性盐,充分混合;(2)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醇和C4以上的有机酸,构成三液相体系,于搅拌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3)反应结束后,静置或离心分层,收集上层产物酯。与传统酯化过程中产生的水严重抑制反应不同,本发明三液相中富含的水对酯化反应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无需在酯化过程中加入除水剂或真空等条件下除去多余的水分子,减少操作复杂性。本发明催化酯化更快,酯化平衡时间更短,一般只需6h,而传统酶法通常需12h以上。而且三液相体系中,酶可富集在其中一相以便于分离和重新使用。

    一种鱼油脱胶脱色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340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1200799.3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鱼油脱胶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磷脂酶或/和脂肪酶浓度为1‑5000U/mL的酶液,向酶液中添加可溶性盐、亲水性溶剂和鱼油,配成三液相体系;(2)将配置好的三液相体系置于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或离心至分四层,收集最上层的鱼油相;(3)将鱼油相加入碱液,然后加入疏水性有机溶剂,静置后取上相,回收疏水性有机溶剂,取萃取上相为精制鱼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酶与多液相结合同步从粗鱼油中脱胶、脱色的方法,使工艺得以简化,处理时间短,成本降低,经济可行。

    一种多液相体系连续化酶法拆分手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21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47760.9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液相体系连续化酶法拆分手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蒸发器;其中反应装置自上而下分为静置区、反应区和分散缓冲区,所述反应区与静置区之间以及反应区与分散缓冲区之间均通过挡板分隔,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连通各区的小孔;所述静置区分上中下三液相区,上液相区设有上相溶液出口,该出口与蒸发器连通,中液相区通过回流管与反应区连通,下液相区设有下相溶液进样口;反应区下部设有含酶溶液进出口,内部设有搅拌器;分散缓冲区底部设有酯类或酰胺类化合物进样口和下相溶液出口。本发明具有原料重复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可连续化拆分、产物易于分离回收等优点。

    一种多液相体系连续化全酶法合成甘油二酯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41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244712.4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液相体系连续化全酶法合成甘油二酯的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水解装置和酯化装置,其中水解装置自上而下分为静置区、反应区和分散缓冲区。反应区与静置区之间以及反应区与分散缓冲区之间均通过挡板分隔,挡板上设有若干连通各区的小孔;静置区分上中下三液相区,上液相区设有水解产物出液口,该出液口与酯化装置的进样口连通,脂肪酸直接通入进行酶法合成甘油二酯,中液相区通过回流管与反应区连通,下液相区设有下相溶液进样口;反应区下部设有含酶溶液进样口,内部设有搅拌器;分散缓冲区底部设有油料进样口和下相溶液出口。本发明具有原料重复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可连续化生产等优点。

    一种多相酶法体系改性南极磷虾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94265.9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工程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相酶法体系改性南极磷虾油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南极磷虾油溶于疏水性溶剂得到南极磷虾油溶液,向磷脂酶液中添加可溶性无机盐、亲水性溶剂和南极磷虾油溶液,配成多相体系;(2)将配置好的多相体系置于反应器中恒温摇床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或离心至分为四相体系,从上自下依次为上液层、富磷脂乳液层、中液层和下液层,收集上液层及乳液层产物,分别为虾青素及EPA和DHA浓缩型改性磷脂,第三层为富酶相,第四层是富盐相及杂质。本发明具有能耗小、原料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实现了从南极磷虾油中快速分离提取虾青素及EPA和DHA浓缩型改性磷脂。

    一种抑制油脂中缩水甘油酯生成的脱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13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121521.7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油脂中缩水甘油酯生成的脱臭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油脂经加热器升至目的温度210~240℃,再雾化喷入脱臭塔腔体,其中脱臭油脂从200℃升至目的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控制为0.2~10min;(2)脱臭塔内部的冷却装置不断将塔内油脂热量带走,使得塔底油脂温度≤200℃,塔底油脂加入步骤(1)进行循环雾化或者引出塔外。该方法可以抑制脱臭过程缩水甘油酯的升高,用于提高油脂产品的安全性,尤其用于高甘油二酯含量油脂的精炼。和传统方法对比,采用该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缩水甘油酯的生成,且具有良好的脱臭效果。

    一种酶法制备丁酸甘油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138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94446.X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丁酸甘油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脂肪酶为催化剂,乙酸乙酯和/或甲酸乙酯作为反应助剂,正丁酸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2)分离反应产物,减压蒸馏回收反应助剂,即获得丁酸甘油酯。本发明使用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正丁酸与甘油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降低了反应能耗,反应条件温和,没有副反应发生,避免了带水剂的使用。此外,反应助剂的添加,提高了脂肪酶的催化效率和丁酸的转化率。

    一种二乙酸环氧植物油酸甘油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6562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338110.4

    申请日:2013-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乙酸环氧植物油酸甘油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脂肪酶为催化剂,环氧大豆油与三乙酸甘油酯进行酰基交换反应,回收反应产物;(2)步骤(1)反应产物经两级分子蒸馏,第一级分离回收未反应的三乙酸甘油酯,第二级分离得到以二乙酸环氧植物油酸甘油酯为主的低温馏分,及以单乙酸二环氧植物油酸甘油酯为主的高温馏分。本发明采用环氧大豆油与三乙酸甘油酯进行酯交换反应,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产物易于分离。本方法由于使用了固定化脂肪酶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环氧脂肪酸与乙酸进行酰基交换反应,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