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防堵型换热元件和高换热效率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39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75427.4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闭式防堵型换热元件和高换热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包括空预器外壳、空预器转子、换热元件以及波纹板,其通过波纹板特殊设计形成封闭通道,增强换热效率且防堵塞,高温烟气和冷风流经特定通道,利用流量计和温度计监测温度和流量,建立换热效率函数,通过热平衡公式计算高温烟气和冷风换热后温度,根据换热效率计算公式和条件,调整温度流量范围,直到满足换热后冷风气温度不高于热烟气且换热效率达35%‑45%,最后通过调节阀门等方式控制各工质流量温度,保证热交换效益最大化。该发明提高了换热效率、防止堵塞、增强密封性并实现精确控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适用于现货模式的发电厂循环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55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13382.0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现货模式的发电厂循环水优化方法,包括汽轮机、发电机,构建两台循水泵、凝汽器、凉水塔组成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泵将凉水塔内的循环水输送至凝汽器冷却汽轮机排汽,回水至凉水塔,循环水温度大于17℃,当边际电价>实际电价时,双台循环水泵运行;反之,单台循环水泵运行。本发明的实施将显著提高发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发电成本,增强发电厂在现货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煤堆体积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07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5610.2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煤堆体积计算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三维点云数据:工作人员操作测量设备沿测量煤堆的最底层运动一周,得到测量煤堆的测量数据,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煤堆的三维点云数据;步骤二.建立勘测坐标系:以实地数据勘测时的起点为GPS的相位中心,再以相位中心为原点建立勘测坐标系,然后以水平正北为Y轴,Z轴沿重力铅垂线向上,X轴垂直与Y轴指向正东建立三维坐标系;达到勘测数据准确性高,测量得出体积稳定性优越,通过多次实地勘测数据保障高可靠性勘测体积的效果。

    一种空预器双金属驱动自补偿密封工作特性记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72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1923.8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预器双金属驱动自补偿密封工作特性记录装置,涉及空预器技术领域,包括空预器隔仓板,所述空预器隔仓板的一侧螺栓安装有耐高温支撑板与双金属驱动自补偿密封机构,所述双金属驱动自补偿密封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补偿量记录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该一种空预器双金属驱动自补偿密封工作特性记录装置,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和补偿量记录板,解决了现在技术中,无法有效记录双金属驱动自补偿密封的驱动补偿轨迹的问题,提高双金属驱动自补偿密封的工作可靠性和间隙补偿精准性,起到便于为后期检修维护提供依据的效果。

    一种旁路阀密封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66292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711253.0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旁路阀密封结构,涉及阀体技术领域,包括旁路阀外壳,所述旁路阀外壳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旁路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内壁开设有流动槽,所述流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笼罩,所述笼罩的外壁贯穿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流动槽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螺纹杆进行转动带动平面阀芯在笼罩内提升,从而使得输入管通入的蒸汽通过流动槽和连通孔流入连通腔内,通过输出管向外排出,通过平面阀芯的平面设置,使得蒸汽的气流不易对平面阀芯表面的直接冲蚀,从而降低平面阀芯的损耗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分段式SNCR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252592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555305.X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分段式SNCR系统,属于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旋风分离器(2)和返料装置(8),锅炉本体(1)上部出口与旋风分离器(2)上部入口之间设有入口烟道(3),锅炉本体(1)上部出口处设有一级喷枪(6),旋风分离器(2)的上部出口烟道(7)上设有二级喷枪(10)。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系统的烟气处理结构,在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及出口处均设置氨水喷枪,对进入及排出的烟气进行分段式处理,经过分段、两级喷氨,能够有效的脱除旋风分离器内产生的氮氧化物,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值,也明显提高了SNCR效率。

    一种基于视频识别的报警柱

    公开(公告)号:CN21988921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086601.X

    申请日:2023-05-09

    Inventor: 周宏斌 李凯 赵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识别的报警柱,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两端均安装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顶端外侧设有报警箱,所述报警箱一侧底部配设有报警按钮,所述固定架两端外壁顶部均设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头可以对报警柱周围的环境以及报警人员的信息进行监测采集,可以直接将周围的信息传输到接警中心,可以方便接警中心出警,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对摄像头采集到的报警人员信息进行处理,使得伺服电机带动两个丝杆发生转动,进而可以调节报警箱的高度,使得报警人员可以通过报警按钮进行报警操作,进而可以提高报警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接警中心的出警效率。

    一种火电企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警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399923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2696040.8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火电企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警示系统,包括弹性额片和警示主机,所述警示主机安装在弹性额片的前端,所述弹性额片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头部绑带,所述弹性额片的后端内壁上设置有吸汗棉垫,通过在该火电企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警示系统的头部绑带内侧增加有新型的防滑加固装置,因为该不安全行为警示系统在使用时是需要通过头部绑带固定在操作人员头部并通过摄像头进行操作实时监控,而防滑加固装置则能够增加头部绑带与操作人员额头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起到防滑加固作用,这样当操作人员把该火电企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警示系统通过头部绑带固定到头部后不会受到操作人员的肢体运动影响而产生晃动和脱落的情况出现。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23195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101853.9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设施领域,具体公开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喷剂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组阻板,多组所述阻板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阻板位于喷剂件的侧方,所述壳体的内部贴合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从壳体的上端贴合贯穿出,所述滤网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锁紧件,所述滤网位于阻板的侧方,所述阻板相对于滤网的侧面安装有电热丝。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保力度,同时防止了电热丝上附着大量烟尘致使预热不良的现象,且有效的保证了使用方便度。

    变电设备红外缺陷带电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007604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047317.1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电设备红外缺陷带电处理装置,包括棘轮扳手和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套接于棘轮扳手上,所述棘轮扳手设置有棘轮扳手本体,所述棘轮扳手本体内套接有棘轮,所述棘轮内套接有套接块,所述棘轮扳手本体的下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贯穿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转动把手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棘轮扳手内套接于螺栓大小相匹配的套接块,将转动把手套接于棘轮扳手上,依据螺栓的位置调整转动把手的使用方向,以便对于不同空间以及位置的螺栓进行紧固,并且使用操作方便,由于棘轮扳手以及转动把手采用绝缘材质,适用于变电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