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7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9947.4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华电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望亭发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瓦斯供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熔融盐储能瓦斯供能耦合系统,包括:熔融盐循环子系统,其内部包括通过熔融盐管路依次循环连通的高温熔融盐储件、释能换热器、低温熔融盐储件和储能换热器;储能子系统,其包括燃气轮机和氧化炉,燃气轮机的燃料入口与抽采瓦斯通道连通,氧化炉的入口端与乏风瓦斯通道连通;释能子系统,其包括汽轮机,汽轮机的蒸汽入口与释能换热器的冷侧连通。通过熔融盐循环子系统、瓦斯储能子系统与蒸汽释能子系统的深度耦合,构建了煤矿瓦斯全组分梯级利用与多能联供的清洁能源体系。通过熔盐储能模块完全消纳乏风瓦斯和抽采瓦斯两种低浓度瓦斯,实现了煤矿低浓度瓦斯资源化的完全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7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34422.8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侧储能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建立储能电站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层次分析法和不确定因素下确定储能电站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值;根据所述储能电站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各层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值对储能电站的储能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获得评估结果;对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储能电站的新建或者改建提供决策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91752.4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综合能源系统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及优化调控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电能子系统、热能子系统和负荷调控子系统,进一步地,电能子系统包括发电装置、电储能装置和电调温装置,热能子系统包括热储能装置、吸收式调温装置和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波动性和非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各部件耦合互补形成电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出力稳定的优化调控系统,通过本申请,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在全工况下渗透率偏低、综合能源利用率偏低、系统调节的灵活度较差等问题,实现了电‑热过程高效耦合协同,100%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在微能源网中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210133217.4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S20/20 , F24S70/00 , F25B15/06 , F25B27/02 , F24D3/02 , F23J15/06 , F02B43/00 , F02B63/04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系统通过能源管理模块、余热利用装置和余热转化装置,灵活匹配用户侧的冷热需求与系统供冷/热量,避免频繁调动燃气发电机组的负荷,同时也避免了高温烟气以及供冷量、供热量的浪费。余热转化装置突破了传统的储能时间较短的缺陷限制,把余热转化为燃料储存,储存时间上不受限制;本发明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包括可再生能源转化装置,不仅可以作为燃气发电机组的发电补充,还可用于将液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补充气体燃料存储装置中的气体燃料,满足燃气燃气机组的使用要求,当可再生能源充足时,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化成气体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80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9521.3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储能的管控优化方法和电池网络,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电力储能系统的功率调度指令和健康状态,对电力储能系统的目标输出功率进行管控优化;基于电力储能系统的电池模块状态和管控优化后的目标输出功率,对电力储能系统的电池模块投入情况进行管控优化。通过本申请,解决了如何对电力储能系统进行优化管控的问题,实现了将电力储能系统上层的功率调度分配与储能子系统下层的电池模块投入进行有机耦合,达到了兼顾储能系统经济效益及安全健康运行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2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17947.7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38 , H01M8/0656 , H01M8/04007 , F28D20/00 , F24D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光电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及调控方法,包括风光电能源子系统和燃气能源子系统,其中,风光电能源子系统包括风光电能源转化装置、燃料电池装置、储电装置、电制氢装置、储热装置、热化学储能装置,燃气能源子系统包括燃气发电装置和高温余热装置,风光电能源转化装置包括热能转化模块和电能转化模块,将稳定性电源和不稳定性电源互补机制,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安全消纳,从源侧解决波动和响应的难题;系统的调整更灵活,将风光电能源转化装置、储电装置、储热装置、燃气发电装置和燃料电池装置依次设置优先级,在能源供应量不足时逐级启动,实现整个系统在日内运行和跨季节运动的有序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4512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417947.7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38 , H01M8/0656 , H01M8/04007 , F28D20/00 , F24D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光电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及调控方法,包括风光电能源子系统和燃气能源子系统,其中,风光电能源子系统包括风光电能源转化装置、燃料电池装置、储电装置、电制氢装置、储热装置、热化学储能装置,燃气能源子系统包括燃气发电装置和高温余热装置,风光电能源转化装置包括热能转化模块和电能转化模块,将稳定性电源和不稳定性电源互补机制,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安全消纳,从源侧解决波动和响应的难题;系统的调整更灵活,将风光电能源转化装置、储电装置、储热装置、燃气发电装置和燃料电池装置依次设置优先级,在能源供应量不足时逐级启动,实现整个系统在日内运行和跨季节运动的有序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25947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255151.3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电南宁新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区域供能方法,属于区域供能领域,包括区域能源站、集中工业区和商业居民区;为集中工业区和商业居民区铺设一条公用的中低压蒸汽管网,根据商业居民区需求的蒸汽品质略低于集中工业区的用能特点,使集中工业区布局在区域能源站近端,商业居民区布局在区域能源站远端,实现了区域能源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在用户侧使用饱和蒸汽驱动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后为周边建筑供应冷冻水。本发明减少了铺设独立冷热供能管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降低了长距离输送冷冻水而造成的冷量损失,减少了夏季空调使用高峰期用户对电制冷的依赖,通过制冷蓄冷和制热蓄热系统平衡了区域供能系统内的用能需求,是一种削峰填谷的集中式区域供能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065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21496.3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联供系统烟气余热高效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余热锅炉、储能设备、回水箱、化学水补水换热器、一级燃气加热换热器、二级燃气加热换热器和溴化锂机组,余热锅炉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余热热水管道连通,化学水补水换热器、一级燃气加热换热器和溴化锂机组的进水口均与余热热水管道连通,化学水补水换热器、一级燃气加热换热器和溴化锂机组的出水口与回水管道连通,回水管道与回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回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与余热锅炉的进水管道连通,储能设备与余热热水管道连接。本发明能满足燃气联供系统的供能需求和灵活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72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523185.7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包括汽轮机、一号三通控制阀、有机工质蒸发器、ORC透平、冷凝器、工质循环泵、预热换热器、回水管道、供热用户管道、二号三通控制阀、吸收式热泵和蒸汽管道;蒸汽管道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一号三通控制阀、吸收式热泵和回水管道依次通过驱动蒸汽管道连接,一号三通控制阀、有机工质蒸发器和预热换热器依次通过回水管道连接,汽轮机、二号三通控制阀、吸收式热泵和回水管道依次通过余热水管道连接,二号三通控制阀与供热用户管道连接,ORC透平、冷凝器、工质循环泵、预热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和有机工质蒸发器依次通过有机朗肯循环管道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