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铬的MOF吸附材料及其混合基质膜

    公开(公告)号:CN1189946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67469.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除铬的MOF吸附材料及其混合基质膜,高效除铬的MOF吸附材料的结构通式为[Zn3(C18H18N6)3(NO3)](NO3)5,属于P‑3空间群,具有一维六边形孔道三元杂化三维阳离子框架结构。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快速搅拌的方式可实现该材料的绿色宏量制备,成本低廉、易于加工。本发明的MOF材料结合PEI和PVDF的优势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混合基质膜;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快速高效的去除水中的重铬酸根污染物,可将铬离子污染的水源净化为满足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地下水Ⅲ类标准;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一种超微孔pcu-h网络拓扑结构的MAF-stu-8材料及其合成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6197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33461.7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超微孔pcu‑h网络拓扑结构的MAF‑stu‑8材料,化学式为{[Cu2(Tzpy)]2}n,n为非零自然数,Tzpy为1H‑1,2,3‑三氮唑‑[4,5‑b]吡啶基;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在c轴方向存在一维孔道,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而且能够实现材料的快速大量合成。本发明的MAF‑stu‑8材料能够同时在Bz/CH和Tol/MCH混合液中特异性吸附Bz和Tol,并将Bz和Tol从结构框架中洗脱出来,其洗脱纯度均可达到99.3%,从而实现Bz/CH和Tol/MCH的液相吸附分离。同时,该材料能够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效果,其材料性能依然不变,并且在商业纯(≥99%)CH和MCH中选择性提取一定量的Bz和Tol。MAF‑stu‑8作为一种具有双功能的MOF材料,能够特异性选择吸附Bz和Tol是基于尺寸排阻和超分子绑定的协同效应来实现的,并且这种可逆现象是一种“自修复”的表现。

    一种高效除铬的MOF吸附材料及其混合基质膜

    公开(公告)号:CN1189946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67469.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除铬的MOF吸附材料及其混合基质膜,高效除铬的MOF吸附材料的结构通式为[Zn3(C18H18N6)3(NO3)](NO3)5,属于P‑3空间群,具有一维六边形孔道三元杂化三维阳离子框架结构。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快速搅拌的方式可实现该材料的绿色宏量制备,成本低廉、易于加工。本发明的MOF材料结合PEI和PVDF的优势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混合基质膜;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快速高效的去除水中的重铬酸根污染物,可将铬离子污染的水源净化为满足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地下水Ⅲ类标准;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一种基于二维唑类框架的电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74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37115.8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唑类框架的电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室温超声合成的二维银‑唑类框架前驱体,再通过电化学方法直接制备催化剂负载的工作电极,可直接用于电催化系统当中,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进而实现催化装置搭建环节的优化。本发明前驱体合成方法绿色、短时、产率高,可扩展大量合成,更加符合工业应用的需求;合成的催化剂具有高效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在‑1.2V(vs.RHE)的电势下,实现二氧化碳被还原成一氧化碳的最高选择性为97.3%,对应的一氧化碳的电流密度达到20mA cm‑2,连续使用24小时性能不衰减的特点。

    一种3D-DNA网络拓扑结构的MOF材料及其合成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9553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144761.2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DNA网络拓扑结构的MOF材料,化学式为{[Cu2(HL)2NO3]·NO3}n,n为非零自然数,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存在三维孔道,同时展现出3D‑DNA双螺旋网络拓扑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材料合成过程为:将一定比例的配体H2L、CuI乙腈溶液、乙腈、HNO3、H2O置于硬质玻璃管后密封,并超声处理。通过溶剂热反应,在100~140℃恒温保持8~16h,再以3~5℃/h的速率降至室温,在100~120℃条件下真空活化12h。本发明的3D‑DNA网络拓扑结构的MOF材料能够特异性结合水系中的有毒阴离子(如N3-,SCN-,ClO4-等),达到净化水系的目的。同时对N3-具有快速识别并高效除去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对N3-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一种3D-DNA网络拓扑结构的MOF材料及其合成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95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44761.2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汕头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8 B01J39/16 C02F1/42 C02F2001/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DNA网络拓扑结构的MOF材料,化学式为{[Cu2(HL)2NO3]·NO3}n,n为非零自然数,属于立方晶系, 空间群,存在三维孔道,同时展现出3D-DNA双螺旋网络拓扑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材料合成过程为:将一定比例的配体H2L、CuI乙腈溶液、乙腈、HNO3、H2O置于硬质玻璃管后密封,并超声处理。通过溶剂热反应,在100~140℃恒温保持8~16h,再以3~5℃/h的速率降至室温,在100~120℃条件下真空活化12h。本发明的3D-DNA网络拓扑结构的MOF材料能够特异性结合水系中的有毒阴离子(如N3-,SCN-,ClO4-等),达到净化水系的目的。同时对N3-具有快速识别并高效除去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对N3-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