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884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018692.7
申请日:2022-01-08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运行风电场发电量评估方法,在风电场不同风向扇区的上风向风机风轮前2D‑4D处各立一台测风设备,可获得风电场不同风向时不受尾流影响的测风实测数据,并利用风资源软件计算得到每台机组的发电量。避免了在场内设立测风塔会受到风机尾流影响,导致数据、结果不精确的问题,为风电场后续可能的技改方案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5127.6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平湖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8/2431 , G06F30/23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钢结构的腐蚀风险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对海上风电钢结构的腐蚀状态进行监测,得到腐蚀状态数据;基于腐蚀状态数据,根据腐蚀速率模型计算得到腐蚀速率参数;电钢结构力学模型计算分析得到结构安全系数;根据腐蚀速率参数和结构安全系数,对钢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校核,得到钢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参数;制定腐蚀风险分级标准,评估得到海上风电钢结构的腐蚀风险分级。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腐蚀状态、腐蚀速率、结构安全性和剩余使用寿命,能够及早地识别腐蚀风险,为海上风电钢结构的运维作业提供技术支撑,进而确保结构在腐蚀影响下仍能保持足够的安全性,优化运维的成本和效率,延长其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360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2442.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IPC: B64U80/25 , B64U50/38 , F03D17/0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风机巡检用无人机续航装置和辅助装置。本发明通过将无人机将无人机停放至充电盘上继续向下操作无人机可以使得充电盘下方电源接通,对无人机进行充电,增加无人机续航,保障无人机能够顺利返回,通过将无人机操作至稳定组件的定位盘上方,将无人机沿定位盘轴向下降即可将第一挡棚和第二挡棚升起并且将无人机定位在固定盘表面,保障风电机舱上的图像识别工作顺利进行,以便于后续无人机进入风电机舱内部对其内部齿轮箱等设备进行检查。
-
公开(公告)号:CN117336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90049.0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变流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上风电变流器用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包括机柜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机柜侧面,所述机柜内部设置有柜槽,风电变流器置于所述柜槽并安装于所述散热板上;水冷组件,包括电机、水泵、水箱、散热风扇排和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散热板连接,所述散热风扇排安装于所述散热板上并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电机上。本装置具有多种冷却方式,可以根据风电变流器的温度进行自动切换,保障散热效果的同时避免能量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66884.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力式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式基础及施工方法,所述的重力式基础包括多个模板和加固组件,多个模板首尾相连以围成第一空间,模板的一端适于伸入海床内,第一空间内适于填充第一填充物以形成重力式基础,重力式基础上开设有通孔,加固组件设在重力式基础内,且加固组件的一端与重力式基础远离海床的一端平齐,加固组件的另一端适于穿过通孔伸入海床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重力式基础,可以提高重力式基础的抗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5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10084.8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上海擎测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K9/62 , G06N3/04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零件寿命预测方法与系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实时采集风机各零件的运行数据;步骤2:对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预处理数据;步骤3:依据预警模型对预处理数据进行异常识别得到预警数据;步骤4:提取预警数据中异常风机零件的预处理数据,若无异常风机零件,则执行步骤1;步骤5:依据寿命预测模型对异常风机零件的预处理数据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并得到寿命预测数据;系统包含运行数据获取模块、预处理模块、异常识别模块、寿命预测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37006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87553.1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风电重力式基础,所述海上风电重力式基础包括重力基础、立柱和风机,重力基础限定出开口向上的载压仓,载压仓用于容置压舱物,重力基础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椭圆形,立柱的底部与重力基础相连,风机安装在立柱的顶端,风机包括叶轮,叶轮的旋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椭圆形的长轴的延伸方向相同。本发明的海上风电重力式基础具有结构简单、吸力筒稳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82613.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目标对象的厚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海洋工程领域,该目标对象的厚度确定方法包括:根据水中的环境参数确定检测设备发出的超声波在水中的声速,其中,所述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水下钢结构的厚度;根据所述水下钢结构的表面校正系数对所述超声波测量的第一反射信号振幅进行校正,得到第二反射信号振幅,其中,所述表面校正系数用于量化所述水下钢结构的表面状态对所述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根据所述声速和所述第二反射信号振幅确定所述水下钢结构的厚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通过固定声速来确定水下钢结构的厚度,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8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18692.7
申请日:2022-01-08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运行风电场发电量评估方法,在风电场不同风向扇区的上风向风机风轮前2D‑4D处各立一台测风设备,可获得风电场不同风向时不受尾流影响的测风实测数据,并利用风资源软件计算得到每台机组的发电量。避免了在场内设立测风塔会受到风机尾流影响,导致数据、结果不精确的问题,为风电场后续可能的技改方案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06522.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华能浙江平湖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浙江岱山)海上风电有限公司 , 华能浙江苍南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风力发电领域,该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方法包括:根据双馈风电机组的电磁转矩增量在频域内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以及双馈风电机组的转速增量在频域内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确定双馈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的频率范围;根据频率范围确定带阻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其中,带阻滤波器应用于双馈风电机组的控制结构中;根据中心频率和带宽设置带阻滤波器的参数;通过设置后的带阻滤波器过滤频率范围内的第一电流信号,以抑制双馈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针对性地抑制双馈风电机组在特定频率下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