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语种仿真机培训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331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35954.9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语种仿真机培训系统,包括仿真服务控制中心,通过网络与所述仿真服务控制中心相连接的教管端以及学员端,所述教管端包括管理员登录模块,教学监控模块,以及模型原理模块;所述学员端包括学员登录模块,以及仿真训练学习模块;所述仿真服务控制中心包括数据交互模块,反馈模块,语种制定模块,以及错误检验模块;所述语种制定模块用于对系统的文字信息、语言信息,进行创建制定更改;所述仿真训练学习模块用于实操员工通过人机交互实操学习增加经验。本发明能够实现教导培训与学员之间进行交互,更好的对学员进行仿真培训,并且学员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语种更好的对方便不同员工进行培训。

    一种发电机组低品热回收用冷却液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06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11810.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力喷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电机组低品热回收用冷却液雾化装置,包括气液混合喷管,所述气液混合喷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气液混合喷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雾化机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接口,所述接口内设置有导流柱,且所述导流柱与接口内壁之间环形阵列连接有分流片,所述气液混合喷管内连续开设有进液流道、增速流道、一级对冲流道和二级对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的槽口设置于相邻的分流片之间,且所述气液混合喷管的侧壁位于增速流道的尾端开设有气孔,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喷口和转子。直接对液体增压即可通过该装置实现大流量、大覆盖范围的雾化效果,且引入的气体可完全来自密封空间内,实现无污染的雾化效果。

    一种云平台供热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75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3819.6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平台供热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将云平台上的供热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网络子网区域,设置每个网络子网区域的安全防护等级和数据标准;根据数据标准收集每个网格子网区域的供热相关数据,将供热相关数据划分为直接供热数据和间接供热数据;根据优化目标要求选择该网络子网区域内的供热运行模式,基于直接供热数据和间接供热数据确定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策略;确定网络子网区域的反馈时间,在实施运行策略一段反馈时间后,确定实时优化目标;根据实时优化目标和优化目标要求调整运行策略。提高了云平台供热运行优化的适应性,保证了供热运行的正常工作,有效提高了供热效果。

    一种冷热双蓄储能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45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60288.6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双蓄储能系统,包括:供电装置,用于根据非新能源电网与新能源电网的生成电能向供热装置与供冷装置进行传输;供热装置,用于根据传输的电能进行电热转换,实现热能存储;制冷装置,用于根据传输的电能进行电冷转换,实现冷能存储;部署装置,用于按照冷热实际需求,对当下存储的热能以及冷能进行未来部署;控制模块,用于按照未来部署对与供热装置连接的第一阀门组以及与制冷装置连接的第二阀门组进行控制,根据控制结果,对热能与冷能进行合理存储及排放。可以实现对热能与冷能的合理存储及排放。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节能运行调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70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34915.0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节能运行调度管理方法及系统,获取预设时间内供热循环泵的历史数据,并根据供热循环泵的历史数据得到供热循环泵的供热影响因素;根据所有的供热影响因素计算供热循环泵的供热影响温度;从所有的供热影响温度中提取目标供热影响温度,并基于提取的目标供热影响温度计算供热循环泵的供热干扰值;采集供热循环泵的特征参数,并基于供热干扰值对供热循环泵的特征参数进行调度管理,本发明通过供热干扰值可以实现对供热循环泵的智能化调度管理,避免供热循环泵的能源损耗,既保证了正常的供热需求,又保证了供热循环泵的节能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