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281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6004.3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9/16 , A61K31/337 , A61K47/40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以一端基为金刚烷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为疏水核,以多个葡萄糖6位C上羟基修饰了多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高分子链的β-环糊精为亲水部分,通过金刚烷与β-环糊精主客体作用形成的纳米粒子。其特征是:它的表面是亲水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内部是疏水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两部分通过金刚烷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作用连接。连接了金刚烷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分子量为2000~10000g/mol,β-环糊精可修饰多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每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为40~200nm。本发明的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稳定性,可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缓释作用,本发明公开了其做法与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62281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016004.3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9/16 , A61K31/337 , A61K47/40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以一端基为金刚烷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为疏水核,以多个葡萄糖6位C上羟基修饰了多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高分子链的β‑环糊精为亲水部分,通过金刚烷与β‑环糊精主客体作用形成的纳米粒子。其特征是:它的表面是亲水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内部是疏水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两部分通过金刚烷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作用连接。连接了金刚烷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分子量为2000~10000g/mol,β‑环糊精可修饰多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每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为40~200nm。本发明的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稳定性,可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缓释作用,本发明公开了其做法与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