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3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78284.2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22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去除电镀生化尾水中多种重金属的两级吸附组合方法,属于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该方法主要由水凝胶和螯合树脂两级吸附组成,将含复杂重金属的电镀生化尾水依次泵入水凝胶吸附柱和螯合树脂吸附柱,实现其中镍、铜、锌、铬等多种重金属的深度去除,出水符合《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要求;与任一单级吸附或其它深度处理方法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两级吸附组合方法具有去除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耐水质水量冲击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65492.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纤维及负载碳纳米管的方法,属于材料领域。该材料是将纤维依次经过活化、预氧化和碳化过程,之后经过改性碳纤维负载前驱体和炭纳米管‑活性碳纤维的过程,即可得到目标产品。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物理化学活化方法(辐照‑化学法)制备活性碳纤维。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法进行活化,同时结合常规化学法制备活性碳纤维产品,实现了对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的目的,在对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的同时,于活性炭纤维表面负载碳纳米管,进一步优化了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2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70286.0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10 , C02F3/12 , C02F7/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协同处理氮磷及抗生素的曝气生物滤池及处理方法,属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由进液口到出液口的方向,所述池体依次设有布水区、承托层、填料层和出水区,所述承托层用于支撑填料层;所述进液口设于布水区,所述出液口设于出水区;所述布水区设有曝气管、进气口、反冲洗进水口和反冲洗进气口;所述填料层填充有火山岩和SENPs填料;在利用所述生物曝气滤池的含氮磷及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中,火山岩和SENPs填料的体积比为3:1~5:1。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和去除有机物的同时有效地削减废水中抗生素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643554.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污染型断头支浜综合治理系统,包括点源污染控制系统、线性生态修复系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所述点源污染控制系统位于污水排口两侧,可减少生活和工业点源污水直接入河;所述线性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曝气装置、生物基质和生态浮岛,通过原位和异位共同修复作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水质净化与景观构建相结合;所述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包括农业面源生态拦截带和生态排污口系统,不仅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拦截,而且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污染修复模式,通过构建生态排污口系统拦截初期雨水和城镇面源污染,实现面源污染的减量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759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29584.1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态滤池组件及用于对污水进行同步脱氮除磷的生物滤池,以及用于分解水中污染物的净化修复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生物滤池、净化修复组件和生态滤池组件的相互配合,对水体从水面到水底进行全面的净化治理,同时使用植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治理,不需添加额外的化学试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也不需要太多的机械设备增加运营成本,用于治理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景观美化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1104284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555604.7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G01N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取样器,包括取样管、固定连接装置、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固定取样瓶,取样瓶与取样管内腔连通,驱动机构驱动瓶盖打开以使取样瓶与取样管导通,复位机构在取样结束后驱动瓶盖封闭取样瓶以断开取样瓶与取样管的连通;此结构的液体取样器通过在取样管的轴向方向分别固定取样瓶,可以同时对反应池不同水位同时进行取样,避免不同深度的污水相互混合,可以实现一次性分多层进行采样,方便快捷,满足各种取样要求;通过驱动机构、使得瓶盖打开导通取样瓶与取样管进行取样和通过复位机构使得瓶盖封闭取样瓶以断开与取样管连通;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700692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0861092.6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生态景观浮床,包括生态浮床,生态笼和搅拌装置,生态浮床固定安装在生态笼的上部,生态笼的侧板和底板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具体包括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驱动搅拌桨转动的驱动电机,搅拌桨设置在生态笼中,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承托架上。在生态笼中设置搅拌桨,通过搅拌桨的搅动,加快了生态笼中水体流动速率,有效的提高了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394022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996834.7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态滤池组件及用于对污水进行同步脱氮除磷的生物滤池,以及用于分解水中污染物的净化修复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生物滤池、净化修复组件和生态滤池组件的相互配合,对水体从水面到水底进行全面的净化治理,同时使用植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治理,不需添加额外的化学试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也不需要太多的机械设备增加运营成本,用于治理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作为景观美化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00667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0852651.7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一方面,通过使用黄铁矿或菱铁矿作为填料层,不仅能有效的降解对污水中的氮磷,而且避免了使用硫磺和石膏导致的装置堵塞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将粗脱氮除磷填料层的体积设置为粗脱氮脱磷区的体积的65%,以及将承托层与填料层的高度比设置为1:4,不仅大大的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而且能高效的清除污水中的氮磷。
-
公开(公告)号:CN1045251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1662.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 Y02W10/37
Abstract: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和共沉淀前驱体加热法制备粉末光催化材料Ce3-xSbxNbO7(0.5≤x≤1),其粒径大小为0.08-0.15微米;采用共沉淀前驱体浸渍加热法制备新型Ce3-xSbxNbO7(0.5≤x≤1)光电极,其光电转化效率为大于等于8.9%;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具有多孔纳米结构的催化材料(MCM-41)-Ce3-xSbxNbO7(0.5≤x≤1)。在光催化剂应用中,用Ce3-xSbxNbO7(0.5≤x≤1)和(MCM-41)-Ce3-xSbxNbO7(0.5≤x≤1)复合多孔纳米材料为催化剂通过光催化反应系统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马拉硫磷、亚甲基兰和磺胺甲恶唑。通过Ce3-xSbxNbO7(0.5≤x≤1)和(MCM-41)-Ce3-xSbxNbO7(0.5≤x≤1)复合多孔纳米材料为催化剂,或分别负载Pt、NiO和RuO2辅助催化剂,以光源为氙灯或高压汞灯,在密闭的由多个阀门控制的玻璃管路内部照明反应器内进行分解水制取氢气。由此可知Ce3-xSbxNbO7(0.5≤x≤1)和(MCM-41)-Ce3-xSbxNbO7(0.5≤x≤1)复合多孔纳米材料可以带来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