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8084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587251.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的可见-近红外双通道激光荧光显微镜的装置设计及其成像方法。其中,装置设计包括(A)可见光通路和(B)近红外光通路;成像方法包括机械校准、利用Photoshop软件微调和利用Image-J软件图像融合。该方法可对同一显微区域的可见光和近红外荧光进行观测并实现便捷切换。激光的单色度高,且随倍率增大而汇聚激发能量,同时滤光片组合对背景杂光和激发光滤除效率高,会提高对荧光物质检测的灵敏度。该发明实现了对超薄透明生物样本的可见、近红外荧光双通道观测,并可对任意厚度物体的表面进行近红外荧光单通道观测,为近红外荧光物质(尤其适用于吲哚菁绿及其衍生物)的显微分布观测提供直观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7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60157.3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9/08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P2004/64 , H01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包覆的水溶性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合成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用带大量羧基的多齿聚合物对油溶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水和动力学半径仅增加1-2nm的水溶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修饰后的磁性纳米粒子形貌均一,分散性好,并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等优点,制备出的水溶性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造影效果,而且其表面的特殊基团能够方便的与抗体或其他生物因子结合,为其在磁共振成像、药物磁靶向运输、磁热疗和磁分离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90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440203.0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4/08 , A61L24/001 , A61L2300/236 , A61L2300/416 , A61L2300/622 , C08L3/02 , C08L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肝素淀粉微球血管栓塞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素淀粉微球血管栓塞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肝素淀粉微球血管栓塞剂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的肝素,制备出尺寸可控、粒径均匀的肝素淀粉微球。该肝素淀粉微球不仅具有栓塞效果,还能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进而实现治癌的目的。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温度要求低等优点,能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且无毒副作用的肝素淀粉微球,可广泛用于肿瘤血管栓塞与治疗,为其应用于医学领域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36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440250.5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12 , A61K49/0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动物肿瘤淋巴结高转移模型的建立及术中快速实时检测含有肿瘤细胞淋巴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兔舌肿瘤模型,并基于兔舌肿瘤模型建立兔颈部淋巴结高转移模型;在兔颈部高转移模型建立成功后,使用一种内源性物质5‑氨基酮戊酸(5‑ALA),利用其代谢产物原卟啉(PPIX)的荧光对兔颈部转移淋巴结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本发明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充分完整的模拟了人舌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为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的治疗及切除提供了研究模型,也为术中可视化的实时肿瘤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新的手段,在生物医疗和光动力诊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88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397172.9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非晶氧化铁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控制亲水性分子种类和反应条件,精准控制纳米簇尺和表面电荷。用来修饰水溶性非晶氧化铁纳米簇的亲水性分子均带有与氧化铁有较强结合能力的基团:巯基,胺基或羧基,能有效保障纳米簇在水中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本发明所合成的非晶氧化铁纳米簇形貌均一,尺寸分布窄,弛豫率高,能在短时间内从体内完全降解并排出体外,在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磁共振成像。作为能快速从体内排出的磁共振造影剂,该方法制备出的水溶性非晶氧化铁纳米簇在恶性病变(如肿瘤)的早期诊断等磁共振成像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285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373995.5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子包覆的荧光素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荧光量子产率、光稳定性的荧光素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荧光素纳米粒子荧光量子产率低、光稳定性差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在单个荧光素分子表面包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达到减弱乃至隔绝荧光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目的,进而提高荧光素纳米粒子荧光量子产率,使该荧光探针在近红外荧光成像时对肿瘤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拓宽该类荧光探针的应用前景。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制备出的荧光素纳米粒子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光稳定性最好,可以广泛用作肿瘤近红外荧光成像检测的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73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560157.3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包覆的水溶性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合成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用带大量羧基的多齿聚合物对油溶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水和动力学半径仅增加1‑2nm的水溶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修饰后的磁性纳米粒子形貌均一,分散性好,并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等优点,制备出的水溶性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造影效果,而且其表面的特殊基团能够方便的与抗体或其他生物因子结合,为其在磁共振成像、药物磁靶向运输、磁热疗和磁分离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4324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62932.5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1863 , A61K49/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脏清除的超小双靶向双模态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在氮气保护下制备出琥珀酰超低分子量肝素包覆的水溶性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得到的纳米粒子核平均粒径是2nm,聚合物涂层厚度为1.0nm-2nm。琥珀酰低分子量肝素上大量的羧基不但能够使氧化铁纳米粒子稳定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而且能够与靶向分子结合,赋予该纳米材料磁性和叶酸双重靶向功能。本发明所合成的具有磁性和叶酸双重靶向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形貌均一,分散性好,而且生物相容性好,T1弛豫率高,在小鼠体内血液半衰期短,48小时内基本完全排除体外,在不影响小鼠正常生理活动的情况下实现精准靶向肿瘤T1和T2磁共振成像。作为磁共振造影剂,该方法制备出的超小双靶向双模态磁性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癌症早期诊断、影像跟踪疗效评估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