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树脂脱附再生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89347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26870.1

    申请日:2011-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2 B01J49/05 C02F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粉体树脂脱附再生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树脂分离器、脱附液储槽、再生树脂输送系统;树脂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有脱附液排出管,所述脱附液排出管的另一端与脱附液储槽循环管水射器的吸入口连接,所述脱附液储槽循环管水射器安装于脱附液储槽循环管上,脱附液储槽循环管上端出口与脱附液储槽连通,下端出口通过脱附液储槽循环泵与脱附液储槽连通;再生树脂输送系统包括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循环管、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循环管水射器和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循环泵。本发明可与各种针对该类树脂的反应器相配套,充分发挥该类树脂的优势,并实现树脂反应装置的树脂连续分离再生运行。

    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0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6665.4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和主体反应塔,调节池通过提升泵与主体反应塔顶部的配水槽连接,主体反应塔内填充有填料,主体反应塔内填料底部为倒锥斗,倒锥斗上设置有进水口,倒锥斗的底部连接排渣管;主体反应塔内填料上方设置有斜板;在斜板上方且位于主体反应塔端口处设置有分隔槽和出水槽;分隔槽由竖直的隔板均分为左右两单槽,两单槽的上端均与所述的配水槽连通,分隔槽的底部设有开口,该两单槽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接入所述倒锥斗的进水口;分隔槽的正对面设有出水槽。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提高药剂利用率,维持高效稳定的除铁效率。

    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0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056665.4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和主体反应塔,调节池通过提升泵与主体反应塔顶部的配水槽连接,主体反应塔内填充有填料,主体反应塔内填料底部为倒锥斗,倒锥斗上设置有进水口,倒锥斗的底部连接排渣管;主体反应塔内填料上方设置有斜板;在斜板上方且位于主体反应塔端口处设置有分隔槽和出水槽;分隔槽由竖直的隔板均分为左右两单槽,两单槽的上端均与所述的配水槽连通,分隔槽的底部设有开口,该两单槽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接入所述倒锥斗的进水口;分隔槽的正对面设有出水槽。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提高药剂利用率,维持高效稳定的除铁效率。

    一种粉体树脂脱附再生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89347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10426870.1

    申请日:2011-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2 B01J49/05 C02F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粉体树脂脱附再生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树脂分离器、脱附液储槽、再生树脂输送系统;树脂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有脱附液排出管,所述脱附液排出管的另一端与脱附液储槽循环管水射器的吸入口连接,所述脱附液储槽循环管水射器安装于脱附液储槽循环管上,脱附液储槽循环管上端出口与脱附液储槽连通,下端出口通过脱附液储槽循环泵与脱附液储槽连通;再生树脂输送系统包括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循环管、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循环管水射器和全混式树脂反应器循环泵。本发明可与各种针对该类树脂的反应器相配套,充分发挥该类树脂的优势,并实现树脂反应装置的树脂连续分离再生运行。

    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电化学氧化处理装置的动态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1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62272.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电化学氧化处理装置的动态调控方法。装置包括电化学反应器、吸光度传感器和自控系统;方法具体为:步骤(1)记录吸光度传感器反应初始时的三个波长的吸光度A(292,0)、A(385,0)和A(460,0);步骤(2)传感器实时监测记录反应时间ti时的吸光度;步骤(3)自控系统根据A(385)或A(460)的变化控制电化学反应器的电极组的脉冲宽度占空比和电化学反应器的耐腐蚀磁力泵的脉冲宽度占空比;步骤(4)自控系统根据A(292)的变化控制电化学反应器的紫外灯组的开关。本发明通过吸光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吸光度,并将监测的吸光度通过公式精确的转换为电极组和磁力泵的控制量,同时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毒害副产物的低生成和能量的低消耗。

    电催化还原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649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710675171.8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还原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电极以石墨毡为基底,其基底上依次沉积多壁碳纳米管、镍金属层和钯金属层;其步骤为:首先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石墨毡电极;后将该电极置于镍盐溶液中浸泡,通过高温氮气还原在其表面形成镍金属层;再在钯盐溶液中,通过直接金属还原形成钯金属层,制备出镍钯双金属层复合电极。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电极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能够快速高效电催化处理水中硝基苯类、氯酚类物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