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69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067688.4
申请日:2023-01-16
申请人: 南京大学 ,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液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高通量识别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高分辨率质谱,首先建立典型PPCPs质谱数据库,包括100种典型PPCPs的名称、分子式、CAS号、加合离子模式,一级质谱峰m/z以及二级质谱图中的相对强度最高的一个或两个特征碎片;其次在血液样品前处理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对血液中低浓度PPCPs高效分离,并在单独的一次分析测定中对血液中PPCPs的一级、二级质谱谱图同时进行快速连续的扫描;最后将谱图信息与典型PPCPs质谱数据库进行匹配,实现血液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高通量识别。该方法样本需求量小,识别准确度高、用时短,且不需要购买标准样品,能够实现血液中典型PPCPs的高通量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367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4596.8
申请日:2022-08-26
申请人: 南京大学 ,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C02F9/14 ,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的废水处理方法,其主要步骤为:废水经一级处理后,再经生化厌氧/缺氧后通入含有树脂的第一接触池,在第一接触池中与树脂快速接触,然后通入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工段中,再经二沉池沉淀后,通入含有树脂的第二接触池,在第二接触池中处理后达标排放。第一接触池中树脂与第二接触池中的树脂以一定比例循环,树脂在第一接触池中通过离子交换与/或吸附作用富集少量有机酸,并在第二接触池中被与树脂耦合的微生物利用,使其进一步去除难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本发明工艺简单,可在原有生化工艺基础上提升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67688.4
申请日:2023-01-16
申请人: 南京大学 ,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液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高通量识别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高分辨率质谱,首先建立典型PPCPs质谱数据库,包括100种典型PPCPs的名称、分子式、CAS号、加合离子模式,一级质谱峰m/z以及二级质谱图中的相对强度最高的一个或两个特征碎片;其次在血液样品前处理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对血液中低浓度PPCPs高效分离,并在单独的一次分析测定中对血液中PPCPs的一级、二级质谱谱图同时进行快速连续的扫描;最后将谱图信息与典型PPCPs质谱数据库进行匹配,实现血液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高通量识别。该方法样本需求量小,识别准确度高、用时短,且不需要购买标准样品,能够实现血液中典型PPCPs的高通量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7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034560.X
申请日:2022-08-26
申请人: 南京大学 ,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磁性树脂的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方法,其主要步骤为:使用受污染场地样品接种,将磁性树脂作为生物载体进行微生物挂膜,形成“生物磁性树脂”;在生物磁性树脂中负载碳源,形成“载有碳源的生物磁性树脂”;将“载有碳源的生物磁性树脂”装入柱形反应器,该反应器通过表面的孔与土壤通过液体进行物质传输;将反应器埋入受污染场地土壤中,通过滴灌、喷淋或利用降雨维持反应器中填料的润湿性,即可实现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本发明使用磁性树脂,其表面可负载大量微生物,提高微生物量;磁性树脂结构内部可通过离子交换、吸附等作用,负载大量碳源。本发明进行原位修复,显著降低了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7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34560.X
申请日:2022-08-26
申请人: 南京大学 ,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磁性树脂的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方法,其主要步骤为:使用受污染场地样品接种,将磁性树脂作为生物载体进行微生物挂膜,形成“生物磁性树脂”;在生物磁性树脂中负载碳源,形成“载有碳源的生物磁性树脂”;将“载有碳源的生物磁性树脂”装入柱形反应器,该反应器通过表面的孔与土壤通过液体进行物质传输;将反应器埋入受污染场地土壤中,通过滴灌、喷淋或利用降雨维持反应器中填料的润湿性,即可实现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本发明使用磁性树脂,其表面可负载大量微生物,提高微生物量;磁性树脂结构内部可通过离子交换、吸附等作用,负载大量碳源。本发明进行原位修复,显著降低了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72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75053.2
申请日:2020-03-13
申请人: 南京大学 ,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土壤环境中高风险污染物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区域内企业生产活动,汇总潜在土壤污染物清单;步骤二、布点采样,对照潜在土壤污染物清单检测分析;步骤三、统计检出污染物的检出率和超标率,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四、按公式R1=X1×a+X2×b计算R1;由高到低排序取前10形成备选污染物清单;步骤五、建立综合评分系统,包括污染物的致癌性、非致癌健康毒性、生态毒性、生物降解性、迁移性和挥发性,选择各评分因素的表征指标并分级赋值,综合污染物的各评分因素赋值,取前5污染严重的污染物形成高风险污染物清单;步骤六、针对高风险污染物清单进行定期监测和管控。本发明具有效率高、衡量指标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72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175053.2
申请日:2020-03-13
申请人: 南京大学 ,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土壤环境中高风险污染物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区域内企业生产活动,汇总潜在土壤污染物清单;步骤二、布点采样,对照潜在土壤污染物清单检测分析;步骤三、统计检出污染物的检出率和超标率,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四、按公式R1=X1×a+X2×b计算R1;由高到低排序取前10形成备选污染物清单;步骤五、建立综合评分系统,包括污染物的致癌性、非致癌健康毒性、生态毒性、生物降解性、迁移性和挥发性,选择各评分因素的表征指标并分级赋值,综合污染物的各评分因素赋值,取前5污染严重的污染物形成高风险污染物清单;步骤六、针对高风险污染物清单进行定期监测和管控。本发明具有效率高、衡量指标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907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24270.X
申请日:2020-08-17
申请人: 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和热脱附电场及其设置方法,包括一对电极板、电源、和一对连接线;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通过连接线连接至相应的电极板上;所述电极板由一组电极片和电极框架组成;所述电极片依次安装于电极框架内;所述电极片的外部为一绝缘框架,绝缘框架的两头分别设有一对导电接头;绝缘框架的内部设有至少一层的导电材料。本发明电极实现了模块化,具有结构简单、现场工程施工简便、安装效率高、可重复使用的优点,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相应数量、长宽的电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18218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8074.8
申请日:2024-05-27
申请人: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9C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场地污染土壤的现场原位土著微生物修复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微生物原位修复方法通过构建土著微生物原位扩培系统和原位修复系统而实现。通过原位开挖形成土著微生物原位扩培系统,并向其中注入刺激液,在原位污染区域进行土著微生物的扩培,实现土著微生物的高效原位快速繁殖生长,之后将菌液从扩培系统抽出,通过原位修复系统而注入待修复区域,实现场地污染土壤的现场原位土著微生物修复。本发明能够提高微生物技术对于深层复杂土壤的处理效果,克服现有微生物矿化技术中微生物适应性差、修复效果较低和生物安全性等问题,并降低土壤修复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84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8278.8
申请日:2024-02-29
申请人: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4B35/63 , C04B35/622 , C04B33/132 , C04B33/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材料技术领域,提供污染土壤烧结砖用绿色低碳外掺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外掺剂原料包括:镁还原渣25‑35份,硫铁矿渣5‑15份,废锰渣5‑15份,木质素2‑8份,贝壳粉和/或蛋壳粉共2‑8份,糖蜜10‑20份,玉米浆2‑8份,蓝藻干粉15‑25份,磷酸铁锂废料5‑15份。本发明的外掺剂能有效降低污染土壤制备烧结砖的烧结温度和能源消耗,有效控制土壤中多价态重金属形态,减少生产全过程及产品中污染物迁移二次风险,同时外掺剂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和使用方法简便,有效实现能耗、物耗和碳排放量的同步降低,绿色低碳、“以废治污”的优势特征突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