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73152.3
申请日:2021-04-29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态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通过在熔融Li中添加少量Si3N4,调节熔融Li的表面张力,反应后的熔融Li‑Si‑N不仅可以使锂和石榴石界面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加石榴石电解质和金属锂的润湿性,降低两者界面阻抗,还为锂沉积和剥离过程提供均匀的电场。将其组装对称电池后,展现了优越的循环稳定性(在0.2mA cm‑2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500小时,0.4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000小时)和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1.8mA cm‑2)。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在2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5mA h g‑1,在1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97%。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8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8967.1
申请日:2024-07-09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10/056 , C07C51/41 , C07C53/06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属于全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水甲酸诱导的双重策略,在garnet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表面形成了一层具有亲锂性和电子阻隔双重功能的中间层。无水甲酸充分考虑了LLZTO的水敏性,可以在完全保留石榴石SSEs晶形的前提下去除表面杂质。通过滴铸的方法生成的甲酸锂中间层能够促进熔融锂在LLZTO表面的均匀扩散,并提供抑制锂枝晶穿透的保护屏障。甲酸作为一种小分子有机弱酸,其容易挥发、冷凝和溶解的特性非常适合工业上的生产、回收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335108.6
申请日:2021-03-29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固态电池的负极、该负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的锂固态电池。本发明是针对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的界面相容性较差,界面阻抗大,锂离子的传导受阻问题,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界面修饰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通过金属氧化物、钛酸锂与金属锂反应形成复合负极,增加固态电解质与锂的亲和性,降低界面阻抗,提高锂离子的传导,有利于锂离子的沉积,从而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55533.3
申请日:2022-04-28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态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通过在熔融Li中添加少量Si3N4,调节熔融Li的表面张力,反应后的熔融Li‑Si‑N不仅可以使锂和石榴石界面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加石榴石电解质和金属锂的润湿性,降低两者界面阻抗,还为锂沉积和剥离过程提供均匀的电场。将其组装对称电池后,展现了优越的循环稳定性(在0.2mA cm‑2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500小时,0.4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000小时)和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1.8mA cm‑2)。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在2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5mAh g‑1,在1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97%。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55533.3
申请日:2022-04-28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态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通过在熔融Li中添加少量Si3N4,调节熔融Li的表面张力,反应后的熔融Li‑Si‑N不仅可以使锂和石榴石界面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加石榴石电解质和金属锂的润湿性,降低两者界面阻抗,还为锂沉积和剥离过程提供均匀的电场。将其组装对称电池后,展现了优越的循环稳定性(在0.2mA cm‑2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500小时,0.4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000小时)和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1.8mA cm‑2)。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在2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5mAh g‑1,在1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97%。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72367.1
申请日:2022-12-08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10/42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属于全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水聚磷酸诱导双重策略,在LLZTO上建立了一层(~30nm)中间层,该中间层具有亲锂性和电子阻隔性双重作用。与已经报道的用酸的水溶液处理石榴石SSEs去除Li2CO3的方法相比,无水PPA能够在不破坏石榴石SSEs的情况下去除表面杂质。与此同时,生成的聚磷酸锂中间层含有从PPA中残留的亲锂性OH‑基团,可以促进熔融Li在LLZTO球团表面的均匀扩散,并提供抑制Li枝晶穿透的保护屏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335108.6
申请日:2021-03-29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固态电池的负极、该负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的锂固态电池。本发明是针对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的界面相容性较差,界面阻抗大,锂离子的传导受阻问题,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界面修饰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通过金属氧化物、钛酸锂与金属锂反应形成复合负极,增加固态电解质与锂的亲和性,降低界面阻抗,提高锂离子的传导,有利于锂离子的沉积,从而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和循环寿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