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8223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443531.8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6F16/22 , G06F16/28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位向量四叉树的移动对象汇聚模式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每一个时间片上的移动对象集合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操作,得到所有的簇集合CDB;基于位向量四叉树进行簇包含连接;利用簇包含匹配RDB构建汇聚树,作为汇聚模式的候选集,并对候选集进一步验证其是否满足汇聚模式的要求,最终得到所有汇聚模式;基于位向量四叉树进行簇包含连接时又包括SQTI构建阶段和SQTI探测与验证阶段。本发明不仅具有很高的时间性能,并且对主要的参数不敏感。这种特性有助于帮助用户减少调节参数的时间,提高汇聚模式挖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4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159210.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热阻效应的负微分热导器件、负微分热导装置及应用,负微分热导器件包括:加热端、与其间隔的被加热端以及布置在两者之间且由两段材料紧贴构成的同质结/异质结结构,同质结/异质结在负微分热导器件工作温度区间整体具有负的有效热膨胀系数。该负微分热导器件在工作温度区间内能实现热流随外界温差增加而非单调增加,即热流存在极大值,可以用于实现热开关、特定温度散热器以及热三极管等,在待调控的热输运路径中,仅通过形成简单的同质结/异质结结构,利用热器件对温度的依赖特性,实现了具有温度依赖特性的热流控制,无需外部温度探测和控制装置,简化了热控制系统,增强了热控制系统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86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419631.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铜镀层的电热管,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合金电热丝、绝缘填充层以及金属管外壳;合金电热丝的外表面包覆有铜镀层且两者间隙为0.25~1.0nm。通过在合金电热丝表面包覆镀铜层,并将合金电热丝与铜膜层间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合金电热丝与绝缘填充材料之间的界面热阻,进而降低合金电热丝和绝缘填充材料的温差。在同等功率下,可以有效增加电热管金属管外壳加热温度,进而提升加热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合金电热丝的温度,增加了安全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本发明成本低、工艺操作简单,在提高电热管加热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加热效率和安全性,优点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81822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43531.8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465 , G06F16/2246 , G06F16/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位向量四叉树的移动对象汇聚模式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每一个时间片上的移动对象集合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操作,得到所有的簇集合CDB;基于位向量四叉树进行簇包含连接;利用簇包含匹配RDB构建汇聚树,作为汇聚模式的候选集,并对候选集进一步验证其是否满足汇聚模式的要求,最终得到所有汇聚模式;基于位向量四叉树进行簇包含连接时又包括SQTI构建阶段和SQTI探测与验证阶段。本发明不仅具有很高的时间性能,并且对主要的参数不敏感。这种特性有助于帮助用户减少调节参数的时间,提高汇聚模式挖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4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159210.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热阻效应的负微分热导器件、负微分热导装置及应用,负微分热导器件包括:加热端、与其间隔的被加热端以及布置在两者之间且由两段材料紧贴构成的同质结/异质结结构,同质结/异质结在负微分热导器件工作温度区间整体具有负的有效热膨胀系数。该负微分热导器件在工作温度区间内能实现热流随外界温差增加而非单调增加,即热流存在极大值,可以用于实现热开关、特定温度散热器以及热三极管等,在待调控的热输运路径中,仅通过形成简单的同质结/异质结结构,利用热器件对温度的依赖特性,实现了具有温度依赖特性的热流控制,无需外部温度探测和控制装置,简化了热控制系统,增强了热控制系统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8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419631.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铜镀层的电热管,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合金电热丝、绝缘填充层以及金属管外壳;合金电热丝的外表面包覆有铜镀层且两者间隙为0.25~1.0nm。通过在合金电热丝表面包覆镀铜层,并将合金电热丝与铜膜层间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合金电热丝与绝缘填充材料之间的界面热阻,进而降低合金电热丝和绝缘填充材料的温差。在同等功率下,可以有效增加电热管金属管外壳加热温度,进而提升加热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合金电热丝的温度,增加了安全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本发明成本低、工艺操作简单,在提高电热管加热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加热效率和安全性,优点突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