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绿氢注入扩散过程的混氢天然气网络动态仿真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612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59630.0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绿氢注入扩散过程的混氢天然气网络动态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等温稳态天然气网络未考虑掺氢时的潮流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节点法求解,得到潮流计算结果;S2、建立天然气网络中各节点处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场景的电解水制氢模型;S3、建立变扩散系数对流扩散模型和定扩散系数对流扩散模型,并根据天然气网络参数和潮流计算结果,确定采用的对流扩散模型;S4、建立考虑绿氢注入扩散过程的混氢天然气网络动态仿真模型;S5、根据确定的对流扩散模型,采用中心差分格式或迎风差分格式求解混氢天然气网络动态仿真模型,得到所有管道在各时间段、各位置的氢气浓度,并判断是否超过允许的上限值,完成仿真。本发明可实现考虑绿氢注入扩散过程的混氢天然气网络动态仿真,预估安全风险。

    一种运用于光伏制氢系统的高增益双极性并网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9298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1527.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光伏制氢系统的高增益双极性并网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两相交错逆变单元、三电平整流单元、半桥逆变器,其中,所述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联,次级线圈反方向串联;两相交错逆变单元用于将光伏电源分别与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交错并联,并将光伏输出的直流电的电流纹波进行互补;三电平整流单元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电压升高,并将电压升高后的交流电转换为具有双极性特性的直流电进行输出;半桥逆变器用于将三电平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制氢电网。本发明可以抑制漏电流、成本低、体积小、实现了三电平输出。

    一种光伏制氢用交错并联高增益DC-AC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92101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9924.7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制氢用交错并联高增益DC‑AC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交错并联电路、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和逆变电路,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并联,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2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4串联;交错并联电路用于将光伏电源Vin分别与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交错并联;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输出非对称双极性直流电;逆变电路用于将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制氢电网Vg。本发明转换效率高、电压波动小。

    一种光伏制氢用交错并联高增益DC-AC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92101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9924.7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制氢用交错并联高增益DC‑AC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交错并联电路、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和逆变电路,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并联,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2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4串联;交错并联电路用于将光伏电源Vin分别与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交错并联;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输出非对称双极性直流电;逆变电路用于将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制氢电网Vg。本发明转换效率高、电压波动小。

    一种适用于光伏并网制氢的三电平DC-AC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9030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91525.5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伏并网制氢的三电平DC‑AC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用于将光伏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钳位电路,连接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电压进行钳位,其中,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联,并分别连接到光伏直流电源;三电平转换电路,连接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升压并转换为三电平交流电,其中,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串联;并网控制电路,用于将三电平转换电路输出的三电平交流电与制氢电网连接。本发明增益高,可以抑制漏电流的产生。

    一种两阶段全周期滚动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570705.3

    申请日:2021-12-21

    Inventor: 包宇庆 乔惟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全周期滚动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日前调度模型,执行日前调度计算;步骤二、计算日内调度模型各分段参数;步骤三、建立日内调度模型,并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的计算结果进行日内调度计算。本发明采用滚动调度的方法,根据负荷和可再生能源的近期预测结果,将日前调度结果与日内调度结果进行更新,通过设置调度范围的长度,提高调度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对各阶段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求解,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优。

    计及用水事件平移弹性的热水器负荷集群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8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0692.1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计及用水事件平移弹性的热水器负荷集群优化调度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进行热水器单体热力学建模;步骤二:进行热水器负荷集群建模;步骤三:用水事件平移弹性建模;步骤四:进行整体优化调度模型的构建;步骤五: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本发明提出了计及用水事件平移弹性的热水器负荷集群优化调度方法,在热水器负荷参与激励需求响应的基础上,考虑了负荷的平移弹性,充分发挥热水器集群的调度潜力,为发电机调度和热水器聚合功率调度提供依据。

    一种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5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554908.3

    申请日:2021-12-17

    Inventor: 包宇庆 裴旻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空调负荷调用多目标函数建模;第二步,弹性模型线性化处理;第三步,优化结果的控制策略;该技术方案采用弹性约束模型,空调负荷在一般优化场景中仍可满足其舒适度要求,在极端条件下可以牺牲其舒适度转换为可调用资源。引入松弛变量,使得舒适变量可以超越约束限制,因此在极大调度需求的情况下,如在极高的价格时可以节约成本,获得更多的调度资源,使得空调负荷的控制更具有灵活性。

    一种气-电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机组组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965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1092442.8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电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机组组合方法,包括构建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场景和确定气‑电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机组组合两个部分;构建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场景是通过等效负荷综合考虑电负荷和风电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气负荷的不确定性,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生成大量场景,再通过场景削减得到所需场景个数;确定气‑电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机组组合是以经济性最优为优化目标,确定电力网络约束条件、天然气网络约束条件以及二者耦合关系的约束,建立随机规划模型,求解得到气‑电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最优机组组合。本发明能够通过随机规划的方法处理综合能源系统中气负荷、电负荷以及风电的不确定性,从而确定机组组合,提高了系统运行经济性。

    基于多代理系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6599.4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以基于分布式控制架构的孤岛直流微电网电压稳定和电流均流为目标,引入多代理系统的管理体系及通信机制,同时采用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对直流微电网进行控制,以实现目标任务。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的局限性,可以解决孤立微电网负荷分配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度功率均衡及调压要求,极大提高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