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35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4291.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72 , C02F1/30 , C02F3/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光催化供氧强化微生物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先制备一面亲水一面强疏水的气体扩散碳布,再将气体扩散碳布置于微生物反应系统和光催化分解水系统之间,其中气体扩散碳布的亲水一面位于微生物反应系统一侧,强疏水一面位于光催化分解水系统一侧,在微生物反应系统中通入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并通过光暗交替,实现光催化供氧强化微生物降解。本发明通过构建光催化析氧微好氧/好氧生物系统,将光催化半导体材料分解水产生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碳布传递至微生物反应系统中,达到强化微好氧/好氧生物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10910.1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101/38 , C02F101/12 , C02F101/1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钾离子强化厌氧生物处理硝基苯高盐废水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钾离子引入传统的高盐厌氧还原系统中,促进厌氧污泥EPS的分泌,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保护细胞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快速适应高盐环境,有利于提高污泥的耐盐性,同时能够使厌氧系统维持更高微生物活性和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效提高了高盐废水中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14255.7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10 , C02F3/30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磁黄铁矿脱氮除磷复合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硫/磁黄铁矿脱氮除磷复合生物填料由硫磺、磁黄铁矿和贝壳通过物理方法造粒得到,先将磁黄铁矿和贝壳经过研磨筛分形成粉末,加入到熔融后的液态硫磺中,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液进行造粒,最后冷却定型制成脱氮除磷复合生物填料。本发明的复合生物填料中的硫可作为自养反硝化的电子供体,主要成分为FeS的磁黄铁矿不仅可以作为电子供体供微生物反硝化,而且释放的铁离子可以和磷酸根形成磷酸铁沉淀,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同时贝壳具有自适应调节pH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9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205164.3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3/36 , C02F101/16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生产废水的内电解‑碱解‑生物集成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先将HNIW生产废水泵入内电解工段,在零价铁还原作用下,对废水中硝基化合物进行有效降解,再进入碱性水解工段,对废水中高浓度乙酸乙酯和氯仿进行水解,然后进入混凝沉淀工段,去除废水中不溶性杂质和少量有机物,之后进入厌氧反应池,进行反硝化反应脱除COD,最后泵入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段,对残留的污染物进一步降解。采用本发明工艺处理HNIW生产废水后,HNIW、乙酸乙酯、氯仿全部去除,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99.3%和98.9%,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8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16618.3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湖北臻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3/34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生产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水引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中投加Enterobacter sp.NJUST50菌株和活性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所述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128;2)出水引入至缺氧反应池,投加Enterobacter sp.NJUST50和厌氧活性污泥进行缺氧反应处理;3)出水引入至好氧反应池,投加Enterobacter sp.NJUST50和好氧活性污泥进行好氧处理;4)出水引入至缺氧滤池,在滤池内投加Enterobacter sp.NJUST50和厌氧活性污泥进行处理;5)出水引入至曝气生物滤池,在滤池内投加Enterobacter sp.NJUST50和好氧活性污泥的污泥混合物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处理方法在实现高效的生物降解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544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17991.7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28 , C02F2101/36 , C02F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体系耦合α‑Fe2O3纳米颗粒还原对氯酚的方法。所述方法先将多面体型、粒径为35~45nm的α‑Fe2O3纳米颗粒粉末超声分散在含对氯酚的废水中得到α‑Fe2O3溶液,再将厌氧污泥与α‑Fe2O3溶液曝氮气混合后,加入到含对氯酚的废水中进行处理。本发明α‑Fe2O3纳米颗粒与厌氧体系耦合,增强了体系中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提高厌氧体系对氯酚的还原脱氯效率,同时具有快速启动的特点,在对氯酚浓度为20mg/L条件下,运行25h后体系的还原效率达到47%,适用于改良厌氧体系对于含有氯酚类化合物的废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440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67391.4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7 , C12R1/01 , C02F101/3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精对苯二甲酸废水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降解精对苯二甲酸废水的贝莱斯芽孢杆菌为Bacillus velezensis NJUST5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564。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利用对苯二甲酸、对二甲苯、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作为电子供体进行生长代谢,同时实现对苯二甲酸、对二甲苯、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的矿化降解,具有高效的有机物降解能力,适用于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3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416312.0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湖北臻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经过水解酸化‑缺氧反应‑好氧反应处理后的锂电池生产废水引入膜生物反应池处理,出水喷洒于微生物‑植物复合床的表面,高分子生物填料组成的复合床迅速吸附其中有害物质,黄菖蒲和风车草通过光合作用将吸附的有害物质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植物纤维,并产生氧气通过杆径传输到植物根区释放出来,填料上负载的和植物根系范围内植入的微生物,结合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通过微生物‑植物的复合降解作用,对有害物质进行消化和分解。本发明从整体上提高对N‑甲基吡咯烷酮及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的降解效率,而且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81797.7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源理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C02F9/14 , C02F1/30 , C02F3/12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掺杂的g‑C3N4/BiVO4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催化剂以B掺杂的g‑C3N4、钒酸盐以及铋盐为基础材料,经高温煅烧而成;其中,所述煅烧温度不低于400℃;且,当通过拉曼散射效应对散射光谱进行分析时,所述光催化剂在820.0±1.0cm‑1处具有峰,并且在298.2±0.5cm‑1处具有峰。基于制备的B掺杂异质结g‑C3N4/BiVO4催化剂辅助优化含卤代酚废水处理过程中菌群结构,且在光催化降解的作用下,生物膜利用光催化降解后生成的中间产物作为能量,加速生物膜成熟,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89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319159.9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吡啶降解菌及其在含吡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从用于去除吡啶的SBR反应器中取出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直接筛选,并以吡啶为唯一碳源、氮源的筛选培养基进行分离,得到了吡啶降解特效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Pseudofulvimonas gallinarii,命名为Pseudofulvimonas gallinarii NJUST27,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012。本发明的吡啶降解菌,可以以吡啶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在吡啶工业废水中加入Pseudofulvimonas gallinarii NJUST27进行处理,吡啶降解率、COD去除率和氨氮转化率分别为100%、87.35%和24.57%。该菌株具有高效的吡啶降解能力、高矿化能力以及对吡啶的毒性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及耐受性能,在高浓度吡啶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