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水热预处理联合结晶沉淀法从污泥中回收营养元素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05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40139.2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水热预处理联合结晶沉淀法从污泥中回收营养元素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利用水热炭化‑结晶沉淀法对城镇污泥进行联合处理;所述水热炭化‑结晶沉淀法是先对脱水污泥进行水热炭化处理,控制水热温度和时间,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然后向所得到的炭化液中加入镁源和磷源,且加入晶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结晶沉淀回收营养元素,所得固体沉淀可作为缓释肥料。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路线简短、操作简单,氨氮和磷的回收率高达97.06%和99.78%,且大大缩短了结晶沉淀的时间,能够快速有效地将污泥中的有机氮磷等营养元素转化为缓释且植物易吸收的形式,从而提升了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水平。

    一种强化氨气减排和堆肥腐熟的δ-MnO2/功能水热炭调理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86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90539.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氨气减排和堆肥腐熟的δ‑MnO2/功能水热炭调理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特定晶体结构二氧化锰—δ‑MnO2的制备;将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堆肥辅料混合,得到初始堆肥物料;将δ‑MnO2、秸秆源水热炭加入至初始堆肥物料内,搅拌混合,得到好氧堆肥物料;对物料实施好氧堆肥,每隔3~4天翻堆一次,好氧堆肥时间为25~35天;翻堆时,保持物料含水量55.0%~60.0%。本发明同时使用δ‑MnO2和秸秆源水热炭,不仅可以实现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减排58.9%,并可促进堆肥腐熟,提高有机肥质量,产品总氮含量提高26.5%,胡敏酸/富里酸指数提高100.0%,种子发芽指数提高59.0%。

    一种强化氨气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功能化炭基有机肥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62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70509.3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氨气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功能化炭基有机肥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堆肥辅料混合,得到初始堆肥物料;将硫化零价铁、镁改性生物炭及菌剂加入至初始堆肥物料内,搅拌混合,得到好氧堆肥物料。对好氧堆肥物料实施好氧堆肥,每隔2~4天翻堆一次,好氧堆肥的堆肥时间为25~35天,高温期时,每天补充适量水分,使得料堆的含水量保证在45%~60%。本发明同时使用硫化零价铁和镁改性生物炭不仅可以实现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氨气减排29.4%、氧化亚氮减排46.3%以及甲烷减排32.6%,并可以提升产品肥效24.6%。相关产品适用于具有突出面源污染防控需求的农业用地。

    一种通过废弃物水热炭化液相产物定向调控稻田藻菌生物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35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32832.4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稻田藻菌生物膜定向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废弃物水热炭化液相产物定向调控稻田藻菌生物膜的方法,包括制备废弃物水热炭化液相产物的过程、并以适当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添加到具有藻菌生物膜的稻田体系中,此后12~21天内保持稻田土壤上覆水深度在2‑5厘米。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在使用中能够很好地调控稻田藻菌生物膜,维持稻田藻菌生物膜合适的生物量,以及其中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有利于稻田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也有助于后续的稻田种植过程中促进或维持水稻生长,减少氨排放,促进或维持水稻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