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22367.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移梯度的大型结构逆有限元变形重构单元划分方法,用于提升重构效率。常规逆有限元法应用到大型结构变形重构时首先要对结构进行离散化构建逆向单元,通常为保障精度需划分大量逆向单元,重构计算量大、效率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移梯度的大型结构逆有限元变形重构单元划分方法,首先根据重构精度要求及大型结构最大空间变形位移幅值和梯度确定离散位移梯度阈值,及梯度较大方向结构离散参考路径,然后在结构离散参考路径上确定单元划分点,接着基于单元划分点空间坐标生成逆向单元划分,从而精简逆向单元数量。本发明在保证天线板变形重构精度基础上精简逆向单元数量,提高了重构效率,具有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30225.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B11/16 , G01K11/3206 , B29C4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星载天线埋入式双参量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及其在星载天线中的预埋方法,其中双参量传感器包括飞秒激光刻写的高精度光纤光栅及封装材料,二者共同构成光纤探测端埋于星载天线上面板与纸蜂窝之间;首先以光纤纤芯为中心基于飞秒激光刻写温度参考光栅,其次用剥去包层的光纤刻写测量光栅,并结合套管、防辐射涂料制作成一体化温度、应变双参量传感器,再对其进行全光谱信号解调,最后封装埋入天线中;这套传感系统具有高自由度、耐高温、抗空间辐射、可实时监测的优点,适用于星载天线的健康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64432.6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单面热激励结构双面应变获取方法,包括:采用应变传感器监测热激励载荷下结构冷面多个测试点的三向应变数据,并监测冷面多个测试点的面外位移数据;对测试点未采集的应变数据进行补充;采用曲面拟合函数对冷面测试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结构三向应变和面外位移场;计算冷热面的三向应变差分布场;计算期望输出的关键点三向应变;结合实测的冷热面温度构建训练样本;建立单面应变温度‑冷热双面关键点应变输出代理模型,应用代理模型实现双面应变的获取。本发明通过构建实测数据与冷热双面应变数据的代理模型,以解决现有的单面热激励结构无法在热面布置应变传感器,导致热面应变数据无法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6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73192.6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数寻优有限元融合机器学习修正的结构热变形建模方法,包括:采用位移传感器采集结构热变形过程中结构表面关键点的位移变化数据;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模型参数主效应值,选取主效应值最大的参数作为待优化的参数;采用多变量遗传算法对待优化的模型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基于温度数据和三向应变数据构建代理模型训练样本;构建多层感知器应变输出代理模型,通过训练样本对代理模型进行训练;建立复杂结构热变形下热载荷‑形变位移‑三向应变优化模型。本发明可以准确的实现复杂结构在热载荷下的热变形分析,在工程结构变形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57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43010.6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大型结构变形监测的多步消冗传感器布局优化方法,属于工程结构变形监测领域;包括:根据有限元仿真应变分布规律,在极值位置和梯度变化方向布置测量点,得到应变传感器初始布局;根据实测应变场的分布规律,采用应变梯度、幅值、对称性和应变关系消冗原则减少传感器布置数量;将应变测量点调整至逆有限元算法中划分单元的中心区域。本发明解决了大型变形监测所需应变传感器数量巨大导致的监测成本高、重量大的问题,在变形监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