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6509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65548.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低压线路重启的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换流站通讯时间进行延时启动故障换流站的直流线路重启操作,避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各个换流站在进行低压线路重启时时序配合不恰当而产生过压过流,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电子器件或设备造成损坏,提高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低压线路重启过程的安全性,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换流站根据与故障换流站是否正常连接采用不同的方式执行直线线路重启,避免直流线路重启时序不恰当造成直流输电系统出现过压、过流;解决现有技术中故障换流站在整流站降功率前执行直流线路重启逻辑,从而导致引起过压等危害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26098.7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闭锁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故障受端换流站可能会在整流站降功率前闭锁的现象,提出在该无故障换流站在接收到紧急停运所有在运站信号后增加预设延时的停运闭锁策略,解决了各站停运时序配合不恰当而产生过压现象,进而对器件或设备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多端直流工程中故障后紧急停运所有在运换流站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9031.X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H02J3/36 , H02M7/00 , H02M7/538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MMC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MMC电路中主电路参数和控制器参数,根据主电路参数建立dq坐标系中主电路时域模型,根据控制器参数建立dq坐标系中控制器时域模型;将主电路时域模型和控制器时域模型变换为紧凑矩阵,得到MMC电路的状态变量,状态变量包括:电容电压向量、电流向量、控制器向量;根据主电路时域模型、控制器时域模型,结合状态变量、MMC电路的输入量和输出量,生成MMC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对MMC电路的小信号模型的特征矩阵进行分析,得到MMC电路的状态。解决了现有的小信号分析方法中,建立的小信号模型过于简化或者复杂,导致不能精确地对MMC的小信号稳定性进行分析且实用性不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83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007477.1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故障检测方法,适用于含有可极性转换的换流站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当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所述可极性转换的换流站发生极性转换时,极1线路保护装置实时检测极2的电压电流测量装置的电气量变化,并在判定发生极2直流线路故障时,发送控制指令至极1极控装置;所述极1极控装置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对所述极2直流线路故障的清除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故障检测装置,通过获取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模式,由线路保护装置对不同极的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进行电气量检测,以实现同极的极控装置和线路保护装置的通讯独立,方便系统的检修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0986393.3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MMC模型建立方法和电磁暂态仿真方法,通过建立MMC系统级模型,对MMC系统级模型中的谐波电气量通过傅里叶分析得到电路信号,并将电路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分离开,进而将实部信号与虚部信号通过与变换矩阵相乘得到对应的谐波相量,之后将各个谐波相量信号的叠加从而推导出MMC子模块的等效戴维南或诺顿数学模型,基于等效戴维南或诺顿数学模型使得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实现500us及其以上仿真步长的电磁暂态仿真,且能保证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系统级MMC模型的精确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解决了直流输电系统中现有的系统级MMC模型进行电磁暂态仿真的仿真时间步长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1126098.7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闭锁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故障受端换流站可能会在整流站降功率前闭锁的现象,提出在该无故障换流站在接收到紧急停运所有在运站信号后增加预设延时的停运闭锁策略,解决了各站停运时序配合不恰当而产生过压现象,进而对器件或设备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多端直流工程中故障后紧急停运所有在运换流站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0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265548.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低压线路重启的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换流站通讯时间进行延时启动故障换流站的直流线路重启操作,避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各个换流站在进行低压线路重启时时序配合不恰当而产生过压过流,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电子器件或设备造成损坏,提高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低压线路重启过程的安全性,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换流站根据与故障换流站是否正常连接采用不同的方式执行直线线路重启,避免直流线路重启时序不恰当造成直流输电系统出现过压、过流;解决现有技术中故障换流站在整流站降功率前执行直流线路重启逻辑,从而导致引起过压等危害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2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46402.6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规直流二次链路的阻尼特性评估方法,计算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电气量在二次链路的采样、滤波、控制和触发环节中针对特定频率的滞后相位,并叠加计算得到所述核心电气量在二次链路的总滞后相位;根据所述核心电气量在二次链路的总滞后相位,评估常规直流二次链路在所述特定频率下的阻尼特性。本发明公开了相应的评估装置和介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地考虑常规直流二次链路带来的滞后相位,以正确评估二次链路的阻尼特性,从而全面排查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在运行中的谐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89622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199207.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第三站在线投入方法,包括:获取送端换流站、第一受端换流站和第二受端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获取汇流母线与第二线路的连接状态;接收第三站投入指令;若满足投入条件,闭合第一隔离刀闸和第二隔离刀闸;向送端换流站和第一受端换流站发送移相指令并检测送端换流站和第一受端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当检测直流电压低于门槛值时,闭合快速并列开关;当获取快速并列开关合位信号后,送端换流站和第一受端换流站重启,向第二受端换流站的换流阀释放解锁触发脉冲;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建立后,第二受端换流站投入完成。本发明能够降低第三站的在线投入时带压差空合线路过程对设备和系统的冲击,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置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1049807.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MC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针对预置MMC拓扑结构中每个子模块的电磁暂态进行戴维南等效,得到戴维南等值电路,并根据戴维南等值电路构建子模块组的电磁暂态等效电路,子模块组由N个子模块串联得到,N为大于1的正整数;将每个MMC桥臂中子模块组对应的电磁暂态等效电路简化后进行诺顿等效,得到诺顿等效电路;根据预置基尔霍夫定律对诺顿等效电路进行系统级求解,得到系统级电气量,系统级电气量包括桥臂电流、交流侧电压和系统功率;根据系统级电气量更新电磁暂态等效电路,得到目标电磁暂态等效电路。本申请解决了现有仿真过程节点较多,且存在较大运算开销,导致仿真困难以及仿真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