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效正极材料的修复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98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3858.7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效正极材料的修复方法,包括:将失效的正极材料置于水热反应釜中,经水热处理,得到除杂后的正极材料;将所述除杂后的正极材料与锂盐混合,混合后进行研磨处理,得到研磨料;对所述研磨料进行煅烧,得到修复的正极材料。本发明采用水热法+机械活化优化再生过程,其中水热法有效的去除了杂质,避免了使用有毒溶剂进行浸取,随后经过球磨活化,活化了失效正极材料表面的离子位点,有利于后续的锂化煅烧过程,后续高温煅烧为锂离子扩散进入高度失效正极材料的缺锂位点和晶粒再生长提供驱动力,使材料中缺失的锂得到针对性补充,同时使晶粒表面的微裂纹愈合,晶粒结构趋于完整。该修复方法简便易操作,对环境友好。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7652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35276.5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渗透剂对包括植物生物质进行预处理,使得植物生物质的至少部分细胞壁开孔,得到预处理生物质;将包括纳米硅源吸附在预处理生物质中,并使得至少部分纳米硅源通过细胞壁开孔进入细胞内,得到前驱体;于保护气氛中,将前驱体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硅碳复合材料。细胞经烧结处理形成中空碳颗粒单元,其中容纳有硅基材料,中空碳颗粒单元的碳壁与硅基材料之间存在间隙,提供了容纳空间,将硅基材料的体积膨胀限制在中空腔体内,且硅碳复合材料结构稳定性好、导电性能好、离子迁移率高,用于电池可以提高容量和循环性能。

    一种无芯同轴式锌离子纤维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131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10281.3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芯同轴式锌离子纤维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无芯同轴式锌离子纤维电池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内壁层,以及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于内壁层上的负极层、电解质层、正极碳布、外壁层;或,由内向外依次套设于内壁层上的正极碳布、电解质层、负极层、外壁层;正极碳布涂覆有正极浆料。采用管状的无芯同轴式构造的纤维状电池避免了扭曲结构的接触面积小的问题,同时通过以中空结构代替金属电芯,避免笨重金属电芯的影响,降低电池质量。碳布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很好地吸附电解液;碳布的多孔性在承载正极材料和提高活性物质的负载量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利用碳布较好的韧性和电解质层良好的机械性能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594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745870.1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集流体涂布或反应修饰有葡聚糖磺酸锂。本发明还公开了负极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有效抑制了锂金属电池中锂枝晶的生长以及刺穿电池隔膜的现象,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在正极材料颗粒表面包覆具有较高结构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优良离子和电子导电特性的均匀粘结剂界面层,从而有效解决了正极材料在高电压充电过程中的表面稳定性问题,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

    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5944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45870.1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集流体涂布或反应修饰有葡聚糖磺酸锂。本发明还公开了负极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有效抑制了锂金属电池中锂枝晶的生长以及刺穿电池隔膜的现象,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在正极材料颗粒表面包覆具有较高结构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优良离子和电子导电特性的均匀粘结剂界面层,从而有效解决了正极材料在高电压充电过程中的表面稳定性问题,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

    一种三维网络结构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7645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892227.4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络结构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粘结剂以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和高分子量的聚氨酯为链状支架,通过低分子量的聚氨酯预聚体交联而形成。本发明兼具聚丙烯酸的粘结性与聚氨酯的高弹性,能将活性材料、导电剂牢固地黏结在一起;在充放电过程中活性材料膨胀、收缩,粘结剂能随之膨胀、收缩,可很好的保持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使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掉粉,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特性。

    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极极片及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71331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565459.0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集流体具有凹坑和/或凹槽结构,在凹坑和/或凹槽结构表面覆盖有CuCl,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极极片及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电池。本发明利用CuCl在电解液中对锂等金属有选择沉积性,控制锂在具有微纳结构的表面沉积,可以极大的减小锂层的内应力而缓解枝晶的生长,除此之外还能增强锂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力,并且相对整个集流体作电极而言并无体积膨胀问题。锂在凹坑和/或凹槽的沉积,即使出现微小的枝晶现象,也能为其提供生长空间,防止其不可控生长和电池体积膨胀,造成电池短路的安全隐患,并大大提高电池的库仑效率。

    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81805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006196.8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包括60~75wt%聚合物、8~15wt%锂盐和15~30wt%锂镧锆氧三维多孔无机网络,所述聚合物原位复合于锂镧锆氧三维多孔无机网络。本发明还公开了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锂镧锆氧三维多孔网络提供了连续的锂离子传输通道,使离子电导率更高。同时,锂镧锆氧三维多孔网络的存在为复合固态电解质提供了一定的力学性能,能够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提高电池的高温性能和安全性。从而优化和提高了固态电解质与电极间的界面相容性和稳定性,由此组成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循环性能稳定、倍率性能高、界面阻抗低、稳定性好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