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1197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40277.1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再生混凝土复合载体桩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在桩位沉钢管,然后在桩孔底部先填加分拣后的建筑垃圾并夯实,然后再夯扩硬性再生混凝土形成由干硬性再生混凝土和分拣后的建筑垃圾构成的夯扩体,然后在钢管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再生混凝土,最后在顶部铺设褥垫层。与传统的载体桩施工工艺相比,用干硬性再生混凝土代替干硬性混凝土,降低了成本,并且采用钢管作为模板,桩体成型后,起到约束核心混凝土的作用,形成钢管再生混凝土桩,提高承载力,并且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省工时,高效利用了旧有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建筑垃圾,具有良好的前景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97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040277.1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再生混凝土复合载体桩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在桩位沉钢管,然后在桩孔底部先填加分拣后的建筑垃圾并夯实,然后再夯扩硬性再生混凝土形成由干硬性再生混凝土和分拣后的建筑垃圾构成的夯扩体,然后在钢管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再生混凝土,最后在顶部铺设褥垫层。与传统的载体桩施工工艺相比,用干硬性再生混凝土代替干硬性混凝土,降低了成本,并且采用钢管作为模板,桩体成型后,起到约束核心混凝土的作用,形成钢管再生混凝土桩,提高承载力,并且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省工时,高效利用了旧有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建筑垃圾,具有良好的前景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97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040376.X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主要由夯扩体、桩身、褥垫层构成;复合载体桩,主要由夯扩体、桩身、褥垫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夯扩体由外层的分拣后的建筑垃圾和内层的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构成:所述桩身由夯扩体上方的护筒、护筒内的钢筋笼和浇筑在护筒内的再生混凝土构成;桩头处铺设褥垫层;其制备方法包括粉碎、筛分、混合、移桩机就位、柱锤夯击、护筒跟进成孔、填料夯击、测量三击贯入度、夯填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放置钢筋笼、灌注成桩、褥垫层铺设等。本发明解决了旧建筑物拆除后建筑垃圾不能被利用的现象,并且得到的复合载体桩扩底效果好,单桩承载力高,变形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97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40376.X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主要由夯扩体、桩身、褥垫层构成;复合载体桩,主要由夯扩体、桩身、褥垫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夯扩体由外层的分拣后的建筑垃圾和内层的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构成:所述桩身由夯扩体上方的护筒、护筒内的钢筋笼和浇筑在护筒内的再生混凝土构成;桩头处铺设褥垫层;其制备方法包括粉碎、筛分、混合、移桩机就位、柱锤夯击、护筒跟进成孔、填料夯击、测量三击贯入度、夯填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放置钢筋笼、灌注成桩、褥垫层铺设等。本发明解决了旧建筑物拆除后建筑垃圾不能被利用的现象,并且得到的复合载体桩扩底效果好,单桩承载力高,变形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