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网柜电缆室门联锁

    公开(公告)号:CN1113125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004340.7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网柜电缆室门联锁,包括凸轮、连接件以及锁定装置,凸轮为偏心轮,中心设有接地操作轴,通过该操作轴能转动凸轮;连接件的一端抵靠凸轮,一端连接锁定装置;锁定装置设于电缆室门与中横梁之间,包括设于连接件末端的卡扣、弹簧以及锁片。本发明同时具备电气锁闭和机械锁闭的功能,接地操作与电气操作无法同时进行,提高了环网箱的安全性;本发明克服了柔性联锁的缺点,装配简便、易于调试和故障率低。

    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真空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171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1170225.3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真空断路器,包括极柱体、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静端子、出线端子、软连接、出线端电流传感器、进线端电压传感器、断路器拉杆和取电装置;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真空灭弧室设置在中空腔体的顶部,出线端子设置在极柱体侧面柱体结构中,取电装置设置在极柱体中空腔体的下端右侧;断路器拉杆设置于真空灭弧室下方,其顶端穿过软连接伸入真空灭弧室内部;真空灭弧室静端子连接进线端电压传感器,真空灭弧室的底部通过软连接与出线端子连接;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固封,外表面包裹导电橡胶;所述取电装置为高压电容式取电。本发明真空断路器自带传感器以及取电模块,实现取电和自供电且供电功率达到150W。

    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真空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171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170225.3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真空断路器,包括极柱体、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静端子、出线端子、软连接、出线端电流传感器、进线端电压传感器、断路器拉杆和取电装置;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真空灭弧室设置在中空腔体的顶部,出线端子设置在极柱体侧面柱体结构中,取电装置设置在极柱体中空腔体的下端右侧;断路器拉杆设置于真空灭弧室下方,其顶端穿过软连接伸入真空灭弧室内部;真空灭弧室静端子连接进线端电压传感器,真空灭弧室的底部通过软连接与出线端子连接;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固封,外表面包裹导电橡胶;所述取电装置为高压电容式取电。本发明真空断路器自带传感器以及取电模块,实现取电和自供电且供电功率达到150W。

    一种环网柜电缆室门联锁

    公开(公告)号:CN1113125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04340.7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网柜电缆室门联锁,包括凸轮、连接件以及锁定装置,凸轮为偏心轮,中心设有接地操作轴,通过该操作轴能转动凸轮;连接件的一端抵靠凸轮,一端连接锁定装置;锁定装置设于电缆室门与中横梁之间,包括设于连接件末端的卡扣、弹簧以及锁片。本发明同时具备电气锁闭和机械锁闭的功能,接地操作与电气操作无法同时进行,提高了环网箱的安全性;本发明克服了柔性联锁的缺点,装配简便、易于调试和故障率低。

    自供电的智能控制柱上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213716787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789200.3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供电的智能控制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和智能终端,其中:所述断路器,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下进行电路的合闸和分闸;所述智能终端,包括设置于罩体内的锁定机构、插接件和智能故障检测器,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可拆卸式的将所述罩体固定于户外柱内部,所述智能故障检测器通过插接件与所述断路器连接,在检测到电路故障的情况下,控制断路器动作。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随时随地快速、便捷地更换智能终端,无需在考虑是否需要设备先行断电。

    一种环保气体绝缘小型化固封极柱

    公开(公告)号:CN221352640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2794382.7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气体绝缘小型化固封极柱,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真空灭弧室、上出线、下出线;所述真空灭弧室包括位于两端的静端和动端,所述静端所在的端面上开有凹槽,静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静端与上出线连接,所述动端通过软连接与下出线连接;所述静端表面设有外螺纹,上出线与静端的对接端内部设有内螺纹,静端与上出线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对接端插入凹槽内并与凹槽相互接触实现周向定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静端原本的内螺纹结构变为外螺纹结构,并通过该外螺纹结构与上出线直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以及通过凹槽形成两者周向的定位,免去了内螺纹结构所需的螺栓、弹平垫结构,使得固封极柱内部无空间浪费,进一步缩小尺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