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20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0159845.8
申请日:2019-03-04
申请人: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评价送端电磁环网解合环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分析确定电磁环网解合环的评价指标;采用多种方法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将多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组合博弈得到综合指标;计算电磁环网解环前后的综合指标,比较前后综合指标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行电磁环网解环。本发明利用博弈的思想对熵权法、专家主观法以及变异系数法进行合作博弈,确定电磁环网的综合指标,依据解环前后的综合指标确定电磁环网是否需要解环,对评价电磁环网解合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159845.8
申请日:2019-03-04
申请人: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评价送端电磁环网解合环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分析确定电磁环网解合环的评价指标;采用多种方法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将多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组合博弈得到综合指标;计算电磁环网解环前后的综合指标,比较前后综合指标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行电磁环网解环。本发明利用博弈的思想对熵权法、专家主观法以及变异系数法进行合作博弈,确定电磁环网的综合指标,依据解环前后的综合指标确定电磁环网是否需要解环,对评价电磁环网解合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6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319269.8
申请日:2020-11-2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输电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初始化过程;确定直流故障后的再启动策略、换相失败加速保护策略,确定交流安控策略;确定直流运行功率上限;确定交流功率上限及直流功率下限;若所述直流运行功率上限与所述直流功率下限之差大于XMW,配套电源全部出力可通过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联合送出;若所述直流运行功率下限小于或等于预设直流最小功率,则说明配套火电可全部通过特高压交流线路送出,否则计算可送出的最小配套火电的窝电量,校核结束;所述方法及系统可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对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的送出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规范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4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19762.8
申请日:2021-03-25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大规模风电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交流侧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等值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大规模风电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交流侧建模方法无法满足多种工况的模拟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对送端交流侧和受端交流侧进行等值计算的过程,对送端交流侧进行等值时,根据风电集群子系统、送端交流侧和直流输电子系统间的功率关系和送端交流侧的短路电流、送端交流侧的额定电流、送端交流侧强度系数,以及送端交流侧的各矢量关系ER=IRRR+jIRXR+UR,结合送出系统实际运行参数,求得送端交流侧等值参数。参照送端交流侧进行等值的方式对受端交流侧进行等值。主要用于大规模风电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交流侧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6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1319269.8
申请日:2020-11-2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输电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初始化过程;确定直流故障后的再启动策略、换相失败加速保护策略,确定交流安控策略;确定直流运行功率上限;确定交流功率上限及直流功率下限;若所述直流运行功率上限与所述直流功率下限之差大于XMW,配套电源全部出力可通过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联合送出;若所述直流运行功率下限小于或等于预设直流最小功率,则说明配套火电可全部通过特高压交流线路送出,否则计算可送出的最小配套火电的窝电量,校核结束;所述方法及系统可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对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的送出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规范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0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97032.2
申请日:2021-03-19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一种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涉及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多个直驱风电机组进行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得到实际直驱风电机组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响应,根据响应得到直驱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响应曲线,根据该曲线解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行为,并对该行为进行描述;然后解析电流有功分量的参考值和电流无功分量的参考值,将得到的参考值输入到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网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器中;采用分步辨识对直驱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控制参数和网侧变流器参数进行辨识。主要用于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43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319762.8
申请日:2021-03-25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大规模风电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交流侧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等值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大规模风电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交流侧建模方法无法满足多种工况的模拟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对送端交流侧和受端交流侧进行等值计算的过程,对送端交流侧进行等值时,根据风电集群子系统、送端交流侧和直流输电子系统间的功率关系和送端交流侧的短路电流、送端交流侧的额定电流、送端交流侧强度系数,以及送端交流侧的各矢量关系ER=IRRR+jIRXR+UR,结合送出系统实际运行参数,求得送端交流侧等值参数。参照送端交流侧进行等值的方式对受端交流侧进行等值。主要用于大规模风电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交流侧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00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297032.2
申请日:2021-03-19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一种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涉及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多个直驱风电机组进行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得到实际直驱风电机组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响应,根据响应得到直驱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响应曲线,根据该曲线解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行为,并对该行为进行描述;然后解析电流有功分量的参考值和电流无功分量的参考值,将得到的参考值输入到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网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器中;采用分步辨识对直驱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控制参数和网侧变流器参数进行辨识。主要用于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7411.2
申请日:2022-06-1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区域能源互联网供能效率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将获取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中关键管线段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系统供能阈值模型,得到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限值;基于关键管线段所供应负荷结合供能阈值计算式计算供能阈值;基于关键管线段参数中的关键管线段所供应负荷、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限值和供能阈值评估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供能效率;其中,系统供能阈值模型是当发生故障时,基于预先设定的n种转移方案满足区域能源互联网N‑1安全可行区前提下EH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取值范围构建的。本发明采用供能阈值模型准确计算供能阈值,基于该供能阈值准确的描述系统供能程度,而且通过供能低谷指标给出需要释放供能潜力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11570320.5
申请日:2018-12-21
申请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新能源发电的跨区电网机组组合分散协调优化策略,基于目标级联技术,将影响互联电网间联络线功率的边界节点电压相角值作为区域间的协调变量,以规避区域间的环流问题,形成上层协调器为各区域边界节点电压相角的协调优化,下层优化为各区域SCUC问题的平行求解,通过上、下层协调优化问题的交替迭代求解,然后判断收敛性,如果所有区域在任意时刻均收敛,迭代结束,获得最优解;以此来实现区域内部机组开停机计划、备用计划与联络线输送功率的协调优化。本发明提供的策略,能够合理控制和经济调度电网资源,并满足网络安全和线路潮流的实际需求,可以实现区域间的“源—网—荷”协调及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