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抗菌腈纶纤维和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207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34389.9

    申请日:2024-05-22

    IPC分类号: D01F6/54 D01F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腈纶纤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菌腈纶纤维和制备工艺,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聚丙烯腈嵌段分子链和氨基甲酸酯结构单元,使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起到相容剂的作用,改善聚丙烯腈、聚酰胺6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使两者很有很好的进行湿法纺丝,聚酰胺6的强度大,断裂性能好,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后可以有效改善腈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季铵盐抗菌基团,并且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与聚丙烯腈的相容性很好,纺丝后其可以均匀的分散在腈纶纤维基体中,显著提高了纤维的抗菌性能。

    抗菌腈纶纤维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473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46119.1

    申请日:2024-05-22

    IPC分类号: D01F6/54 D01F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腈纶纤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抗菌腈纶纤维,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聚丙烯腈嵌段分子链和氨基甲酸酯结构单元,使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起到相容剂的作用,改善聚丙烯腈、聚酰胺6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使两者很有很好的进行湿法纺丝,聚酰胺6的强度大,断裂性能好,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后可以有效改善腈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季铵盐抗菌基团,并且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与聚丙烯腈的相容性很好,纺丝后其可以均匀的分散在腈纶纤维基体中,显著提高了纤维的抗菌性能。

    一种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5167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45972.1

    申请日:2024-05-21

    IPC分类号: D01F6/90 D01F1/07 D01F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锦纶纤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超支化聚酰胺阻燃剂,其含有酰胺结构单元,与聚酰胺6的相容性很好,同时碳纳米管经过有机官能团改性后,与聚酰胺6之间的相容性也很好,改善了碳纳米管的团聚问题,在聚酰胺6基体中的分散性更好,三者可以很好的进行熔融共混纺丝,提高了锦纶纤维的断裂强度。超支化聚酰胺阻燃剂含有螺环磷酰胺的含磷阻燃结构,以及咪唑和吡嗪的含氮结构,作为氮磷阻燃剂,与碳纳米管起到协效阻燃效果,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

    抗菌腈纶纤维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47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946119.1

    申请日:2024-05-22

    IPC分类号: D01F6/54 D01F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腈纶纤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抗菌腈纶纤维,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聚丙烯腈嵌段分子链和氨基甲酸酯结构单元,使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起到相容剂的作用,改善聚丙烯腈、聚酰胺6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使两者很有很好的进行湿法纺丝,聚酰胺6的强度大,断裂性能好,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后可以有效改善腈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季铵盐抗菌基团,并且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与聚丙烯腈的相容性很好,纺丝后其可以均匀的分散在腈纶纤维基体中,显著提高了纤维的抗菌性能。

    一种高效率的成纤聚合物改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7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1143.8

    申请日:2024-05-13

    IPC分类号: D01D1/00 D01D1/04 D01D1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成纤聚合物改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成纤聚合物改性技术领域,包括成纤聚合物改性装置主体,所述成纤聚合物改性装置主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液压杆,液压杆的输出端安装有可清洁替换模块;所述可清洁替换模块包括安装在液压杆顶部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成纤聚合物改性桶,成纤聚合物改性桶的底壁和侧壁安装有均匀布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成纤聚合物改性桶的底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底部安装有红外接收传感器。本发明可以解决如何在进行成纤聚合物的改性处理过程中,保证在出现磨损和故障时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清洁和替换成纤聚合物改性装置的问题。

    一种抗菌透湿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7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86887.6

    申请日:2024-04-01

    IPC分类号: D01F6/90 D01F1/10 C08G8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纤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透湿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季铵盐超支化聚酰胺,含有聚酰胺结构,与聚酰胺6的相容性很好,两者可以很好的熔融共混纺丝,超支化聚酰胺具有三维支化分子链,与聚酰胺6分子链形成物理链缠绕,形成交联网络,有利于提高锦纶纤维的断裂性能。并且超支化聚酰胺含有的季铵盐结构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以与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菌的代谢过程,从而起到杀菌作用,显著提高了锦纶纤维的抗菌性能。

    一种基于PA66复合型弹力丝的混丝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418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37719.1

    申请日:2023-12-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A66复合型弹力丝的混丝工艺,涉及复合型弹力丝技术领域,包括纺丝,熔融后的混合原料通过纺丝机进行纺丝工作,本发明通过使用热熔枪对混丝纤维的表面进行加热工作,控制热熔枪对聚乙烯涂覆剂进行熔化工作,使聚乙烯涂覆剂变成液体状态,将聚乙烯涂覆剂倒入喷涂设备中,控制喷涂设备对混丝纤维材料表面进行喷涂工作,在喷涂结束后,使用吹风机对喷涂的混丝纤维表面进行吹动,从而能够使其快速进行冷却,从而能够确保聚乙烯涂覆剂能够在混丝纤维表面固化,最终的涂覆纤维产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储存,以保持其质量和性能,从而通过在混丝纤维表面涂覆聚乙烯能够增加混丝纤维的强度,并能够保护混丝纤维的性能。

    一种基于纱线纺织的可调节纱管托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3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58222.3

    申请日:2023-11-05

    IPC分类号: B65H49/32 B65H49/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纱线纺织的可调节纱管托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模块、纱管托架模块、调节模块和纱管夹持模块,所述支架模块用于确保整个装置的平稳性和起到支持作用,所述纱管托架模块用于容纳纱管,承托纱管确保纱管能够自由旋转,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在垂直方向上准确调节纱管的高度来适应不同高度的纱线纺织机器的作业要求,所述纱管夹持模块用于夹持住纱管并确保纱管不会在操作中发生移动影响纺纱的纱线均匀度要求。本发明通过安装有调节模块,实现根据不同纺织机器设备高度要求对纱管高度调节的功能,满足了不同纺织设备的纺线高度要求,提高了纱线纺织的效率和设备转换效率。

    一种高强度抗菌腈纶纤维和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2076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4389.9

    申请日:2024-05-22

    IPC分类号: D01F6/54 D01F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腈纶纤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菌腈纶纤维和制备工艺,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聚丙烯腈嵌段分子链和氨基甲酸酯结构单元,使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起到相容剂的作用,改善聚丙烯腈、聚酰胺6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使两者很有很好的进行湿法纺丝,聚酰胺6的强度大,断裂性能好,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后可以有效改善腈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含有季铵盐抗菌基团,并且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剂与聚丙烯腈的相容性很好,纺丝后其可以均匀的分散在腈纶纤维基体中,显著提高了纤维的抗菌性能。

    一种羽毛纱钩边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65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91712.7

    申请日:2024-03-14

    IPC分类号: D04B3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羽毛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纱钩边装置,包括钩边主体包括两个圆环和第一壳体,两个圆环上的内环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滑槽,转动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两个圆环的外环壁上均开设有摆动线槽,钩边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摆动机构,钩边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钩线单元。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和摆动机构带动两个转动环往复交叉转动,通过转动环和穿线孔带动两组芯线往复交叉,通过钩线单元带动饰线缠绕交替缠绕在两组芯线上,通过夹线机构带动两组芯线和饰线下移,通过切割刀将饰线切断形成两组羽毛纱,解决了现有钩边机制作经纱长度较长的羽毛纱时震动幅度过大导致的不稳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