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608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67858.9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GIS技术的道路模型生成方法,所述道路模型生成方法将倾斜摄影技术与GIS技术合理地运用于道路工程项目,清晰地展示了公路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状况,更好地解决道路工程施工环境周围与既有环境的关系问题,在保证三维模型精细度不变且细节不丢失的情况下,优化了建模流程,节省了三维建模的时间,降低了项目的运营成本。基于生成的大场景三维模型,对旧路改造项目设计阶段的路线规划具有辅助道路选线的参考意义;对在建道路项目施工阶段有利于施工组织设计与优化;对已建道路项目运维阶段的管理奠定了数字基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GIS技术的道路模型生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71826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36002.5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IPC: B28B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筒灌浆连接的联通腔导气及压力补浆方法。通过从接缝联通腔引出若干导气软管,该若干导气软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接缝联通腔的四角,另一端引出所述接缝联通腔并沿竖直方向贴设于所述上段预制构件的侧面,且该导气软管的另一端高于所述钢筋套筒的上端面;由于导气软管中的液面高于钢筋套筒,可对钢筋套筒内部进行压力补浆,且更加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导气软管中的液面变化,判断当前注浆的进度和情况,并实时做出调整。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套筒灌浆连接的联通腔导气及压力补浆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存在空气未充分排除的问题,同时简化了补浆过程,改善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0958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67190.8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道路健康监测系统,所述道路健康监测系统将BIM技术与GIS技术融合形成三维大场景,在此基础上,通过云平台服务器附加道路在设计、施工、运维全阶段过程数据和道路结构应力数据、道路监控数据、路面影像数据,从而针对不同的道路情况采取相应的监测措施,实现道路监测精确化;以云平台作为桥梁进行实体模型和监测数据无缝衔接,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实现道路监测高效化;打通BIM+GIS的数据连接,实现道路监测的信息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71826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936002.5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IPC: B28B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筒灌浆连接的联通腔导气及压力补浆方法。通过从接缝联通腔引出若干导气软管,该若干导气软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接缝联通腔的四角,另一端引出所述接缝联通腔并沿竖直方向贴设于所述上段预制构件的侧面,且该导气软管的另一端高于所述钢筋套筒的上端面;由于导气软管中的液面高于钢筋套筒,可对钢筋套筒内部进行压力补浆,且更加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导气软管中的液面变化,判断当前注浆的进度和情况,并实时做出调整。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套筒灌浆连接的联通腔导气及压力补浆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存在空气未充分排除的问题,同时简化了补浆过程,改善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72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69132.4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 E02D29/045 ,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通过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施工阶段中,地下管廊项目场地周围环境的建立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结构主体、管线等内容的模型建立,并将模型融入到GIS平台,将BIM技术与GIS技术相互融合。该方法将BIM技术与GIS技术合理地运用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清晰地展示了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虚拟施工环境周围状况,更好地解决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与既有环境的关系问题,将BIM技术运用于全生命期的施工中,体现了BIM模型可视化等优点,将GIS技术巧妙地融合在运用BIM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同时也为后期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运营维护运用BIM、GIS技术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28760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67196.5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GIS的桥梁管养系统,探索BIM-GIS技术在桥梁工程运维阶段中的管养应用。所述基于BIM-GIS的桥梁管养系统首先建立三维实体附信息模型,并通过参数化驱动计算与结构化信息存储和共享机制来管理和分析桥梁内部结构,并结合GIS技术在地理信息分析与空间信息分析上的优势,来管理构建桥梁外部系统,并通过桥梁运维管理系统,实时调用桥梁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达到桥梁检测与监测可视化的目的,从而提供高效的管养病害信息与桥梁结构运行状态数据信息,建立良好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实现桥梁全生命周期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01622269U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20103730.1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厦门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成孔器,它主要由钢钎、上挡板、下挡板和重锤组成;所述的钢钎呈细长条状,其下端为尖状体,在钢钎的顶端和靠近顶端处分别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的重锤活动套接在钢钎的上部且位于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重锤可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来回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两块挡板之间重锤的上、下敲击,可快速实现土壤成孔及成孔后钢钎的拔出,特别是在钢钎的拔出过程中,只要通过重锤向上敲击上挡板就可将钢钎垂直拔出,而不用不断摇动才能拔出,避免了孔内土壤结构的破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