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内置双缓冲热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2956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809322.X

    申请日:2016-09-08

    Inventor: 陆网珍 刘玲 许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内置双缓冲热封结构,该结构设在盖与壳体结合处。所述盖与壳体的结合面采用交叉组合连接结构,即盖的结合面设有内凹外凸的双台肩,其中内凹台肩平面上设有两道凹槽。壳体的结合面设有内凸外凹的双台肩,其中内凸台肩平面上设有一道凹槽,该凹槽与盖的内凹台肩平面上内道凹槽配对组成一道内缓冲槽,内缓冲槽两侧平面结合构成双热封面。所述壳体外凹台肩宽度比盖的外凸台肩宽,配合时内置间隙形成一道外缓冲槽。本发明中盖的外凸台肩为薄壁结构,富有弹性,遭到外力冲击和内应力影响时起到缓冲作用,再加上内置双缓冲槽的缓冲作用,使得热封面保持完好状态,可避免发生内置电解液外泄事故和电池过早失效。

    双向防渗式铅衬套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500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05567.3

    申请日:2016-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防渗式铅衬套,它呈法兰状构件,中央设有轴向锥套,锥套外连接一道径向伸出的圆边,在圆边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2~5道凹凸相间的一体化同心圆,圆边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一道径向伸出的一体化台肩,由此组成双端面防渗结构与轴向防渗结构一体化结构。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是主体防渗结构设在端面上,该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轴向防渗结构位置上相差90°,此位置调整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双面设置防渗结构,并且仍然保留部分轴向防渗结构,在双重防渗结构的作用下,彻底解决铅酸蓄电池壳体铅衬套处渗酸问题。

    铅酸蓄电池内置双缓冲热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2956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09322.X

    申请日:2016-09-08

    Inventor: 陆网珍 刘玲 许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6 H01M10/12 H01M2/02 H01M2/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内置双缓冲热封结构,该结构设在盖与壳体结合处。所述盖与壳体的结合面采用交叉组合连接结构,即盖的结合面设有内凹外凸的双台肩,其中内凹台肩平面上设有两道凹槽。壳体的结合面设有内凸外凹的双台肩,其中内凸台肩平面上设有一道凹槽,该凹槽与盖的内凹台肩平面上内道凹槽配对组成一道内缓冲槽,内缓冲槽两侧平面结合构成双热封面。所述壳体外凹台肩宽度比盖的外凸台肩宽,配合时内置间隙形成一道外缓冲槽。本发明中盖的外凸台肩为薄壁结构,富有弹性,遭到外力冲击和内应力影响时起到缓冲作用,再加上内置双缓冲槽的缓冲作用,使得热封面保持完好状态,可避免发生内置电解液外泄事故和电池过早失效。

    双向防渗式铅衬套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36713U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21227669.5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防渗式铅衬套,它呈法兰状构件,中央设有轴向锥套,锥套外连接一道径向伸出的圆边,在圆边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2~5道凹凸相间的一体化同心圆,圆边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一道径向伸出的一体化台肩,由此组成双端面防渗结构与轴向防渗结构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主体防渗结构设在端面上,该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轴向防渗结构位置上相差90°,此位置调整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双面设置防渗结构,并且仍然保留部分轴向防渗结构,在双重防渗结构的作用下,彻底解决铅酸蓄电池壳体铅衬套处渗酸问题。

    铅酸蓄电池输出端子内外层复合强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340597U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21452394.5

    申请日:2016-12-28

    Inventor: 刘玲 周海波 许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输出端子内外层复合强化结构,它包括与铜芯相套合的铅套。所述铜芯小直径段预置两只呈十字交叉但处在两个不同平面上的径向通孔。所述铅套直接复合在铜芯外壁上,处在铜芯预置的两只径向通孔中的铅合金自然形成柱销,柱销构成铜芯与铅套之间锁位的复合强化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机械性嵌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抗扭、抗拉能力强。最重要的是内设复合强化结构对铜芯的内螺纹及外壁无损,其结果有利于提高铅酸蓄电池配套质量。本实用新型适合各种规格的铅酸蓄电池配套。

    铅酸蓄电池内置双缓冲热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134857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043414.3

    申请日:2016-09-08

    Inventor: 陆网珍 刘玲 许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内置双缓冲热封结构,该结构设在盖与壳体结合处。所述盖与壳体的结合面采用交叉组合连接结构,即盖的结合面设有内凹外凸的双台肩,其中内凹台肩平面上设有两道凹槽。壳体的结合面设有内凸外凹的双台肩,其中内凸台肩平面上设有一道凹槽,该凹槽与盖的内凹台肩平面上内道凹槽配对组成一道内缓冲槽,内缓冲槽两侧平面结合构成双热封面。所述壳体外凹台肩宽度比盖的外凸台肩宽,配合时内置间隙形成一道外缓冲槽。本实用新型中盖的外凸台肩为薄壁结构,富有弹性,遭到外力冲击和内应力影响时起到缓冲作用,再加上内置双缓冲槽的缓冲作用,使得热封面保持完好状态,可避免发生内置电解液外泄事故和电池过早失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