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循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3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63950.8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低温循环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碳纤维布为增强纤维;通过向环氧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聚乙烯亚胺-埃洛石纳米材料,制得聚乙烯亚胺-埃洛石改性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改善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提高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低温循环性能。本发明以聚乙烯亚胺-埃洛石纳米材料为添加剂,埃洛石与聚乙烯亚胺可以实现更好的协同作用,在基体与基体、基体与纤维增强体之间起到更好的传递应力作用,增强碳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使得环氧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低温循环性能提高。

    一步炭化活化制备凹凸棒石/碳复合材料吸附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917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493771.9

    申请日:201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炭化活化制备凹凸棒石/碳复合材料吸附剂的方法,本方法以廉价的天然凹凸棒石粘土和生物质纤维素碳源为原料,以ZnCl2为活化剂,通过一步煅烧法制备凹凸棒石/碳复合材料吸附剂。本方法不仅使凹凸棒石晶体表面负载具有亲有机特性的无定性炭,而且通过ZnCl2的活化造孔作用,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天然的未改性的凹凸棒石粘土相比,活化后的复合材料吸附剂对水中污染物亚甲基蓝的脱除率大幅提高。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本方法制备的凹凸棒石/碳复合材料吸附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能力明显提升,可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

    基于水热-活化耦合技术制备凹凸棒石/碳吸附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917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493750.7

    申请日:201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热?活化耦合技术制备凹凸棒石/碳吸附剂的方法。本发明将凹凸棒石和纤维素混合通过非均相水热合成法制得凹凸棒石/碳材料,再将洗净烘干的凹凸棒石/碳材料浸渍于ZnCl2溶液中,将浸渍后的样品烘干并置于活化炉中,在氮气保护气氛下以5℃/min升温至400~550℃,保温30~75min,所得产物用盐酸浸泡,再用热蒸馏水冲洗数次,最后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即得最终产物。本方法所用原料均来自于自然界,来源纯净,价格低廉,操作简单,耗能少。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尺度复合的凹凸棒石/碳材料形貌均匀且比表面积可高达1000m2/g以上,对典型的有机污染物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

    一种水热法改性提高凹凸棒石吸附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169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2019.9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改性提高凹凸棒石吸附性能的方法,是以水热法对凹凸棒石进行处理,优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的浓度等处理参数,使凹凸棒石的吸附性能得以明显提升。与天然凹凸棒石相比,水热处理之后的凹凸棒石比表面积提升明显,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平衡量显著提高。凹凸棒石原矿对亚甲基蓝的平衡吸附量为220mg/g,110°C水热处理12h后的凹凸棒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最好,吸附平衡量达到277.5mg/g,相比原矿提高了26%。

    一种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432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50251.8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是以廉价的天然凹凸棒石粘土和生物质纤维素碳源为原料,通过非均相水热合成法制备凹凸棒石/炭纳米复合材料,使得凹凸棒石晶体表面负载具有亲有机特性的含-CH官能团无定形炭。与天然未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相比,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的脱除率可提高3-5倍以上,对水中亚甲基蓝脱除率为97-99%,对亚甲基蓝吸附平衡时间大大缩短。本发明涉及的凹凸棒石有机改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泛低廉,工艺过程简单,所得改性凹凸棒石表面嫁接有机官能团,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可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