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岩性识别及分形维数计算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8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79975.3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采集岩性识别及分形维数计算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终端处理器、高清摄像头、防护收集箱、实验试样、可调支架、压力结构、高倍镜头七个部分。将实验试样放置于压力结构上下压头中心位置,在压力结构四周固定防护收集箱,对收集箱内外进行清洁,将高清摄像机架设在防护收集箱外,并对图像采集效果进行调试,保证图像清晰,范围全面,连接高清摄像机与终端处理器,通过软件设定图像采集速率及采集信息,开启压力机构,完成实验,导出终端处理器数据。实现智能化、少人化、流程化的图像采集设备与操作,解决了现有实验过程中岩石岩性识别与分形维数计算存在的差异,克服了人工采集操作困难、效率低、时间长的缺点。

    一种基于顶板爆破微震震源多参量的防冲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1568.3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顶板爆破微震震源多参量的防冲效果评价方法,基于爆破微震定位、波形信号和拾振器位置对爆破微震事件进行矩张量震源机制反演和震源力学参量计算,将震源力学参量作为评价爆破防冲效果的独立评价指标,并对各独立评价指标进行赋值,最后根据各独立评价指标赋值计算得到爆破防冲效果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将爆破防冲效果评价分级,针对不同评价等级确定后续防冲对策;该方法能对顶板爆破防冲效果进行快速评价,同时基于多个评价参量所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精准,另外评价所需参数均利用现有监测设备获得,无需额外施工,不会干扰工作面正常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便捷性,对于煤矿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种深部矿井扇形多孔顶板卸压爆破致裂范围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8176.3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井扇形多孔顶板卸压爆破致裂范围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深部冲击矿井顶板卸压爆破的典型特征,首先统计顶板卸压爆破扇形孔布置方式、围岩力学属性、应力环境和炸药性能参数;将扇形孔中炮孔柱状装药等效为一定数量的单元球状药包,对炮孔周围岩石进行精细化网格划分;通过对各炮孔各单元球状药包爆炸时所激发的动态应力场进行矢量叠加,求解扇形多孔爆炸时岩石各网格点在不同时刻的动态应力场值,并绘制动态应力场分布云图;确定爆炸全过程中岩石各网格点的最大径向压应力和最大切向拉应力,并绘制分布云图;最后建立考虑地应力和爆炸应力综合作用的岩石动态破坏和裂隙扩展判别公式,计算得到扇形多孔顶板卸压爆破致裂范围。

    一种煤矿TBM掘巷穿煤期间的卸压解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2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53965.X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TBM掘巷穿煤期间的卸压解危方法,先确定穿煤巷道走向的坡度,并确定穿煤巷道处于留底煤区域的煤巷长度;然后将煤巷长度等分成c个分区,并获取所穿过煤层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根据公式能得到每个分区底板下方底煤的厚度范围;然后采用TBM进行掘进巷道,当TBM的操作台位置进入留底煤区域的煤巷时,在操作台上向煤巷两侧帮对称各施工一组帮部爆破孔组进行爆破卸压,接着TBM每掘进一段距离则进行一次帮部爆破卸压,最终实现帮部卸压工作;当TBM完全穿过留底煤区域的煤巷后,根据各个分区巷道底板下方底煤的厚度范围,分情况采用大直径钻孔方式或底板爆破孔的方式,从而完成在TBM掘巷穿煤期间巷道帮部卸压和底板卸压分阶段实施。

    一种碳封存装置及使用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77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73003.2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封存装置及使用方法,碳封存装置包括主体结构、调控结构、气道结构及监测结构;碳封存装置使用方法包括开启给料电控阀并监测装置壳体内盐水浓度、气体在超声波作用下充分与盐水接触吸附、吸附后的逸散气体通过排气风扇重新进入周围环境中、调控盐水浓度进行碳封存并排出四个步骤。本发明可实现二氧化碳无害化封存,一方面安全可靠,高效快速且成本低,另一方面不会对淡水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