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47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32989.2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F17/16 , F04B35/04 , F04B41/06 , F04B37/12 , F04B49/06 , H02J15/00 , F02D41/00 , F02D29/06 , F0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矿井巷道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模块,用于空气的压缩;地下巷硐储能区,用于控制压缩气体的存储与释放;燃料供给模块,用于控制气体释放期间的燃料输送;增压模块,用于增加进入发电模块的空气流量;发电模块,将压缩气体释放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发明利用废弃的地下矿井,在实现与传统抽水蓄能系统具有相同功能与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设计储能系统的成本,通过控制器的设置对气体的排出量进行控制,结合约束条件与惩罚函数精确控制燃料输送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49986.2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渗流过程煤岩恒含水率的试验装置,包括下座和上座,所述上座位于下座的上方设置,所述下座与上座共同安装有多个螺栓,所述下座上设有进和排油孔,所述上座上连接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上安装有加压活塞杆,所述加压活塞杆贯穿上座设置,所述上座上设有排空气孔。本发明通过对输入的水分和输出的水分进行测量,保证整个实验过程中煤岩的含水率恒定,保证试验的精度,试验结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434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32989.2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F17/16 , F04B35/04 , F04B41/06 , F04B37/12 , F04B49/06 , H02J15/00 , F02D41/00 , F02D29/06 , F0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矿井巷道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模块,用于空气的压缩;地下巷硐储能区,用于控制压缩气体的存储与释放;燃料供给模块,用于控制气体释放期间的燃料输送;增压模块,用于增加进入发电模块的空气流量;发电模块,将压缩气体释放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发明利用废弃的地下矿井,在实现与传统抽水蓄能系统具有相同功能与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设计储能系统的成本,通过控制器的设置对气体的排出量进行控制,结合约束条件与惩罚函数精确控制燃料输送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38628.1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CN) , 安徽理工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弃矿井储能的井口可调型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属于废弃矿井井口支护领域,本发明包括底板和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两侧顶部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门板,两侧板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拱桥,门板位于拱桥的正下方,拱桥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本发明通过扇叶的转速实现对废弃矿井中的气压进行监测,矿井内部的气体通过内置管吹在扇叶上,进而带动扇叶转动,扇叶的转速通过转速传感器进行测量,在转速传感器测量出扇叶的转速过快时,转速传感器通过后台控制系统使得警报器发出警报,便于技术人员对矿井内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08237.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废弃矿井的综合改造方法,涉及废弃矿井改造技术领域。所述一种地下废弃矿井的综合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一个地区的大型废弃矿井作为指挥矿井;S2、以指挥矿井为中心,向周围进行辐射,选取多个以指挥矿井为中心的较大型废弃矿井作为中转矿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废弃矿井的综合改造方法通过将某一地区所有废弃矿井进行归纳统计,统一规划,按照不同废弃矿井的特点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并将这些废弃矿井连接,由一个中心的指挥矿井向外围辐射,配合外围的中转矿井和功能矿井,形成一个军民融合的地下空间网,以此达到大小废弃矿井皆利用,提高废弃矿井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79975.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采集岩性识别及分形维数计算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终端处理器、高清摄像头、防护收集箱、实验试样、可调支架、压力结构、高倍镜头七个部分。将实验试样放置于压力结构上下压头中心位置,在压力结构四周固定防护收集箱,对收集箱内外进行清洁,将高清摄像机架设在防护收集箱外,并对图像采集效果进行调试,保证图像清晰,范围全面,连接高清摄像机与终端处理器,通过软件设定图像采集速率及采集信息,开启压力机构,完成实验,导出终端处理器数据。实现智能化、少人化、流程化的图像采集设备与操作,解决了现有实验过程中岩石岩性识别与分形维数计算存在的差异,克服了人工采集操作困难、效率低、时间长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1568.3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7 , F42D1/0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顶板爆破微震震源多参量的防冲效果评价方法,基于爆破微震定位、波形信号和拾振器位置对爆破微震事件进行矩张量震源机制反演和震源力学参量计算,将震源力学参量作为评价爆破防冲效果的独立评价指标,并对各独立评价指标进行赋值,最后根据各独立评价指标赋值计算得到爆破防冲效果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将爆破防冲效果评价分级,针对不同评价等级确定后续防冲对策;该方法能对顶板爆破防冲效果进行快速评价,同时基于多个评价参量所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精准,另外评价所需参数均利用现有监测设备获得,无需额外施工,不会干扰工作面正常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便捷性,对于煤矿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8176.3
申请日:2023-09-11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8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井扇形多孔顶板卸压爆破致裂范围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深部冲击矿井顶板卸压爆破的典型特征,首先统计顶板卸压爆破扇形孔布置方式、围岩力学属性、应力环境和炸药性能参数;将扇形孔中炮孔柱状装药等效为一定数量的单元球状药包,对炮孔周围岩石进行精细化网格划分;通过对各炮孔各单元球状药包爆炸时所激发的动态应力场进行矢量叠加,求解扇形多孔爆炸时岩石各网格点在不同时刻的动态应力场值,并绘制动态应力场分布云图;确定爆炸全过程中岩石各网格点的最大径向压应力和最大切向拉应力,并绘制分布云图;最后建立考虑地应力和爆炸应力综合作用的岩石动态破坏和裂隙扩展判别公式,计算得到扇形多孔顶板卸压爆破致裂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53965.X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TBM掘巷穿煤期间的卸压解危方法,先确定穿煤巷道走向的坡度,并确定穿煤巷道处于留底煤区域的煤巷长度;然后将煤巷长度等分成c个分区,并获取所穿过煤层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根据公式能得到每个分区底板下方底煤的厚度范围;然后采用TBM进行掘进巷道,当TBM的操作台位置进入留底煤区域的煤巷时,在操作台上向煤巷两侧帮对称各施工一组帮部爆破孔组进行爆破卸压,接着TBM每掘进一段距离则进行一次帮部爆破卸压,最终实现帮部卸压工作;当TBM完全穿过留底煤区域的煤巷后,根据各个分区巷道底板下方底煤的厚度范围,分情况采用大直径钻孔方式或底板爆破孔的方式,从而完成在TBM掘巷穿煤期间巷道帮部卸压和底板卸压分阶段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377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73003.2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封存装置及使用方法,碳封存装置包括主体结构、调控结构、气道结构及监测结构;碳封存装置使用方法包括开启给料电控阀并监测装置壳体内盐水浓度、气体在超声波作用下充分与盐水接触吸附、吸附后的逸散气体通过排气风扇重新进入周围环境中、调控盐水浓度进行碳封存并排出四个步骤。本发明可实现二氧化碳无害化封存,一方面安全可靠,高效快速且成本低,另一方面不会对淡水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