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RaWAN的高效无线地震数据传输协议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7339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869773.9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公开了一种基于LoRaWAN的高效无线地震数据传输协议设计方法,包括:基于传输权重的扩频因子分配和基于哈希函数的传输时序分配,扩频因子分配,在地震仪终端采用粗粒度调节扩频因子,网关参照地震仪终端初次分配结果进行细粒度调节来实现不同扩频因子信道的冲撞权重均衡;传输时序分配,依据地震仪内置GPS高精度授时,使用哈希函数映射授予地震仪发送时序,将“不确定性碰撞”转变为“确定性碰撞”,实现大规模、可靠的无线地震数据传输网络构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扩展网络容量,提高网络的数据提取率,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数据冲突和网络延迟问题。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微地震压裂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526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20555.5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008 G01V1/223 G01V1/2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微地震压裂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主要由服务器、无线微震数据采集站、现场手持巡检终端和无线AP构成,系统间通过WIFI互联,采用UDP和FTP协议进行通信。采集站采用STM32F207处理器做主控单元,32位的ADS1282做数据采集单元,既提高了数据的采集精度,又降低了采集站的功耗和成本;网络结构采用主、从AP拓扑的方式,且与服务器和各采集站构成一个完整的压裂监测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无线传输距离短、数据下载速度慢的问题。手持终端与采集站之间采用低功耗蓝牙的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以数据流形式的数据传输。系统综合各部分的优点,既能保证严格的数据同步采集、又能实时可靠的监测压裂状态,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无缆地震仪防盗追踪装置及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188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323277.8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缆地震仪防盗追踪装置及追踪方法,是基于北斗/GPRS/WiFi三网联合,由无缆地震仪定位通讯装置和无缆地震仪追踪器两部分构成,无缆地震仪定位通讯装置内置于无缆地震仪,用于完成无缆地震仪空间位置定位和坐标追踪通讯。通过北斗通讯系统联合GPRS通讯系统实现无缆地震仪的绝对位置定位,并通过WiFi网络信号扫描确定丢失无缆地震仪的最终位置。北斗、GPRS、WiFi三网联合的搜索方法,解决了无缆地震仪在复杂地形环境中遗失和被盗后的追踪搜索难的问题。具有覆盖范围广,能穿透建筑物,具有精确追踪的优点。

    海洋组合可控震源短时分段扫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1602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810050604.1

    申请日:2008-04-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组合可控震源短时分段扫描方法,将密封后的可控震源阵列放入海中,使可控震源激振器与海水充分耦合;根据目标层计算源码S(t),将拟定频程的Chirp信号分为N段,通过对N个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频率段的控制,使得N个可控震源在短时间内同时完成不同的长频率段扫描,采集系统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相关处理,用常规地震处理软件即可得地震剖面图。解决了海洋地震勘探受地震勘探载体影响分辩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信噪比,地震勘探载体在行驶中对地震勘探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了海洋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解决了目前海洋可控震源只能采用定点扫描和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勘探载体运动对地震勘探分辨率影响等问题。

    基于多跳以太网架构的遥测地震数据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1439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67368.9

    申请日:2009-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跳以太网架构的遥测地震数据传输方法。地震仪主机通过交叉线以多跳方式连接交叉站,交叉站通过大线以多跳方式向两侧连接采集站;地震仪主机基于TCP/IP协议与其进行命令的交互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地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有线遥测地震仪,采用多跳架构连接地震仪主机、交叉站及采集站,简化了系统连线,去除了传统以太网中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便于野外施工;由地震仪主机自动分配各个交叉站及采集站的IP地址,并能获取其连接顺序;基于100Mbps以太网可大大提高有线遥测地震仪的数据传输速率,实测大线数据传输速率可达30Mbps,超过现有同类仪器仅能达到的16Mbps。

    海洋组合可控震源短时分段扫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1602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50604.1

    申请日:2008-04-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组合可控震源短时分段扫描方法,将密封后的可控震源阵列放入海中,使可控震源激振器与海水充分耦合;根据目标层计算源码S(t),将拟定频程的Chirp信号分为N段,通过对N个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频率段的控制,使得N个可控震源在短时间内同时完成不同的长频率段扫描,采集系统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相关处理,用常规地震处理软件即可得地震剖面图。解决了海洋地震勘探受地震勘探载体影响分辩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信噪比,地震勘探载体在行驶中对地震勘探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了海洋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解决了目前海洋可控震源只能采用定点扫描和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勘探载体运动对地震勘探分辨率影响等问题。

    一种中华白海豚回声定位信号自动检测和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0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08930.4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中华白海豚回声定位信号自动检测和定位方法,包含对采集到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行分帧,分成若干个数据片段,在每个数据片段内得到每个可能的click信号位置索引结果;计算每个回声定位信号索引附近采样点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形成二维时频图并自动保存;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最好的网络参数;对时频图重设为指定大小后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进一步判断,保存所得回声定位信号的相关信息,能够自动从采集到的包含船舶声纳信号和中华白海豚回声定位信号以及中华白海豚叫声信号的数据中检测并定位中华白海豚回声定位信号,提升检测效率,克服人工手段对海量信号进行筛选时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基于可控震源的无缆地震仪触发时标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6295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078176.5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控震源的无缆地震仪触发时标快速定位方法。可控震源是由控制箱的扫描信号控制器分别连接触发时标记录器和功率放大器,触发时标记录器与电台连接,功率放大器与激振体连接构成。主机通过电台接收可控震源信息,并将解析出的触发时标和扫描时长存储入电子班报中,数据回收时,依据电子班报中的触发时标,快速定位至地震数据有效数据的起始采样点,再根据扫描时长截取并回收有效数据。快速定位方法包括触发、接收和数据回收三过程。根据GPS信息和同步触发信号,计算触发时标,回收时快速精确定位有效地震数据起始采样点,截取有效时长,从而节省大量的数据传输时间和数据存储空间,并且自动化的处理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无缆地震仪多冗余同步数据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378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048931.5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缆地震仪多冗余同步数据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是基于UTC时间系统的无缆地震仪多冗余同步地震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引入本地辅助UTC时间服务系统,结合GNSS授时技术,构建多冗余UTC时间服务系统,以保证无缆地震仪采集站在失去GNSS授时信号的情况下仍能同步数据采集。在地震数据采集前,先对本地UTC校时,选择连续记录或UTC时间区间或UTC时间点三种模式之一进行同步采集任务设定,生成同步数据采集任务列表;根据UTC授时信息,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打上UTC时标信息,存入本地存储器,最终获得完整的同步单炮记录。本发明能够确保无缆地震仪采集站在任何恶劣卫星信号条件下实现同步地震数据采集,同步精度优于4微秒,完全满足资源勘探的同步要求。

    油田压裂地面微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58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0173.4

    申请日:2012-0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压裂地面微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将主机和多个从机布置在井场附近,各从机通过无线AP与主机进行连接,将从机采集到的地震信号实时发送到主机中;将各个从机的时间信息代入到微地震事件反演定位方程,得到微地震事件的三维坐标。根据微地震事件的三维坐标,通过该方位坐标在计算机软件中拟合成微地震事件曲面,进而得到油井压裂裂缝走向图。解决了地面方式进行油田压裂监测的有效性问题,解决了精确判断微地震事件到时问题,解决了原始信号信噪比低,微地震信号能量弱,难以有效进行判断的难题。通过对每台从机采集信号的计算分析,有效的验证单台从机采集的微地震信号的有效性,实现了对油田压裂的地面监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