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4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33151.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MOS管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隔离的SiC MOS驱动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为控制波形输入端,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绕组有中间抽头,中间抽头连接输出端子S;隔离变压器副边绕组的另外两个抽头中的一个抽头通过第一整流二极管与输出端子G连接;隔离变压器副边绕组的最后一个抽头通过第二整流二极管与小功率放电SiCMOS管的栅极相连;小功率放电MOS管的漏极与输出端子G连接;小功率放电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并联电阻;输出端子G和输出端子S之间并联电容。能够解决现有的变压器隔离的MOS驱动电路体积大、成本高且不适合在较低频率和占空比范围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6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87816.8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47/092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磁共振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静磁场补偿的随钻核磁测井仪探头,探头骨架,所述探头骨架外形呈长圆柱形,在所述探头骨架中心轴处设有泥浆通孔;在所述探头骨架的外壁与泥浆通孔之间的空间区域内上下位置对称设置了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且所述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充磁方向与所述探头骨架的轴向重合,充磁极性相对;在所述探头上下对称位置,且对应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附近位置分别对称设置第一补偿线圈和第二补偿线圈;在所述探头骨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收发线圈。本发明的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探头,降低了对永磁体加工的一致性,改善了探头静磁场的稳定性,简化了探头的配谐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6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786695.5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47/092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磁共振测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收发线圈分离的随钻核磁测井仪探头,包括:探头骨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发射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探头骨架外形为长圆柱形,在探头骨架中心设有泥浆通孔,在探头骨架的外壁与泥浆通孔之间的空间区域内上下位置对称设置了第一和第二永磁体,第一和第二环形永磁体充磁方向与探头骨架的轴向重合、充磁极性相对;在探头骨架中间位置绕制发射线圈,在发射线圈与第一环形永磁体以及发射线圈与第二环形永磁体之间对称设有第一和第二接收线圈,其匝数相同、极性相反,以串联方式连接并输出。本发明使收发线圈的参数设计具有独立性,无需具有隔离和切换功能的收发复用电路,简化仪器设计、提高可靠性、改善信噪比、提高测量精度。
-
-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6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86695.5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47/092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磁共振测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收发线圈分离的随钻核磁测井仪探头,包括:探头骨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发射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探头骨架外形为长圆柱形,在探头骨架中心设有泥浆通孔,在探头骨架的外壁与泥浆通孔之间的空间区域内上下位置对称设置了第一和第二永磁体,第一和第二环形永磁体充磁方向与探头骨架的轴向重合、充磁极性相对;在探头骨架中间位置绕制发射线圈,在发射线圈与第一环形永磁体以及发射线圈与第二环形永磁体之间对称设有第一和第二接收线圈,其匝数相同、极性相反,以串联方式连接并输出。本发明使收发线圈的参数设计具有独立性,无需具有隔离和切换功能的收发复用电路,简化仪器设计、提高可靠性、改善信噪比、提高测量精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