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2730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3047.3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涉及多元异质不对称微粒的制备方法。是以旋涂和滴涂法制备聚苯乙烯等聚合物掩模层,结合多次等离子体刻蚀和功能化修饰,在二氧化硅微粒表面的不同区域修饰不同的荧光量子点或金属纳米微粒,得到多元不对称微粒,修饰区域的大小可控,整个过程没有复杂的操作,无需昂贵或不易得到的试剂,并且所得不对称微粒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还以聚苯乙烯等聚合物为掩膜层,结合了物理的可控沉积和化学沉积反应得到一侧为金,中间为银,其他区域为二氧化硅的多元不对称微粒。利用我们的方法制备的多元不对称微粒,无论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72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956043.1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一种具有拉曼增强性质的一维至三维纳米间隙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本方法涉及到纳米切割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以及一些光刻和刻蚀方面的技术。整个过程操作简便,过程低耗清洁,可控性高。通过控制沉积间隔层的厚度,可以制备一系列不同尺寸的一维纳米间隙。结合光刻技术,可以制备具有高集成性的二维纳米间隙阵列,提高器件的制备效率;在此基础上,叠加两层或者多层二维纳米间隙阵列可以得到新颖的三维立体化的纳米间隙阵列,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强的等离子体共振性质,进而产生更为稳定清晰的拉曼信号,可以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72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56043.1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2B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08
Abstract: 一种具有拉曼增强性质的一维至三维纳米间隙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本方法涉及到纳米切割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以及一些光刻和刻蚀方面的技术。整个过程操作简便,过程低耗清洁,可控性高。通过控制沉积间隔层的厚度,可以制备一系列不同尺寸的一维纳米间隙。结合光刻技术,可以制备具有高集成性的二维纳米间隙阵列,提高器件的制备效率;在此基础上,叠加两层或者多层二维纳米间隙阵列可以得到新颖的三维立体化的纳米间隙阵列,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强的等离子体共振性质,进而产生更为稳定清晰的拉曼信号,可以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
-
公开(公告)号:CN10600654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05541.9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8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C1/00349 , B81C1/00396
Abstract: 一种转移和控制纳米结构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本方法涉及到纳米切割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自支持膜技术以及一些刻蚀方面的技术。以聚合物薄膜作为载体,活泼金属层作为牺牲层转移和控制由纳米切割等技术制备的纳米结构,通过连续的堆叠操作,可以构筑各种二维、三维甚至异质结构,进而提升纳米制备技术的应用范围。整个转移过程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操作过程简单快速,能够保持纳米结构的完整性和均一性,精确控制纳米结构的取向和位置,并且不受基底材料和形貌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527304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433047.3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涉及多元异质不对称微粒的制备方法。是以旋涂和滴涂法制备聚苯乙烯等聚合物掩模层,结合多次等离子体刻蚀和功能化修饰,在二氧化硅微粒表面的不同区域修饰不同的荧光量子点或金属纳米微粒,得到多元不对称微粒,修饰区域的大小可控,整个过程没有复杂的操作,无需昂贵或不易得到的试剂,并且所得不对称微粒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还以聚苯乙烯等聚合物为掩膜层,结合了物理的可控沉积和化学沉积反应得到一侧为金,中间为银,其他区域为二氧化硅的多元不对称微粒。利用我们的方法制备的多元不对称微粒,无论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006546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10505541.9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一种转移和控制纳米结构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本方法涉及到纳米切割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自支持膜技术以及一些刻蚀方面的技术。以聚合物薄膜作为载体,活泼金属层作为牺牲层转移和控制由纳米切割等技术制备的纳米结构,通过连续的堆叠操作,可以构筑各种二维、三维甚至异质结构,进而提升纳米制备技术的应用范围。整个转移过程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操作过程简单快速,能够保持纳米结构的完整性和均一性,精确控制纳米结构的取向和位置,并且不受基底材料和形貌的限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