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06493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10051474.3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9/16 , A61K36/068 , A61K47/34 , A61P11/00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虫草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注射用微球,包括虫草菌丝体或子实体水提取物30~90%,虫草菌丝体或子实体挥发油1~50%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50~99.8%的分子量范围在5,000~1,000,000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微球含有虫草的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有效成分,两种成分相辅相成,使其达到更加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265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07326.3
申请日:2018-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H01G11/44 , H01G11/34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稻壳基电容炭体积比电容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采用三种方法提高振实密度,提高体积比电容;具体涉及:(1)采用脱水固炭催化剂浸渍处理,控温热解增加固定炭含量;(2)热解炭水热脱硅后,模板炭利用浸渍沥青处理,填充气化带来的微孔隙,提高振实密度;(3)用电极沥青修饰改性电容炭表面,提高导电性和振实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不同改性处理方法制备稻壳基电容炭,提高了电容炭的振实密度、体积比电容、循环稳定性及电容炭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648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00505.5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354 , H01G11/86 , H01G11/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86 , C01P2004/03 , C01P2006/11 , C01P2006/40 , H01G11/44
Abstract: 改性稻壳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稻壳热解、脱硅、炭化、活化制备稻壳基活性炭;将沥青粉碎并制备成沥青悬浊液;将稻壳基活性炭加入到沥青悬浊液中,超声分散,加热回收溶剂,制备沥青/稻壳基活性炭混合粉末;将沥青/稻壳基活性炭混合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先低温热处理,将沥青熔融为流动态均匀扩散在稻壳基活性炭表面并渗透到孔道内部表面,再经中温固化处理制备出改性活性炭。本发明采用软炭改性硬炭、粘结细小碎屑并弥补表面缺陷的方法,为电解质构筑无障碍通道,提高体能密度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稻壳基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且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690463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067440.8
申请日:2009-08-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滕利荣 , 高陆 , 孟庆繁 , 逯家辉 , 王迪 , 金璐 , 张嫒莉 , 杜研 , 王彦峰 , 李珊珊 , 沈畏 , 刘海雕 , 白冰 , 朱明光 , 翟景波 , 高朝辉 , 姜丽艳 , 王贞佐 , 林凤 , 任晓冬 , 郭伟良 , 张凯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北冬虫夏草诱变菌株及培育方法,通过化学诱变得到一株高产北冬虫夏草新菌株,其保藏号为CGMCC NO.2909,菌丝体干重较原出发菌提高了103%,腺苷含量提高了536%,多糖含量提高了22.2%,蛋白含量提高了55.5%,甘露醇含量提高了37.5%。本发明的北冬虫夏草新菌株经20次以上传代培养不退化,具有遗传稳定性,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研究,验证菌株在DNA水平上与原出发菌株存在差异。本发明还公开了北冬虫夏草多糖和腺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33781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557075.3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L7/02 , C08L9/06 , C08L9/00 , C08L91/00 , C08L91/06 , C08K13/06 , C08K9/10 , C08K3/36 , C08K3/22 , C08K3/06
Abstract: 一种硅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填充天然橡胶,成本高、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工艺复杂、加工困难、分散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将净化后的稻壳加入反应装置中,热解得到热解气和热解炭,然后除焦,降温,分离,得到无焦油热解气和无焦油热解炭;再将无焦油热解炭气流粉碎后球磨至平均粒径在10μm以内,得到硅炭黑粉体,并通过硅炭黑粉体进一步加工得到改性硅炭黑粉体和硅炭黑母料;最后采用混炼捏合技术得到硅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成本低、节能环保、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橡胶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9046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67440.8
申请日:2009-08-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滕利荣 , 高陆 , 孟庆繁 , 逯家辉 , 王迪 , 金璐 , 张嫒莉 , 杜研 , 王彦峰 , 李珊珊 , 沈畏 , 刘海雕 , 白冰 , 朱明光 , 翟景波 , 高朝辉 , 姜丽艳 , 王贞佐 , 林凤 , 任晓冬 , 郭伟良 , 张凯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北冬虫夏草诱变菌株及培育方法,通过化学诱变得到一株高产北冬虫夏草新菌株,其保藏号为CGMCC NO.2909,菌丝体干重较原出发菌提高了103%,腺苷含量提高了536%,多糖含量提高了22.2%,蛋白含量提高了55.5%,甘露醇含量提高了37.5%。本发明的北冬虫夏草新菌株经20次以上传代培养不退化,具有遗传稳定性,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研究,验证菌株在DNA水平上与原出发菌株存在差异。本发明还公开了北冬虫夏草多糖和腺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406493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051474.3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6/068 , A61K9/16 , A61K47/34 , A61P11/00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虫草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注射用微球,包括虫草菌丝体或子实体水提取物30~90%,虫草菌丝体或子实体挥发油1~50%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50~99.8%的分子量范围在5,000~1,000,000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微球含有虫草的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有效成分,两种成分相辅相成,使其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265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807326.3
申请日:2018-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H01G11/44 , H01G11/34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稻壳基电容炭体积比电容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采用三种方法提高振实密度,提高体积比电容;具体涉及:(1)采用脱水固炭催化剂浸渍处理,控温热解增加固定炭含量;(2)热解炭水热脱硅后,模板炭利用浸渍沥青处理,填充气化带来的微孔隙,提高振实密度;(3)用电极沥青修饰改性电容炭表面,提高导电性和振实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不同改性处理方法制备稻壳基电容炭,提高了电容炭的振实密度、体积比电容、循环稳定性及电容炭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6486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0600505.5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354 , H01G11/86 , H01G11/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改性稻壳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稻壳热解、脱硅、炭化、活化制备稻壳基活性炭;将沥青粉碎并制备成沥青悬浊液;将稻壳基活性炭加入到沥青悬浊液中,超声分散,加热回收溶剂,制备沥青/稻壳基活性炭混合粉末;将沥青/稻壳基活性炭混合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先低温热处理,将沥青熔融为流动态均匀扩散在稻壳基活性炭表面并渗透到孔道内部表面,再经中温固化处理制备出改性活性炭。本发明采用软炭改性硬炭、粘结细小碎屑并弥补表面缺陷的方法,为电解质构筑无障碍通道,提高体能密度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稻壳基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且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33781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57075.3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L7/02 , C08L9/06 , C08L9/00 , C08L91/00 , C08L91/06 , C08K13/06 , C08K9/10 , C08K3/36 , C08K3/22 , C08K3/06
Abstract: 一种硅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填充天然橡胶,成本高、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工艺复杂、加工困难、分散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将净化后的稻壳加入反应装置中,热解得到热解气和热解炭,然后除焦,降温,分离,得到无焦油热解气和无焦油热解炭;再将无焦油热解炭气流粉碎后球磨至平均粒径在10μm以内,得到硅炭黑粉体,并通过硅炭黑粉体进一步加工得到改性硅炭黑粉体和硅炭黑母料;最后采用混炼捏合技术得到硅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成本低、节能环保、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橡胶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