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为壁材的除虫菊酯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848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28891.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以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为壁材的除虫菊酯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所述微胶囊剂由壁材和包裹在壁材中的芯材组成;芯材的原料包括天然除虫菊酯和溶剂,所述天然除虫菊酯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比为(1~5)g:(5~25)mL;所述溶剂为分散剂水溶液或乙醇;壁材的原料为β-环糊精或者β-环糊精的衍生物和水;所述β-环糊精或β-环糊精衍生物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9~15)g:(50~100)mL。杀虫微胶囊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包络结合法将β-环糊精或者β-环糊精的衍生物包覆天然除虫菊酯芯材,可实现液态农药微胶囊化,有效成分缓释化,具有防分解、高效、低毒、安全的特点,可用于驱除和杀灭蚊虫等。

    一种除虫菊酯的脲醛树脂-光稳定剂复合壁材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4108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28985.8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虫菊酯的脲醛树脂‑光稳定剂复合壁材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所述微胶囊剂,由壁材和芯材组成,所述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2~15:5~8;所述壁材为尿素、甲醛和光稳定剂复合材料形成的聚合物;所述芯材的原料包括以下质量组分:天然除虫菊酯0.5~1.5份、乳化剂0.5~1.5份、分散剂0.5~1.5份和去离子水8~12份。杀虫微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利用原位聚合法将脲醛树脂‑光稳定剂复合材料包覆天然除虫菊酯芯材,制得微胶囊剂。可实现液态农药微胶囊化、产品高度稳定化,有效成分缓释化,具有防分解、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特点,是一种高效杀虫制剂,可用于驱除和杀灭蚊虫等。

    抗水性纳米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62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16584.9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1)配制聚丙烯酸与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1~1:5的聚合物溶液;(2)向(1)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纳米微晶纤维素,制备1wt%~8wt%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溶液;(3)将1~2g正硅酸四乙酯与2g酒精、1g水及0.8mol/L盐酸混合制备预水解的正硅酸四乙酯溶液;(4)将预水解后的正硅酸四乙酯溶液和超声2~5min后的(2)溶液以1:3的质量比例混合制得纺丝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纳米纤维膜;(5)将制得的纳米纤维膜于真空干燥箱40℃干燥12h,后放入高温真空干燥箱加热1h。本发明克服了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抗水性能差的缺点,且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低环境污染,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纤维膜表面的三种可修饰的官能团大大拓展了该材料的应用空间。

    一种防蚊挂坠项圈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58141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0821436.5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目前常见驱蚊用品使用不方便,驱蚊持续时间较短。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蚊挂坠项圈,包括布带和挂坠,布带首端套接有两个并列的金属环,尾端能穿过金属环并通过金属环固定系住,挂坠依次包括上柱体、中柱体、下柱体,上柱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边缘处设有第一内螺纹,中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柱头和第二柱头,第一柱头和第二柱头分别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一柱头顶部设有尖头,下柱体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边缘处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空腔内置防虫微胶囊颗粒,防虫微胶囊包括具有防虫活性的芯材和包覆于芯材外的壁材。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驱蚊持续时间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