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的除尘与气态污染物脱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148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75093.2

    申请日:2010-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的除尘与气态污染物脱除装置,包括支架和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由上到下由清灰装置、箱体、灰仓、及卸灰装置组成,箱体内设有若干个垂直安装的滤袋,所述滤袋的内部或外部设有与滤袋一一对应的吸附器,吸附器通过吸附器支撑笼安装在箱体内。吸附器内有炭基吸附剂,通过炭基吸附剂层吸附气态污染物。本发明将除尘和气态污染物脱除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装置,炭基吸附剂有大的表面积,可多次再生,反复利用,降低运行费用,本发明在同一装置内可有效去除颗粒物、SO2、NOx、Hg以及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尘与吸附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一体化的吸附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50147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87608.6

    申请日:2011-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的吸附除尘装置,其中箱体分为一个或多个分室,每个分室内垂直安装若干个滤袋和一个筒式吸附器,筒式吸附器设有管筒,管筒内装有吸附剂,带有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气流,通过滤袋除尘后进入筒式吸附器,由吸附剂吸附各种气态污染物。本发明将除尘和气态污染物脱除整合在一起,只占用袋式除尘器的面积,可在原有袋式除尘器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原有袋式除尘器具有去除气态污染物的功能;装置处理气流量大,受烟气量变化的影响小,无二次污染,无水消耗。吸附剂可多次再生,反复利用。本发明可同时有效去除颗粒物、SO2、NOx、Hg等燃烧设备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以及工业排放有毒有害的气态有机污染物。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防风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5850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116639.2

    申请日:2011-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防风导流装置,其包括防风导流网、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分别安装固定在空冷岛平台下缘和地面之间,固定支撑杆位于调节绳里侧,防风导流网由多孔网片和边框组成,若干片防风导流网上下分层布置在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之间,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调节绳上,根据风速的变化,通过上下提拉调节绳调整防风导流网的倾斜角度,使来自空冷岛外侧的环境风风向由斜向下变为斜向上,对环境风起到导流作用,增加负压区域压力,增加环境风外围空冷单元冷却空气的流量,减少热风回流,改善空冷凝汽器的换热特性,并且不影响内部空冷单元的空气流量,提高了空冷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体化的除尘与气态污染物脱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1484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75093.2

    申请日:2010-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的除尘与气态污染物脱除装置,包括支架和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由上到下由清灰装置、箱体、灰仓、及卸灰装置组成,箱体内设有若干个垂直安装的滤袋,所述滤袋的内部或外部设有与滤袋一一对应的吸附器,吸附器通过吸附器支撑笼安装在箱体内。吸附器内有炭基吸附剂,通过炭基吸附剂层吸附气态污染物。本发明将除尘和气态污染物脱除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装置,炭基吸附剂有大的表面积,可多次再生,反复利用,降低运行费用,本发明在同一装置内可有效去除颗粒物、SO2、NOx、Hg以及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尘与吸附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电感式磨粒传感器的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4433.3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感式磨粒传感器的仿真方法,方案可以包括:建立待仿真的金属磨粒监测传感器的三维物理模型;预先设置若干仿真参数;对三维物理模型按照不同的网格细化程度进行网格划分;将虚拟流道的材料属性设置为金属磨粒和空气的混合物,将虚拟流道的材料属性随时间变化来模拟虚拟的金属磨粒沿着虚拟流道流动的过程;对虚拟的金属磨粒在虚拟流道中进行流动时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计算,基于感应电压预测金属磨粒的物理属性信息;改变若干仿真参数中任意一个仿真参数的值的大小,以得到任意一个仿真参数的值的大小改变后对感应电压的影响程度。

    一种一体化的吸附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50147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187608.6

    申请日:2011-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的吸附除尘装置,其中箱体分为一个或多个分室,每个分室内垂直安装若干个滤袋和一个筒式吸附器,筒式吸附器设有管筒,管筒内装有吸附剂,带有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气流,通过滤袋除尘后进入筒式吸附器,由吸附剂吸附各种气态污染物。本发明将除尘和气态污染物脱除整合在一起,只占用袋式除尘器的面积,可在原有袋式除尘器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原有袋式除尘器具有去除气态污染物的功能;装置处理气流量大,受烟气量变化的影响小,无二次污染,无水消耗。吸附剂可多次再生,反复利用。本发明可同时有效去除颗粒物、SO2、NOx、Hg等燃烧设备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以及工业排放有毒有害的气态有机污染物。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2964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3352.6

    申请日:201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遮阳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设有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所述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之间横向设有若干组翅片管束的遮阳叶片,每一组遮阳叶片由一支柱支撑,遮阳叶片前后两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绳,角度调节绳将所有遮阳叶片连接成可联动的整体,通过拉动角度调节绳,带动遮阳叶片绕支柱转动,实现遮阳叶片角度的连续调节;所述支柱下端焊接在翅片管束支架上;所述遮阳叶片上安装有光伏电池板。本发明构造合理,连接牢固,调节方式灵活,对太阳辐射起到遮挡作用,有效减少辐射到空冷岛管束上的太阳能,并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且不影响空冷岛翅片管束热风出流,大大减弱太阳辐射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的不良影响。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278851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332780.0

    申请日:2012-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其包括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翅片管束、凝结水收集管、轴流冷却风机、驱动电机、风机桥架,所述两路蒸汽水平分配管下方设有“V”型翅片管束,所述轴流冷却风机以及驱动电机通过风机桥架安装在“V”型翅片管束正下方,组成“V”型空冷单元。所述蒸汽水平分配管正下方沿其轴向设有单元分隔墙。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轴流冷却风机的下方,固定在风机桥架上。本发明组成合理,有效解决了空冷单元内部空气流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提高了空冷翅片管束的换热能力,同时有效防止了空冷翅片管束冬季冻结问题,提高了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防风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585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116639.2

    申请日:2011-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防风导流装置,其包括防风导流网、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分别安装固定在空冷岛平台下缘和地面之间,固定支撑杆位于调节绳里侧,防风导流网由多孔网片和边框组成,若干片防风导流网上下分层布置在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之间,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调节绳上,根据风速的变化,通过上下提拉调节绳调整防风导流网的倾斜角度,使来自空冷岛外侧的环境风风向由斜向下变为斜向上,对环境风起到导流作用,增加负压区域压力,增加环境风外围空冷单元冷却空气的流量,减少热风回流,改善空冷凝汽器的换热特性,并且不影响内部空冷单元的空气流量,提高了空冷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种发动机喷油器积碳实验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90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78843.6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喷油器积碳实验装置,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直喷汽油机喷油器积碳的实验条件问题,其包括:喷油器、与喷油器相连的供油系统和喷油控制系统、积碳加热块、积碳连接件、积碳储油罐以及温控系统,喷油器插设于积碳加热块内,积碳连接件为中空结构,积碳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积碳加热块和积碳储油罐相连,且喷油器的喷油嘴一端与中空结构相连通,中空结构与积碳储油罐的内部相连通;温控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温度控制器,加热装置设置于积碳加热块内,且围设于喷油器的外侧,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积碳加热块内,且抵触于喷油器上,加热温度控制器分别与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