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0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6448.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仿芦竹叶微结构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传感器由上保护层、敏感微结构层以及下电极层三部分组成。敏感微结构层下表面分布有平行微槽,微槽侧壁面具有次级微棱结构;下电极层的上表面具有平行微突脊,且平行微突脊与敏感微结构层下表面的平行微槽一一对应并互相接触,构成导电通路。制备时,敏感微结构层下表面和下电极层上表面相互配合封装,并在敏感微结构层上表面覆盖上保护层进行封装保护。本发明中的传感器能够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拓宽线性检测范围,而且具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控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3620.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冲击成形带筋壁板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包括:确定激光工艺参数对应的初步激光冲击压力时间空间分布;将其作为载荷施加到激光多点连续动态冲击有限元模型,以获得模拟冲击坑尺寸;判断模拟和实验冲击坑尺寸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获取激光冲击后的应变场和残余应力场,输出沿深度方向的平均固有应变分布;将平均固有应变分布引入到带筋壁板分层壳单元模型中并求解,以获得激光工艺参数冲击带筋壁板的变形结果。本发明通过显示分析实现激光多点连续冲击的动态模拟,通过热弹性分析实现激光冲击成形带筋壁板的变形模拟,从而能够对复杂的带筋壁板进行有效成形模拟,达到成本低、效率高和预测结果准确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6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65417.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C08L67/04 , B29C64/106 , B29C64/314 , B29C64/379 , B29C64/386 , B33Y10/00 , B33Y40/10 , B33Y50/00 , B33Y70/00 , C08L33/14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弹性体驱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聚乳酸/碳纳米管液晶弹性体光响应驱动结构及制备方法。其中,驱动结构包括上层碳纳米管液晶弹性体、中间层聚乳酸、下层碳纳米管液晶弹性体,所述碳纳米管液晶弹性体由多壁碳纳米管和液晶弹性体材料复合而成。制备时将液晶单体、交联剂正丁胺、光引发剂及多壁碳纳米管混合及搅拌、真空烘干,得到碳纳米管液晶弹性体直写打印墨水;再将聚乳酸粉末、聚己内酯粉均匀混合、搅拌,得到聚乳酸直写打印墨水;最后墨水直写打印并紫外光照射,实现光响应驱动结构光交联成形。该驱动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快速、可逆、可调的形状变化,同时在变形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27618.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交错骨架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传感器包括保护层、电极层、上敏感结构层和下敏感结构层,上敏感结构层包括上骨架和上填充结构,上骨架具有多个第一拱形凸起,下敏感结构层包括下骨架和下填充结构,下骨架具有多个第二拱形凸起,多个第一拱形凸起与多个第二拱形凸起依次交错嵌设,受压时,第一拱形凸起能够与下填充结构抵压接触,第二拱形凸起能够与上填充结构抵压接触,增大了上敏感结构层与下敏感结构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导电通路,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本传感器可以采用成本低廉的倒模方法直接制作,封装简单,更便于使用维护,且生产模具可以反复利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01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12268.7
申请日:2022-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喷丸成形形状‑残余应力协同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激光能随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数据库;2)确定成形区域所需固有矩、残余应力指标,以及变形后的几何形状;3)建立等厚度平板激光喷丸的动态显式分析有限元模型;将4)将工艺参数对应的载荷施加至所述有限元模型并求解;5)提取特征区域固有应变分布,计算残余应力和固有矩的数值;6)判断固有矩和残余应力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情况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新的工艺参数;7)采用优化所得工艺参数进行激光喷丸成形。本发明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调控固有应变,进而建立激光喷丸成形件形状和残余应力的联系、实现形性协同调控,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适用性强、准确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877927.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脉冲电流与局部深冷辅助激光冲击成形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冲击成形系统、强脉冲电流辅助系统、局部深冷辅助系统、对中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局部深冷辅助系统包括隔温液室、液氮和隔温橡胶层。所述方法利用激光冲击的高应变率效应,提高晶粒细化程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利用超低温深冷‑脉冲电流辅助耦合作用,减小变形抗力,提升材料的塑性性能,避免了成形件因塑性差而发生脆性断裂。隔温橡胶层的使用有效避免了约束层在超低温环境下失效和透光性下降。液氮作为传力介质,既均化了冲击波压力,又实现了局部深冷辅助成形,大大节省液氮。
-
公开(公告)号:CN11517552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837979.2
申请日:2022-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子器件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陶瓷基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该均热板包括陶瓷蒸发端,金属冷凝端与充液管。蒸发端上分布有微柱,并用槽道结构将其在圆周方向均匀分隔开,冷凝端上有相比微柱尺寸和间距更大的微柱通道。制造时,蒸发端陶瓷材料上的吸液芯结构可通过激光烧蚀的方法进行加工,冷凝端吸液芯结构可通过微铣削方法加工得到,最后将蒸发端,冷凝端,充液管一同密封,再经过抽真空,灌注,封口等工序,可加工出该均热板。所述均热板蒸发端具有梯度微柱结构,可提供良好毛细力驱使工质快速回流。所述蒸发端允许芯片直接布置于其上,省去了中间的绝缘层。故该均热板拥有更小的热阻,可以解决大功率下的散热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77888.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冲击微成形增压及尺寸拓宽装置及方法,涉及激光加工微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激光加载系统、增压及尺寸拓宽装置、对中系统、控制系统、成形系统;该方法利用激光加载系统辐射吸收层产生冲击波压力,经液体介质的传递,推动上下端直径不同的增压橡胶冲头运动从而增加液体压力,实现对具有复杂微细特征、难成形材料零件的高效低成本加工成形。该方法可以成形出尺寸为激光最小光斑直径以下的微细结构,拓宽了成形件的尺寸范围,降低了对激光器光斑精度的要求。多层锥形高压液室设计既可以避免液室破裂,又保证了增压装置的增压比可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877888.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冲击微成形增压及尺寸拓宽装置及方法,涉及激光加工微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激光加载系统、增压及尺寸拓宽装置、对中系统、控制系统、成形系统;该方法利用激光加载系统辐射吸收层产生冲击波压力,经液体介质的传递,推动上下端直径不同的增压橡胶冲头运动从而增加液体压力,实现对具有复杂微细特征、难成形材料零件的高效低成本加工成形。该方法可以成形出尺寸为激光最小光斑直径以下的微细结构,拓宽了成形件的尺寸范围,降低了对激光器光斑精度的要求。多层锥形高压液室设计既可以避免液室破裂,又保证了增压装置的增压比可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9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77927.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脉冲电流与局部深冷辅助激光冲击成形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冲击成形系统、强脉冲电流辅助系统、局部深冷辅助系统、对中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局部深冷辅助系统包括隔温液室、液氮和隔温橡胶层。所述方法利用激光冲击的高应变率效应,提高晶粒细化程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利用超低温深冷‑脉冲电流辅助耦合作用,减小变形抗力,提升材料的塑性性能,避免了成形件因塑性差而发生脆性断裂。隔温橡胶层的使用有效避免了约束层在超低温环境下失效和透光性下降。液氮作为传力介质,既均化了冲击波压力,又实现了局部深冷辅助成形,大大节省液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