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墩柱预应力主动约束与阴极保护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1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11094.6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墩柱预应力主动约束与阴极保护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外部电源以及外包砂浆,形状记忆合金缠绕到混凝土墩柱的圆周,外包砂浆用于包裹形状记忆合金;在加固混凝土墩柱时,临时电源与预变形的形状记忆合金两端连通,组成结构预应力约束加固体系,对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通电热激励产生回复力,从而对混凝土墩柱产生预应力主动约束的修复效果;在对混凝土墩柱进行防腐操作时,外部电源的正极与作为辅助阳极的形状记忆合金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与作为阴极的混凝土墩柱内的多根钢筋连接组成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体系,保护电流从形状记忆合金流出,经过无机胶结材料与混凝土,到达钢筋表面,从而抑制和消除钢筋的腐蚀。

    具备混凝土固氯和抗裂效能的功能化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21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2273.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nventor: 裴纯 朱继华 邢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混凝土固氯和抗裂效能的功能化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所述功能化纤维材料包括碳纤维,以及位于所述碳纤维表面上的功能材料涂层,所述功能材料涂层包括氧化镁和/或氧化铝。本发明中,将氧化镁和/或氧化铝引入到碳纤维表面,可以有效提升碳纤维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进而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当所述功能材料涂层包括氧化铝时,该功能化纤维材料掺入到水泥砂浆中不仅能够提升其力学性能,还能够提高水泥砂浆对氯离子的结合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在滨海环境下的耐久性。

    一种活化碳纤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7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735421.4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碳纤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碳纤维材料;将硫酸钠溶于碱液中,得到硫酸钠的碱性溶液;采用所述碳纤维材料作为工作电极,在所述硫酸钠的碱性溶液中,对所述碳纤维材料进行电化学处理,得到活化碳纤维电极。本发明选择在硫酸钠的碱性溶液中,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经氧化处理后碳纤维的储能性质大幅增加。

    一种具有力阻自感知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3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60699.7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力阻自感知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力阻自感知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0份,硅灰300份,细骨料390份,水390份,碳纤维8.75~13.13份,聚乙烯纤维12.13~14.55份,减水剂6~7份,增稠剂0.3~0.4份。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力阻自感知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将多种纤维在水泥基体中互相协调混合而成的建筑工程材料,可以弥补单掺纤维的不足而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为实现制备具有压、拉、弯阻自感知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U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梁永久模板预制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13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589596.8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梁永久模板预制模具及其制备方法,该预制模具包括底板、内层模具、外层移动模具、用于套在内层模具两端外侧的内层U型堵头和用于套在内层U型堵头外侧的外层U型堵头,所述内层U型堵头的板材厚度与内层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一致,所述外层U型堵头的板材厚度与外层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一致;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层模具的定位构件和用于固定向外移动的外层移动模具的固定构件;所述底板、内层模具、外层移动模具与内层U型堵头/外层U型堵头形成U型空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模具结构简单,解决了纤维分散不均匀、浇筑不密实和纤维网格加固层数限制等问题,增加结构的全寿命使用周期。

    海水海砂混凝土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9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58177.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海砂混凝土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上述方法包括:获取海水海砂混凝土与固体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以及电化学参数对应的试验值;根据所述试验值拟合用于物理场的控制方程的参数;建立海水海砂混凝土构件三维模型和多个用于所述海水海砂混凝土构件三维模型的物理场,所述物理场分别由固体力学模块、固体传热模块和电化学场的阴极保护模块形成;对多种物理场进行相互耦合分析;设置三维模型网格和求解器参数,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当计算结果收敛时获得仿真分析结果并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全面对海水海砂混凝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计算结果能反映真实情况,可信度高,使得施工质量控制得到有效保证。

    纳/微碳材料复合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339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0607677.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nventor: 裴纯 朱继华 邢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微碳材料复合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纳/微碳材料复合改性混凝土包括:混凝土结构,由水泥、粉煤灰、硅灰、沙粒、减水剂混合形成;石墨烯纳米流体外掺剂和短切碳纤维,分散在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中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数为0.075wt%~0.1wt%;混凝土中短切碳纤维的质量百分数为1wt%。由于将石墨烯纳米流体外掺剂和短切碳纤维掺入混凝土结构中,且在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数为0.075wt%~0.1wt%,短切碳纤维的质量百分数为1wt%时,石墨烯纳米流体外掺剂与短切碳纤维形成协同效应,因此,纳/微碳材料复合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抗劣化性能等综合性能较高。由于协调效应的存在,该混凝土体现出良好的抗极化性能,可以应用于钢筋阴极保护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储能器件、抗电磁屏蔽混凝土等相关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