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阻、疏水/除冰一体化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14369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613730.5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阻、疏水/除冰一体化薄膜,所述一体薄膜在非结冰状态时,具有微结构表面减阻性能;在结冰状态时,具有结冰前、结冰中及结冰后的疏水和除冰性能,结冰前,微结构表面具有疏水和反弹水滴;结冰中,微结构表面延迟结冰;结冰后,薄膜低电压的电热效应,降低冰与表面黏附力,快速除冰性能;本发明在电热薄膜上直接制备微结构,一方面彻底解决了传统超疏水涂层因喷涂导致容易脱落和失效的弊端,另一方面解决了目前防/除冰系统,因多层复合导致的温度不匹配和传递不均匀难题,工艺简单,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高温空化器、包含高温空化器的超空泡航行体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006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22503.4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温空化器、包含高温空化器的超空泡航行体及方法,属于水动力领域。解决了解决常见气源无法长时间维持超空泡的问题。一种高温空化器,包括结构热装甲、高温空化器后壳、导热柱、绝热薄膜和U型蒸汽通道,结构热装甲连接在高温空化器后壳的前端,绝热薄膜固定在结构热装甲前端,结构热装甲前端面上设有横纵交错排布的多排导热柱,全部导热柱均穿过绝热薄膜,每两横排导热柱之间设有一个横向U型蒸汽通道,每两纵列导热柱之间设有一个纵向U型蒸汽通道,U型蒸汽通道位于绝热薄膜和结构热装甲前端面之间,工作时结构热装甲和导热柱发热形成超空泡。它主要用于持续产生超空泡。

    一种汽液-液换热器换热效率测定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452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19892.8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液‑液换热器换热效率测定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动力段,加热段,测试段和冷却段;所述动力段包括泵、过滤器、储液罐,为整套装置主回路提供动力,供装置主回路的蒸汽流动;所述加热段包括电热丝加热装置、气液掺混器,加热段将主回路中的过冷液加热至汽液两相状态,通过控制加热段来改变测试段进口的蒸汽干度;所述测试段包括汽液‑液换热器、测试段加热或冷却主回路中的蒸汽流,从而获得汽液‑液换热器两种不同工作状态的换热效率,所述冷却段将从测试段出来的蒸汽流冷却至过冷液状态;本发明测量传热试验中汽液‑液两相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验证管道内不同蒸汽干度、换热器进出口不同流体流型对汽液‑换热效率的影响。

    一种用于极端环境下舰船表面低耗能电热防/除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57575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237931.7

    申请日:2017-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极端环境下舰船表面低耗能电热防/除冰系统,包括:船体基底,电绝缘、隔热材料、低耗能快速升温电热层和微纳米防冰涂层,本发明一方面彻底解决了传统微纳米涂层,因表面结冰,冰与基体的粘接力会增大的弊端,另一方面在低温工作环境下(0℃~‑40℃),低耗能快速电热层具有在40V以下低电压,在30s时间内,消耗能量小于2.0W/cm2下使得微纳米防冰涂层加热至液滴形成冰核的温度,并具有低温电热材料的稳定性,低耗能快速升温电热层和微纳米防冰涂层的协同作用,减小水滴在舰船表面的粘滞力,有效降低了舰船表面的结冰程度,达到高效、低耗能的舰船表面防/除冰目的。

    可切换浸润性的电热/光热双响应超滑表面的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039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7583.3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切换浸润性的电热/光热双响应超滑表面的制备与应用,克服了传统超滑表面液体润滑剂不可调控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电热/光热双响应微结构表面的制备与可切换润滑剂的注入。本发明制备的可切换浸润性的多响应超滑表面可以在电压或者近红外光作用下实现固/液相石蜡润滑剂的切换,不仅可以控制液滴在表面的运动;还可以消除液滴固化时表面微结构的锚固作用实现在低温环境下的防冰与除冰。本发明具备电热、光热双响应功能超滑表面可用于表面液滴的智能操控、表面防冰和除冰等领域。

    一种超疏水防覆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6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236390.1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防覆冰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壁碳纳米管超声振荡均匀分散于NMP溶液中,溶液A制得;将PEI颗粒分散于NMP溶液中,质量分数为35%,溶液B制得;将溶液A和溶液B共混,形成均匀溶液C;将溶液C高温蒸发溶剂固化成型;将制备样品脱模取出,冷却至室温,将具有矩形截面微柱阵列的样品超声清洗;将干净的样品放入1wt%的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中,完全浸润12h,取出后晾干,获得最终样品。本发明所制备的薄膜耐候性及自清洁性较好,具有保持表面干燥、防覆冰、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具有丰富的应用环境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一种新型减阻、疏水/除冰一体化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14369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13730.5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减阻、疏水/除冰一体化薄膜,所述一体薄膜在非结冰状态时,具有微结构表面减阻性能;在结冰状态时,具有结冰前、结冰中及结冰后的疏水和除冰性能,结冰前,微结构表面具有疏水和反弹水滴;结冰中,微结构表面延迟结冰;结冰后,薄膜低电压的电热效应,降低冰与表面黏附力,快速除冰性能;本发明在电热薄膜上直接制备微结构,一方面彻底解决了传统超疏水涂层因喷涂导致容易脱落和失效的弊端,另一方面解决了目前防/除冰系统,因多层复合导致的温度不匹配和传递不均匀难题,工艺简单,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承台与桩的柔性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03178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88135.6

    申请日:201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承台与桩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在承台和桩,承台底面设有榫头,桩的上端设有与榫头对应的榫槽,桩的上端顶面、榫槽底面及榫槽内壁侧面均贴粘有硫化多孔像胶板。较目前抗震技术或措施而言,本发明在建筑物桩端与承台下部榫头之间的硫化多孔橡胶板可消纳大量的地震冲击荷载,有效地减少了地震荷载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一种功能化的可主动激活的防霜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7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38531.1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的可主动激活的防霜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质量百分比为5%的MXene(二维结构形式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和95%的PEI(聚醚酰亚胺)成比例混合后利用超声剪切分散法进行均匀分散混合,利用飞秒激光刻蚀技术在薄膜表面构筑矩形截面柱状阵列,最终呈现了一种功能化的可主动激活的防霜/冰薄膜。凭借疏水表面极低的表面能和粗糙结构提供的极小固液分数,薄膜表面的液滴并不会立刻发生相变,实现了异于普通Q304表面的防冰性能。同时,当处于低温高湿环境时,薄膜也可利用近红外光对表面进行刺激,利用自身发热融化界面处覆冰。这种功能化的可主动激活的防霜/冰薄膜可以任意设置在设备表面,使其免于冰霜冻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