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沐28号茶树品种鲜叶加工四川工夫红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2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72287.8

    申请日:2015-05-25

    Abstract: 一种川沐28号茶树品种加工四川工夫红茶的方法,包括:原料采收;萎凋:采用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萎凋,至萎凋叶含水量65%;振荡;揉捻;发酵:发酵室温24~26℃,叶温28~30℃,相对湿度95%,时间2.5h;毛火初烘;用烘干机烘干,毛火温度110℃~120℃,烘10~15min至七八成干停止;曲毫:将初烘叶取出摊凉40min,然后放入双锅曲毫炒干机进行曲毫,投叶量为锅容量的1/2~2/3,温度控制在70℃,时间30min,至茶毫显露,含水率10%~15%;足火烘干:用茶叶烘干机进行烘干,温度设定85~95℃,烘至含水率低于5%既得成品,利用川沐28号品种芽叶肥壮、茸毛多,内含物丰富的特点,保持红茶浓、强、鲜的品质特点,形成了本身独特的滋味及香气,改善了茶叶外形。

    一种节本增效的茶园苗圃整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436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70781.0

    申请日:2015-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本增效的茶园苗圃整地方法,包括:苗圃地翻耕与施肥:用旋耕机翻耕土壤,用沼渣液抽排运输机喷施沼气液,代替人工耕地和施肥;做畦和苗床:开好畦沟后,采用自制的钉耙(长2.4m、宽45cm、铁齿深7cm)将苗床土壤欠细、耙平,再采用自制的长2.1m、宽2.0m,直径11cm,重50kg的水泥滚筒来回滚动,紧压苗床土壤;搭棚遮阴;扦插短穗:扦插密度40~50万株/667m2。本发明方法用工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20.34%~23.18%,不仅提升了劳动效率,并且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整理出的苗圃地,可进行高密度扦插,再采用特有苗圃管理技术,合格茶苗出圃数量达到20~30万株/667m2,而传统技术出圃数量仅为12~15万株/667m2,具省工、高效的特点。

    茶叶烘干机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94721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515657.6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圆柱形的烘干筒和底座;烘干筒外部套设有圆周滑轨,圆周滑轨上设有沿其滑动的通气滑块和三个搅拌滑块,通气滑块上设置有吸气部件,三个搅拌滑块上均设置有加热部件;通气滑块和搅拌滑块均通过转动板与设置在烘干筒内部的转轴相连接,转动板将烘干筒分隔成第一干燥腔、第二干燥腔、第三干燥腔及第四干燥腔四个独立的腔体;加热部件与设置在转动板内部的加热棒电连接,吸气部件通过导气管与伸入第一干燥腔、第二干燥腔、第三干燥腔及第四干燥腔的十字出气嘴相连通;烘干筒底部接有两个主枝杆,主枝杆底部均通过辅助枝杆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减震弹簧相连接。

    圆筒式茶叶烘干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94720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515654.2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筒式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烘干筒和底座;烘干筒外部套设有圆周滑轨,圆周滑轨上设有沿其滑动的通气滑块和三个搅拌滑块,通气滑块上设置有吸气部件,三个搅拌滑块上均设置有加热部件;通气滑块和搅拌滑块均通过转动板与设置在烘干筒内部的转轴相连接,转动板将烘干筒分隔成第一干燥腔、第二干燥腔、第三干燥腔及第四干燥腔四个独立的腔体;加热部件与设置在转动板内部的加热棒电连接,吸气部件通过导气管与伸入第一干燥腔、第二干燥腔、第三干燥腔及第四干燥腔的十字出气嘴相连通;烘干筒底部接有两个主枝杆,主枝杆底部均通过辅助枝杆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减震弹簧相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