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信息评估机制的锂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6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373019.0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评估机制的锂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对处于动态工况的动力锂电池进行信息采集,在本实施例中为量测电流及电压;然后,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系数,最后,根据评估系数引导最小二乘更新参数向量及协方差矩阵,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本发明方法能够在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之前,对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进行预评估,从而滤除无效信息对参数辨识的干扰与影响;能够有效缓解传统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受激励不充分和量测噪声等问题的干扰,辨识结果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提高参数辨识的精确度及稳定性;能够以递推的形式实现,所需计算量低,能够适用于电池管理系统。

    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附加恒容阻尼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736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176288.1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附加恒容阻尼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系统进行振荡特性辨识,确定需要抑制的低频振荡模态;检测两区域发电机惯性中心转速差信号ωAB,将ωAB作为控制器输入信号,ωAB通过增益环节放大并限幅后作为有功附加调制信号ΔPmod,将其与原有功整定值PI_ref相叠加作为新的有功整定值PI_ref11;将有功调制信号作为无功调制环节输入,通过数学逻辑环节得到无功调制信号Qmod,将其与原有功整定值QI_ref相叠加作为新的有功整定值QI_ref11。本发明方法保证换流站输送容量的恒定,利于系统稳定运行;通过数学方法推导出的控制规律不依赖于具体的系统模型,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一种基于静态H∞回路成形法的多通道鲁棒阻尼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258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098196.6

    申请日:2017-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H∞回路成形法的多通道鲁棒阻尼控制方法,通过附加鲁棒阻尼控制器来同时抑制次同步振荡和低频振荡,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直接求解出控制器,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辨识出系统振荡模态及降阶模型,利用巴特沃兹带通滤波器将系统不同振荡模态分解为多个通道,根据静态H∞回路成形法针对不同的通道设计鲁棒阻尼控制器,降低控制器间相互影响。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相比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能同时抑制次同步振荡和低频振荡,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所设计的控制器阶数较低,采用输出反馈,便于工程实践,且具有计算量较小,算法复杂度较低等特点。

    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附加恒容阻尼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73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6288.1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H02J3/24 H02J3/36 H02J2003/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附加恒容阻尼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系统进行振荡特性辨识,确定需要抑制的低频振荡模态;检测两区域发电机惯性中心转速差信号ωAB,将ωAB作为控制器输入信号,ωAB通过增益环节放大并限幅后作为有功附加调制信号ΔPmod,将其与原有功整定值PI_ref相叠加作为新的有功整定值PI_ref11;将有功调制信号作为无功调制环节输入,通过数学逻辑环节得到无功调制信号Qmod,将其与原有功整定值QI_ref相叠加作为新的有功整定值QI_ref11。本发明方法保证换流站输送容量的恒定,利于系统稳定运行;通过数学方法推导出的控制规律不依赖于具体的系统模型,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同时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的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装置及其参数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5070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0655.5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的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装置及其参数整定方法,其特点是该装置是基于具有高运算效率和抗扰能力的矩阵束算法辨识直流在孤岛运行下的次同步振荡和低频振荡频率、阻尼,以及系统降阶模型,采用根轨迹法设计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降低振荡模式间的相互影响,能够同时抑制次同步振荡和低频振荡。将发电机转速信号根据矩阵束算法对系统振荡特性分析的结果划分为各类频段,各频段所对应的通道均可单独调节增益、相位、输出限幅及滤波器参数,进而分别为不同频段的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提供合适的阻尼。该装置不仅高效易行,而且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首次实现了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同时抑制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的功能。

    计及三相短路电流的配电网感应电动机聚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19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48740.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计及三相短路电流的配电网感应电动机聚合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负荷建模领域。该方法包括:计算详细模型中感应电动机馈入母线的三相短路电流,对三相短路电流进行全电流拟合,聚合详细模型中的所有感应电动机为一个感应电动机,聚合所有恒定阻抗为一个恒定阻抗。该方法考虑配电网感应电动机的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和三相短路电流的拟合过程,通过三相短路电流对配电网负荷模型进行等效,其聚合结果的精度较高,具备较高可信度;通过减少后续配电网电流保护中短路电流整定的计算量,可提高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效率和精度,有利于减小过电流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有利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

    用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限流器及其参数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14727.2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限流器及其参数设定方法,涉及供电设备保护技术领域。该故障限流器包括第一晶闸管阀组、第二晶闸管阀组、第三晶闸管阀组、第四晶闸管阀组、换向电容、可变电容器、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第一晶闸管阀组的阳极连接到输入端,阴极连接到输出端;第二晶闸管阀组的阳极连接到输入端,阴极连接到换向电容的一端和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换向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输出端;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第四晶闸管阀组的阳极;第四晶闸管阀组的阴极经可变电容器接地;第三晶闸管阀组的阳极经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到输入端,阴极连接到输出端。该故障限流器可通过为换向电容充电,实现故障限流器的重复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