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快速电流抑制能力的直流断路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1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68564.6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断路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快速电流抑制能力的直流断路器及其工作方法。主支路为由L侧至R侧的线路,依次通过耦合电感二次侧绕组N2和一对反向并联晶闸管。四条充电支路各自含有一个二极管,并通过与充电电阻支路的电阻配合,为两条电容支路中的两个电容提供充电回路,且有两条缓冲支路分别并联于两条电容支路。在触发支路的晶闸管触发后,电容支路的电容可以通过能量转移支路中的耦合电感一次侧绕组N1向主支路中的N2传输能量,进而开断双向电流。本发明利用耦合电感和晶闸管设计直流断路器,具有以下优点:效率高、快速电流抑制、控制性好、重合闸后可再次保护、成本低、电流开断过程可靠性高的优点。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受端常规直流换流系统暂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4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24268.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受端常规直流换流系统暂态控制方法,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暂态稳定性评估领域。该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公共耦合点的电压经处理得到交流系统相位;采集LCC逆变器的直流电压,经一阶滤波器、PI控制器处理生成触发角;基于交流系统相位和触发角控制LCC逆变器。该判别方法填补了在电网电压暂降下对LCC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判别的空白;该控制方法可确保LCC逆变器在电网电压暂降下安全运行,不发生连续换相失败故障,可显著提高直流输电受端的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

    基于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的抑制漏电流双调制波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848837.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的抑制漏电流双调制波调制方法,通过建立非隔离型光伏并网L型滤波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简化逆变器系统拓扑结构,构建L型滤波漏电流模型,推导共模电压与漏电流近似表达式;再分析采用CBPWM载波同相层叠法时,逆变器工作状态的变化,包括共模电压变化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在保证不同调制波大小时一个载波周期内输出电压uAB的变化情况保持不变,即保证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变的基础上,改变共模电压vcm的变化情况为3Ud/4→Ud/2→3Ud/4→Ud/2→3Ud/4;最后分析共模电压变化情况,采用双调制波调制策略,来限制共模电压在3Ud/4和Ud/2之间变化。本发明为提高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效率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无网压传感器的电压源并网换流器功率自同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3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931939.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逆变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网压传感器的电压源并网换流器功率自同步控制方法,包括:采集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获取电流积分环节的输出;根据采集的输出电流以及电流环积分环节的输出计算系统的瞬时功率,作为功率同步环的输入;将功率同步环的输出作为控制环节中派克变换的参考相角,将获取的电流环积分环节的输出送入电压环,输出电流参考值。本发明不需要网侧电压传感器,仅使用一个电流传感器就能实现变流器与电网的自同步,减小了系统硬件成本,同时实现了电网强度在极强和极弱范围内变化时系统都能稳定运行,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基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LCC换流站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872306.0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LCC换流站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实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LCC换流站高低压阀组之间的电压平衡,利用换流阀组的电压变化量来对其进行控制,使得换流阀组的电流参考值能够在初始参考值的基础上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来进行实时修正。发明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可使LCC换流站所串联的高低压阀组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电压平衡且无需阀组间的通信与PI控制器,简化了系统的设计难度,有效避免了因换流阀组电压过高进而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同时该策略在系统送端功率阶跃、交流系统故障以及不同交流系统强度下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控制效果。

    新能源逆变器异构并网暂态稳定问题二维相图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9651.5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逆变器异构并网暂态稳定问题二维相图分析方法,根据异构并网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分析无穷大电网故障的主要特征,得到暂态故障工况;基于所述暂态故障工况对所述异构并网系统进行准静态建模;基于保结构降维映射,利用等高线将三维空间中的构网功率曲面与跟网q轴电压曲面降至二维平面,得到异构并网系统的关键区域划分图;在关键区域划分图中,绘制异构并网系统的二维相轨迹,根据各区域的功角物理特性,洞察系统在所述暂态故障工况下的物理动态过程,得到异构并网系统的暂态失稳机理。为新能源逆变器异构并网系统暂态稳定相关的优化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一种混合式开绕组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012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9173.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式开绕组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换流器包括开绕组变压器和两个MMC;开绕组变压器的一次侧包括U、V、W绕组,二次侧包括分别耦合U、V、W绕组的A相、B相、C相绕组;U、V、W绕组经三角形联结或星形联结后,构成交流电网的输入端;A相绕组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感连接到第一、第二MMC的A相端;B相绕组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感连接到第一、第二MMC的B相端;C相绕组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感连接到第一、第二MMC的C相端;第一MMC的子模块由功率二极管串联构成;第二MMC的子模块为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构成的半桥子模块或全桥子模块。本发明能够降低换流器的建设成本和控制的复杂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