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9975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85622.2
申请日:2024-01-22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B01J20/22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用无机磷吸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用无机磷吸附体,包括膜状碳基底,碳基底表面负载有经有机物插层后的水滑石纳米片,插层的有机物中含有磺酸基。污水处理用无机磷吸附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基底清洗并烘干;S2、将镁盐、钴盐、镍盐中的一种和铝盐溶解于水中,并加入结构导向剂,得到混合盐溶液;S3、将含有磺基官能团的有机物溶于水中,得到有机插层溶液;S4、将有机插层溶液滴入混合盐溶液,并调节PH至6至8,得到混合溶液;S5、将步骤S1处理后的碳基底浸入混合溶液,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无机磷吸附体。本发明可以实现高选择性吸附水体中的无机磷。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21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20807.6
申请日:2023-07-26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受干扰涉水型河流水生态参照点的选择及构建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流域基本空间单元划分;S2、流域基本空间单元内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胁迫影响的辨析及水生态特征提取;S3、参照候选点筛选;S4、参照候选点的水生物状况评价;S5、仿自然参照点的构建;S6、仿自然参照点的水生物状况评价。本发明提供切实可操作、可接受的水生态参照点选择及构建方法,所选择的参照点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本发明提供的仿自然参照点搭建方法所获得的参照点微生境仿自然效果好,整个搭建过程未改变自然水生态系统内微生物、有机质特征,最大程度保留目标水体的水生态空间异质性,能体现自然的水生态环境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7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96542.3
申请日:2024-08-12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山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包括若干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设有固废收集防堵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污水处理池,集水井设有固废收集防堵器,污水处理池内依次设置的厌氧生物膜池、砾间接触池、蓄水池,厌氧生物膜池内设有连通集水井的进水分配槽,进水分配槽设有溢流孔,溢流孔设有连通砾间接触池的超越管,所述蓄水池连接有出水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从污水收集到处理的全过程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减轻人力工作强度、降低运维成本,提高高寒山区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096542.3
申请日:2024-08-12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山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包括若干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设有固废收集防堵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污水处理池,集水井设有固废收集防堵器,污水处理池内依次设置的厌氧生物膜池、砾间接触池、蓄水池,厌氧生物膜池内设有连通集水井的进水分配槽,进水分配槽设有溢流孔,溢流孔设有连通砾间接触池的超越管,所述蓄水池连接有出水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从污水收集到处理的全过程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减轻人力工作强度、降低运维成本,提高高寒山区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32969.1
申请日:2024-06-07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污染、低流速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及装置,属于河流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在河底设置多层重质吸附生态袋,在重质吸附生态袋的上方设置第一石笼组件,用于对河水进行过滤,同时去除河水中的污染成分;在第一石笼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汀步石;在重质吸附生态袋以及第一石笼组件的后方设置第二石笼组件;在第二石笼组件的上表面以及相邻两汀步石之间设置植物;重质吸附生态袋和第一石笼组件的总高度满足:至少1/3的河水从第一石笼组件的上方流过。本发明可以降低河水中污染成分含量,同时增加氧含量,不需要额外的增氧设备,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7031.6
申请日:2024-09-25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10/0637 ,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河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确定梯级水电开发河流水生态健康参照状态阀值方法,包括S1、对梯级水电开发下的河流进行水生态环境调查基本单元划分;S2、不同水生态调查基本单元水生态调查采样;S3、梯级水电开发河流景观破碎化时空分析;S4、水电开发后潜在连通生态单元识别;S5、河流水生态健康核心参数筛选;S6、河流水生态健康参照状态阀值确定。本发明解决水电开发扰动下河流水生态系统失衡后无法度量水生态健康基准的问题,克服现有电站单一调控水资源的技术对水生态健康恢复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梯级水电开发下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好转,实现生态水利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2969.1
申请日:2024-06-07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污染、低流速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及装置,属于河流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在河底设置多层重质吸附生态袋,在重质吸附生态袋的上方设置第一石笼组件,用于对河水进行过滤,同时去除河水中的污染成分;在第一石笼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汀步石;在重质吸附生态袋以及第一石笼组件的后方设置第二石笼组件;在第二石笼组件的上表面以及相邻两汀步石之间设置植物;重质吸附生态袋和第一石笼组件的总高度满足:至少1/3的河水从第一石笼组件的上方流过。本发明可以降低河水中污染成分含量,同时增加氧含量,不需要额外的增氧设备,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599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85622.2
申请日:2024-01-22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B01J20/22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用无机磷吸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用无机磷吸附体,包括膜状碳基底,碳基底表面负载有经有机物插层后的水滑石纳米片,插层的有机物中含有磺酸基。污水处理用无机磷吸附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基底清洗并烘干;S2、将镁盐、钴盐、镍盐中的一种和铝盐溶解于水中,并加入结构导向剂,得到混合盐溶液;S3、将含有磺基官能团的有机物溶于水中,得到有机插层溶液;S4、将有机插层溶液滴入混合盐溶液,并调节PH至6至8,得到混合溶液;S5、将步骤S1处理后的碳基底浸入混合溶液,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无机磷吸附体。本发明可以实现高选择性吸附水体中的无机磷。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20807.6
申请日:2023-07-26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受干扰涉水型河流水生态参照点的选择及构建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流域基本空间单元划分;S2、流域基本空间单元内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胁迫影响的辨析及水生态特征提取;S3、参照候选点筛选;S4、参照候选点的水生物状况评价;S5、仿自然参照点的构建;S6、仿自然参照点的水生物状况评价。本发明提供切实可操作、可接受的水生态参照点选择及构建方法,所选择的参照点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本发明提供的仿自然参照点搭建方法所获得的参照点微生境仿自然效果好,整个搭建过程未改变自然水生态系统内微生物、有机质特征,最大程度保留目标水体的水生态空间异质性,能体现自然的水生态环境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22059720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22168980.3
申请日:2023-08-11
申请人: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替式人工湿地,包括调节池、配水渠、集水渠,配水渠与集水渠之间设有若干水平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与表面流湿地交替设置,水平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的壁墙为第一透水墙,水平潜流湿地内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透水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传统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改进为水平潜流—表面流交替式人工湿地,利用第一透水墙和第二透水墙配合将水平潜流湿地分离为若干块,方便观察各水平潜流湿地的出水情况,快速定位堵塞区域,方便及时清掏该区域的基质,提升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只需对堵塞区域进行清掏作业,有利于节约时间成本,且在清掏作业中不影响其他区域发挥功能,不影响湿地系统整体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