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焦化气化气制氢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228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10156875.0

    申请日:201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焦化气化气制氢工艺方法,包括气压调节(压缩)、CO水蒸气变换和变压吸附H2提纯三部分工艺集成,压力为0.1MPa.G、温度为40℃左右的灵活焦化气化气首先通过压缩机加压至0.65~2.7MPa.G,进入净化炉内脱除油和水,然后依次进入第一级变换炉、第二级变换炉进行CO水蒸气变换,变换炉入口温度180~230℃,变换压力0.6~2.7MPa.G,汽气体积比0.1~0.6,获得CO含量低于1vol%的变换气经换热降温后依次进入第一级变压吸附装置、第二级变压吸附装置提纯,最终获得纯度大于99.9vol%、(CO+CO2)含量低于20ppm的H2产品。本发明不仅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且为炼厂提供低成本的H2,提高炼厂经济效益。

    一种用于变压吸附提浓甲烷的专用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950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02692.6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一种用于变压吸附提浓甲烷的专用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X型分子筛为原料,首先经过高温煅烧除去吸附的杂质,然后经离子液体改性处理得到IL-X分子筛,再经干燥、活化后得到甲烷专用吸附剂。该甲烷专用吸附剂的CH4/N2分离系数大于4.8,CH4/O2分离系数大于5.4,能够作为变压吸附分离甲烷的高效吸附剂。本发明所用的X型分子筛为市场成熟产品,生产成本低,同时制备甲烷吸附剂的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低浓度甲烷气分离甲烷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潜力。

    一种催化氧化处理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88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85444.3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处理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放气无法达标排放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催化氧化处理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的方法,将含CO、VOCS、H2、CO2以及硫化物等的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与计算配入空气在换热器中混合均匀后经加热器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通入到脱硫塔脱硫,脱硫后的气体总硫含量≤0.1mg/Nm3,脱硫后的气体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H2O和CO2,催化氧化反应器反应后的出口气体非甲烷总烃含量≤60mg/m3,CO含量≤1000mg/Nm3,达到排放标准,出口气体进入所述换热器与变压吸附脱碳排放气换热,经换热后达标高空排放。该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环保达标问题,可用于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处理。

    一种催化氧化处理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中CO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881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84555.2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处理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中CO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放气CO无法达标排放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催化氧化处理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中CO的方法,将含CO、H2的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与计算配入空气在换热器中混合均匀后经加热器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通入到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H2O和CO2,催化氧化反应器反应后的出口气体CO含量≤800ppm达到排放标准,出口气体进入所述换热器与变压吸附脱碳排放气换热,经换热后达标高空排放。该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环保达标问题,可用于变压吸附脱碳装置排放气处理。

    一种用于变压吸附提浓甲烷的专用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950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802692.6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一种用于变压吸附提浓甲烷的专用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X型分子筛为原料,首先经过高温煅烧除去吸附的杂质,然后经离子液体改性处理得到IL‑X分子筛,再经干燥、活化后得到甲烷专用吸附剂。该甲烷专用吸附剂的CH4/N2分离系数大于4.8,CH4/O2分离系数大于5.4,能够作为变压吸附分离甲烷的高效吸附剂。本发明所用的X型分子筛为市场成熟产品,生产成本低,同时制备甲烷吸附剂的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低浓度甲烷气分离甲烷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