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7090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10029094.X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Inventor: 杨鹏 , 吴娅妮 , 洪学影 , 杨景 , 岑旭 , 王华伟 , 常勇 , 王军波 , 刘震 , 王亮 , 李新年 , 刘耀 , 雷霄 , 庞广恒 , 林少伯 , 谢国平 , 孙栩 , 王晶芳 , 朱艺颖 , 张晋华 , 胡涛 , 陈凌芳 , 董鹏 , 刘翀 , 王薇薇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线路故障重启动期间抑制换相失败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无直流线路故障发生的情况下,直流系统控制器按照正常参数运行;监测到发生直流线路故障后,将故障极整流站电流控制器切换到慢速控制段参数;同时增强非故障极逆变站关断角控制器抵御换相失败能力;直流线路重启动成功后,各直流系统控制器恢复故障前的参数运行。该方法通过对故障极和非故障极控制器的调节,达到故障极的平稳重启动和抵御非故障极换相失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90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29094.X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Inventor: 杨鹏 , 吴娅妮 , 洪学影 , 杨景 , 岑旭 , 王华伟 , 常勇 , 王军波 , 刘震 , 王亮 , 李新年 , 刘耀 , 雷霄 , 庞广恒 , 林少伯 , 谢国平 , 孙栩 , 王晶芳 , 朱艺颖 , 张晋华 , 胡涛 , 陈凌芳 , 董鹏 , 刘翀 , 王薇薇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线路故障重启动期间抑制换相失败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无直流线路故障发生的情况下,直流系统控制器按照正常参数运行;监测到发生直流线路故障后,将故障极整流站电流控制器切换到慢速控制段参数;同时增强非故障极逆变站关断角控制器抵御换相失败能力;直流线路重启动成功后,各直流系统控制器恢复故障前的参数运行。该方法通过对故障极和非故障极控制器的调节,达到故障极的平稳重启动和抵御非故障极换相失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22995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10665032.2
申请日:2016-08-12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过电压抑制方法,包括获取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沿线过电压最大值分布曲线;确定沿线过电压最大值分布曲线中大于过电压阈值的过电压最大值的分布位置,分别在双极直流线路中与该分布位置相应的位置处安装避雷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过电压抑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过电压水平及其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1432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317522.X
申请日:2013-07-25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直流落点地区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直流偏磁电流流动回路模拟模型;根据多回直流不同组合运行方式下变电站主变中性点直流偏磁电流水平及变化规律,确定是否需要对变压器采取直流偏磁抑制措施;确定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抑制措施,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得出直流偏磁电流的最优抑制措施,并确定最优抑制措施对应的抑制直流偏磁装置参数。本发明考虑到多直流落点地区的电网及大地通路的复杂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直流落点地区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仿真方法,给出多回直流不同运行方式下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水平,从而提出抑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有效方法及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329667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54260.2
申请日:2013-02-20
Inventor: 雷霄 , 王明新 , 王华伟 , 李新年 , 孙栩 , 刘耀 , 吴娅妮 , 杨鹏 , 王薇薇 , 胡涛 , 谢国平 , 王晶芳 , 王亮 , 董鹏 , 朱艺颖 , 刘翀 , 陈凌芳 , 庞广恒 , 张晋华 , 杨万开 , 蒋卫平 , 卫志农 , 孙国强 , 袁阳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线路故障后降压重起动直流电压偏高的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并逻辑优化整流侧触发角下限值αlim1;步骤2:计算逆变侧超前触发角下限值βlim;步骤3:计算并逻辑优化逆变侧触发角上限值αlim2。本发明通过引入实测的直流电流和换流变压器阀侧空载线电压有效值来实时计算换流器触发角指令限值,解决降压重起动过程中直流电压偏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9484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22130.8
申请日:2013-04-10
Inventor: 雷霄 , 王华伟 , 穆清 , 李新年 , 孙栩 , 刘耀 , 吴娅妮 , 杨鹏 , 王薇薇 , 胡涛 , 谢国平 , 王晶芳 , 王亮 , 董鹏 , 朱艺颖 , 刘翀 , 王明新 , 陈凌芳 , 庞广恒 , 张晋华 , 杨万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时序;B、编写模块;C、调用模块;D、触发脉冲控制;E、建立一次系统模型;F、进行波形对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的基于PSCAD/EMTDC的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与实际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的逻辑完全一致,仿真结果与实际录波曲线一致,能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直接运行,模型修改方便灵活,能应用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为系统调试和实际运行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54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510770502.7
申请日:2015-11-12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大电网电磁暂态模型的稳态运行方式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为每台发电机建立两套调速控制器和励磁控制器;将全部发电机的频率限制为1±0.002p.u.,阻尼限制为200p.u.;按照发电机发电容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将通用调速控制器切换为实际调速控制器,依次将通用励磁控制器切换为实际励磁控制器;按照直流输电容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解锁直流输电系统;将所有发电机的阻尼系数恢复为实际发电机的阻尼系数;将所有发电机的频率限值恢复为实际发电机的频率限值。本发明采用全网发电机调速和励磁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启动大电网,解决了含上百台发电机和多回直流的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模型难以建立稳态运行方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7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11187971.1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艺颖 , 董鹏 , 胡涛 , 刘翀 , 王薇薇 , 习工伟 , 王华伟 , 李新年 , 谢国平 , 孙栩 , 吴娅妮 , 雷霄 , 王亮 , 林少伯 , 庞广恒 , 周亦夫 , 乔小敏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性的数模混合仿真方法及系统,将预先建立的点对点半波长输电线路模型接入至预先建立的交直流混联电网数模混合仿真模型中构建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全电磁暂态模型;对交直流混联电网全电磁暂态模型进行仿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所建立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全电磁暂态模型,通过模拟交直流电网严重故障,分析系统运行特性及交直流相互影响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5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16186.9
申请日:2014-08-21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可控硅阀的低压物理阀模型,所述阀模型包括阀模块、用于检测阀模块电流值和极性的电流传感器检测电路、用于检测阀模块电压值和极性的电压传感器检测电路和用于控制所述阀模块导通的触发控制电路。所述阀板上设有包括如上述的模拟可控硅阀的低压物理阀模型。本发明申请提出采用两只反向串联的大功率场效应三极管,对可控硅阀的工作特性进行模拟制作。本发明申请能够精确模拟电力电子设备快速响应特性的物理仿真模型,且其运行电压能够满足与大规模数字实时仿真电网连接进行联合实时仿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08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40878.0
申请日:2013-04-22
Inventor: 雷霄 , 王华伟 , 李新年 , 孙栩 , 谢国平 , 王明新 , 刘耀 , 吴娅妮 , 杨鹏 , 王薇薇 , 胡涛 , 王晶芳 , 王亮 , 董鹏 , 朱艺颖 , 刘翀 , 陈凌芳 , 庞广恒 , 张晋华 , 杨万开 , 蒋卫平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特高压整流站和特高压逆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用于高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和向弱交流系统或无源系统负荷中心供电的电网换相换流器LCC与电压源换流器VSC构成的六端串并联混合型单极直流输电系统。通过LCC-VSC串联支路整体并联接入到LCC并联多端系统的形式,完成了对VSC换流站的均压和分流,在实现高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的同时,VSC换流站又能向弱系统或无源系统送电,从而能将两种换流器的优势综合利用,既能给电力需求高的大型工业中心、人口密集城市供电,而VSC换流站的接入,又能实现向弱交流系统或者孤岛等无源系统送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