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5556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356065.5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变电站数据进行分类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变电站数据进行离散时间划分,形成数据集;进行变电站数据挖掘,实现历史数据库中数据成员关联规则的挖掘;对变电站新增数据进行挖掘,实现变电站新增数据与历史数据库中数据成员关联规则的挖掘;将所述数据成员关联规则对外输出。采用数据权重计数,使得数据规则强度有了量化指标,便于后续应用分析和处理;新增数据挖掘采用分离式动态挖掘,独立对新增数据块进行操作,极大提高算法效率,并实现知识库的定期自学习和自动更新。本发明为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提供可靠的同一事件数据,提高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3902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325222.6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度中心与智能变电站图形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比图形文件,并进行图元信息同步和图形文件传输;数据实时刷新,完成图形信息交互。本发明可以支持满足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的所有变电站监控系统图形的远程调阅;具有完善的处理方案,通过传输控制协议与调度中心前置系统建立链接,将变电站图形信息和图形结构自动传输至调度中心;具有对图形中引用图元自动识别和同步功能。具有对图形文件信息及属性的自动校验功能,并实时上送该图形文件所包含的画面刷新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0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279997.X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矢量图形的转换方法,将变电站监控系统支持的SVG格式的图形文件转换为智能调度系统采用的G语言格式的图形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解析SVG图形文件对各个电力设备层节点进行分析;所述电力设备层节点为所述SVG图形节点;步骤S2,将所述SVG图形文件里电力设备层的电力图形对象分为母线、电力变压器、文本层、连接线层、光字牌、椭圆弧和其它普通导电设备九种类别,按照属性分别转换为G语言格式的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51574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562785.5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8/31 , G06F8/41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与主站间数据的轻量化传输方法和装置,采用CIM/E描述变电站数据模型,并生成变电站数据模型描述文件,然后将变电站数据模型描述文件转换为变电站数据模型的接口文件;最后根据变电站数据模型的接口文件实现变电站与主站间的数据传输。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CIM/E生成变电站数据模型,支持变电站数据模型和数据交换模型的双向关联索引,变电站数据模型仅包含实体对象,且CIM/E为扁平化结构,缩小了变电站数据模型描述文件的尺寸,且基于变电站数据模型的接口文件对变电站与主站间数据进行传输过程中,传输字节数较直接传输结构化文本大约减少30%~90%,降低了变电站与主站间数据传输对通信带宽的需求,实现了轻量化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186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193980.2
申请日:2012-06-12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矢量图形自动生成方法,针对变电站一次接线图可以分别对单设备图元和间隔图元进行处理,将一次接线图中的图元按类型存到本地图元列表,采用映射方法将本地图元映射到目标系统设备图元上,形成映射图元对;对间隔图元处理时,识别目标系统对应的间隔图元,并对其进行匹配,将匹配结果形成间隔图元匹配对;按照XML文件格式将映射图元匹配对的图元信息保存;按照映射的方法,将智能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图元替换为目标图元,对目标图元按照原图的尺寸进行调整;导出矢量图形完成图形定制,传输给各级调度系统导入,完成图形文件共享。本发明图形中引用的一次设备图元,支持单个图元映射替换,且本发明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29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410769059.7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访问模型的智能变电站数据订阅方法,该方法预先定义访问模型,并通过服务接口+访问模型的方式提供完整的信息访问机制,外部应用模块通过访问模型,直接访问数据结构。访问模型与平台内部数据结构之间的映射由平台实现,平台和外部模块可自行约定需要扩展的内容,可实现外部应用模块对平台数据的动态订制。通过该方法实现的数据订阅方式,可以实现高级应用模块获取系统平台数据,也可以实现平台与平台之间数据的获取与信息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08600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44524.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度主站以及调度主站与变电站的交互方法,首先调度主站向域管理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查询预先在域管理服务器上注册的变电站信息;然后对于变电站提供的服务满足调度主站需求的,调度主站连接相应变电站并获取变电站实例化工程配置文件;最后调度主站解析变电站实例化工程配置文件,并执行需要变电站完成的服务,实现了调度主站与变电站的交互,交互过程简洁,且利于操作。且本发明通过到预先注册有变电站信息的域管理服务器上查询变电站信息以及获取变电站上设置的实例化工程配置文件,实现了调度主站与电站交互过程中不再需要根据变电站的转发表且无需预先进行人工配置,并且降低了对调度主站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2980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020062.9
申请日:2014-01-16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告警图形网关最小化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最小化系统以嵌入式工控机为硬件平台,RedHat Linux 64位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通过IEC61850 MMS规约采集装置数据获取全站数据源,以哈希算法为索引的共享内存实时库和文件型存储为数据存储介质,通过消息总线贯穿于各应用中间,用于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交互,在此基础之上部署用于告警直传与远程浏览的告警直传服务和画面刷新服务,为告警转发和远程浏览数据转发提供规范化的数据来源。本发明解决变电站接入数据剧增给主站带来的传输和处理问题,并提出了“告警直传、远程浏览”这一种新型的数据交互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897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199467.4
申请日:2012-06-14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离线配置资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其步骤为:1)对智能变电站离线配置资源信息分层分类;2)确定离线配置资源定制规则和信息融合规则;3)根据所述离线配置资源定制规则生成新的离线配置资源,根据所述信息融合规则生成信息量清单表;4)将所述新的离线配置资源和信息量清单表传给变电站和调度运行人员。本发明根据配置的规则自动定制离线配置资源和融合传给主站的信息,减少了人工挑选离线配置资源和信息融合的工作量,提高了系统间的互动能力,满足智能变电站源端维护的功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29806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20062.9
申请日:2014-01-16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告警图形网关最小化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最小化系统以嵌入式工控机为硬件平台,RedHat Linux 64位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通过IEC61850 MMS规约采集装置数据获取全站数据源,以哈希算法为索引的共享内存实时库和文件型存储为数据存储介质,通过消息总线贯穿于各应用中间,用于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交互,在此基础之上部署用于告警直传与远程浏览的告警直传服务和画面刷新服务,为告警转发和远程浏览数据转发提供规范化的数据来源。本发明解决变电站接入数据剧增给主站带来的传输和处理问题,并提出了“告警直传、远程浏览”这一种新型的数据交互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