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65151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84181.X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故障点电压突变量的故障测距方法,该法先计算得到故障点电压和故障点电压突变量,再根据故障点电压和故障点电压突变量之间同相位的原理列出以故障距离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对该方程进行求解,即得到故障距离。本设计不仅对于线路单相和相间故障均适用,而且实用性强、计算精度和效率均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6515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0284181.X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故障点电压突变量的故障测距方法,该法先计算得到故障点电压和故障点电压突变量,再根据故障点电压和故障点电压突变量之间同相位的原理列出以故障距离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对该方程进行求解,即得到故障距离。本设计不仅对于线路单相和相间故障均适用,而且实用性强、计算精度和效率均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76837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08547.4
申请日:2010-10-17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潮流无解调整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的运行与调度。该方法利用拉格朗日函数、牛顿法和对数障碍函数法,先将潮流无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以当前状态为初始点,通过最优化理论确定迭代步长及最优搜索方向,再根据迭代步长和搜索方向,更新原对偶变量,确定下一次迭代的出发点,直到满足潮流收敛条件为止。本发明的优点是:所建立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准确、灵活,目标函数可根据需要有多种选取方法,同时可以保证恢复后的潮流解的合理性;在迭代计算过程中不需要求解潮流方程式,也不依赖于潮流算法的收敛性。方程的迭代次数与系统规模关系不大,在大型电力系统中计算速度比现有手工方法有较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6307.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红梅 , 余晓伟 , 孙建华 , 潘力强 , 张鑫 , 郭崇军 , 杜晓勇 , 王灿林 , 陈湘 , 王运明 , 秦军伟 , 杨高才 , 唐晓骏 , 陈文哲 , 田春笋 , 章徳 , 裴立杰 , 周晓刚 , 刘明洋 , 李梦骄 , 谢岩 , 陈萌 , 陈得治 , 高雯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敏度指标的短路电流限制器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输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故障限流器原安装方案F1,基于所述电网研究数据,生成第二故障限流器安装方案F2和第三故障限流器安装方案F3,并建立短路电流限制方案评价指标集W;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故障限流器原安装方案F1、第二故障限流器安装方案F2和第三故障限流器安装方案F3分别对应的指标值Ck;选取指标值Ck最高的方案作为优化方案,以所述优化方案对短路电流限制器进行配置。本发明能够在在不改变电网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显著降低站点的短路电流,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29115.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湘 , 郭崇军 , 孙建华 , 潘力强 , 张鑫 , 刘兵 , 杜晓勇 , 王灿林 , 马世英 , 李锴 , 秦军伟 , 杨高才 , 罗红梅 , 汪辰 , 田春笋 , 章徳 , 唐晓骏 , 王运明 , 刘明洋 , 李梦骄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交流通道利用率的直流接入方案选取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目标直流馈入受端电网与外部电网交流联络线路情况,以及直流接入电网的备选方案;计算受端电网受入电力增加时,在各个交流线路上的第一转移比;计算各个备选方案在直流功率变化时,在交流线路上的第二转移比;根据第二转移比,计算各个交流线路受直流闭锁故障限制的运行功率上限,以及考虑直流闭锁故障的稳定性约束限制的各个交流线路运行功率上限;根据各个交流线路运行功率上限和第一转移比,获得各个备选方案下交流通道利用效率;将利用效率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备选方案,作为直流接入方案。降低了直流接入受端电网对交流通道利用效率以及交流受电能力的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