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3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2074.1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极极址及其周边土壤电阻率三维探测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初始接地极极址范围内及其附近部署测点;2)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部署的所有测点的大地坐标和高程进行测定,得到各测点的坐标数据;3)采用大地电磁仪器系统,依据MT和AMT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对各个测点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得到各测点的时间序列数据;4)根据野外采集得到的各测点的坐标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三维反演,得到符合实际地下地质情况的三维电阻率结构。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接地极极址的选择以及土壤电阻率的探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625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905728.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刹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为电机自动刹车测试系统及方法,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杆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中心同轴,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转动连接有飞轮,所述飞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轴,所述左轴转动在第一支撑环的内侧,所述飞轮的右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右轴,所述右轴的外侧与第二支撑环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左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测试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用于实现扭矩传递,本发明能够将测试电机的输出端与飞轮相连接,通过飞轮的转动提供负载,在测试电机刹车时,飞轮的转动能够反作用于测试电机,增加测试电机的停车刹车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0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96099.6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雨闪特性的特高压支柱绝缘子伞形结构,包括绝缘杆和设在绝缘杆上的若干绝缘伞组,绝缘伞组在绝缘杆上呈等距分布,绝缘伞组包括上绝缘伞盖和下绝缘伞盖,下绝缘伞盖位于上绝缘伞盖的下方,上绝缘伞盖包括第一环盖、第二环盖和第三环盖,第二环盖的内环面套设在第一环盖的外环面,第二环盖的外环面套设有第三环盖,绝缘杆的两端均嵌入有连接座,绝缘杆上端所对应的连接座的上端端部焊接有安装座,绝缘杆下端所对应的连接座的下端端部焊接有连接头。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支柱绝缘子污雨闪电压水平,避免出现污雨闪现象,有利于实现支柱绝缘子伞形结构及其所连接的其他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251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05728.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刹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为电机自动刹车测试系统及方法,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杆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中心同轴,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转动连接有飞轮,所述飞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轴,所述左轴转动在第一支撑环的内侧,所述飞轮的右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右轴,所述右轴的外侧与第二支撑环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左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测试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用于实现扭矩传递,本发明能够将测试电机的输出端与飞轮相连接,通过飞轮的转动提供负载,在测试电机刹车时,飞轮的转动能够反作用于测试电机,增加测试电机的停车刹车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6626.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黑启动的光伏电站虚拟同步控制方法和装置。可以采用有功备用控制方式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根据交流电网的角频率变化量确定阻尼系数,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进而实现光伏电站的虚拟同步控制。本申请采用了有功备用控制方式,且根据交流电网的角频率变化量确定的阻尼系数动态可变,能够保证频率波动范围在正负区间基本一致,以及频率调节特性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相近,进而使得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尽可能平衡,避免交流电网的频率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210110437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1215391.3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污雨闪特性的特高压支柱绝缘子伞形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插槽,插槽与支柱的一端穿插连接,支柱的两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弧形槽,支柱的表面等距套设有若干组绝缘伞裙,绝缘伞裙两侧孔壁均开设有圆孔,两个圆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块,两个弧形块与对应的弧形槽嵌设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污雨闪特性的特高压支柱绝缘子伞形结构,通过支柱边侧开设的弧形槽与绝缘伞裙内壁设有的弧形块嵌设,利用大小两个伞形成结缘伞裙组,严格控制相邻两个绝缘伞裙之间的间距,降低绝缘伞裙之间的产生电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23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82719.0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湿度检测功能的智能接线板,包括:与每个设备电源接口均对应设置一个的用电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当前设备电源接口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处理器,连接至用电信息采集单元、存储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将从信息采集单元接收到的用电信息、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的温度信和从湿度传感器接收到的湿度信息发送至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处理器接收到的用电信息、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通过本发明,能够使用户可以更好地对智能插座接入设备以及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的进行合理的调控、提高智能家居体验的智能插座。
-
公开(公告)号:CN10463508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56330.7
申请日:2015-02-03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拟主站的配电自动化设备传动试验方法。其包括配电自动化工程改造通知下达后,依据配电自动化站点一次设备投运申请制作点位表信息;编制配电自动化终端接入网络方案;启动模拟主站,将已制作好的点位信息表载入到模拟主站数据库中;使用模拟主站进行传动试验等步骤。本发明效果:可将耗时较多的“遥信”、“遥测”传动在停电改造当天完成,并可在停电改造当天由模拟主站进行非加密遥控,验证终端设备二次接线的正确性。本发明使得传动试验受光纤敷设进度限制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显著缩短了重复停电的时间,避免了电网公司因停电时间过长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47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733354.1
申请日:2015-11-02
Abstract: 一种适应小型风场特性的风力发电系统及能量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整流变换器、双向储能变换器和并网逆变器;整流变换器输入端与风机输出端连接、整流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的直流侧输入端连接;双向储能变换器双向端口一侧与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侧与储能装置连接;并网逆变器为单相全桥高频并网逆变器;其交流侧输出端与电网连接。本发明所提出的包括新型整流变换器、新型系统拓扑结构以及新型基于电池荷电状态的能量管理策略的风力发电系统,非常适合小型风场应用,具有各级变换器电压等级易匹配、微弱风能收集以及高变换效率等优点,对相关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4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733354.1
申请日:2015-11-02
Abstract: 一种适应小型风场特性的风力发电系统及能量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整流变换器、双向储能变换器和并网逆变器;整流变换器输入端与风机输出端连接、整流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的直流侧输入端连接;双向储能变换器双向端口一侧与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侧与储能装置连接;并网逆变器为单相全桥高频并网逆变器;其交流侧输出端与电网连接。本发明所提出的包括新型整流变换器、新型系统拓扑结构以及新型基于电池荷电状态的能量管理策略的风力发电系统,非常适合小型风场应用,具有各级变换器电压等级易匹配、微弱风能收集以及高变换效率等优点,对相关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