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847633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430541.8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泗水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装式自动卷线器,属于电力安装辅助装置领域,包括折叠支架、主卷线轮、副卷线轮和链条,折叠支架包括横架一、横架二和连接轴一,两横架的一端端部均设有连接套一、另一端固定有支撑腿,连接轴一中间处固定在动力设备上,连接轴一上固定有链轮一和链轮二,主卷线轮包括轮圈一、连杆一、连接轴二和辅助杆,轮圈一通过连杆一固定在连接轴二一端,轮圈一外侧设有链轮三,连接套二套在连接轴二一端,副卷线轮包括轮圈二、连杆二、圆柱套和折弯杆,轮圈二通过连杆二固定在圆柱套一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牵引,解放了人力;实现了线捆与卷线器的简单快速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为折叠结构,携带方便,装拆简易。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6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13871.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马世英 , 李少岩 , 唐晓骏 , 谢岩 , 周光奇 , 霍启迪 , 申旭辉 , 张鑫 , 徐友平 , 张志强 , 邵德军 , 李晓珺 , 党杰 , 罗红梅 , 刘兵 , 李晶 , 潘晓杰 , 吉平 , 李媛媛 , 宋云亭 , 马翮飞 , 李立新 , 刘楠 , 周俊 , 宋墩文 , 李再华 , 张恺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停电后电力系统恢复的分区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网中各子系统之间联络线最少的目标策略以及预先构建的电网电气特性约束条件,建立第一优化模型;基于预设的求解器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基于割约束条件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优化模型;基于求解器对第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二分区方案;根据建立的评估指标分别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进行评估,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的评估结果,以便基于评估结果从上述分区方案中确定主分区方案和备用分区方案。这样,能够有效缩短电网故障后的恢复时间,保证了电网故障后恢复的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67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0713871.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马世英 , 李少岩 , 唐晓骏 , 谢岩 , 周光奇 , 霍启迪 , 申旭辉 , 张鑫 , 徐友平 , 张志强 , 邵德军 , 李晓珺 , 党杰 , 罗红梅 , 刘兵 , 李晶 , 潘晓杰 , 吉平 , 李媛媛 , 宋云亭 , 马翮飞 , 李立新 , 刘楠 , 周俊 , 宋墩文 , 李再华 , 张恺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停电后电力系统恢复的分区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网中各子系统之间联络线最少的目标策略以及预先构建的电网电气特性约束条件,建立第一优化模型;基于预设的求解器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基于割约束条件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优化模型;基于求解器对第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二分区方案;根据建立的评估指标分别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进行评估,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的评估结果,以便基于评估结果从上述分区方案中确定主分区方案和备用分区方案。这样,能够有效缩短电网故障后的恢复时间,保证了电网故障后恢复的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46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761159.X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移相器的不同安装地点;确定移相器不同安装地点的潮流分布;计算交流线路的线路负载率、线路重要度和系统潮流熵;确定移相器最终的安装地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能够综合输电通道输送功率分电比、线路负载率、潮流均衡度的各项指标,利于技术人员对移相器安装地点及移相角的档位进行选择,可有效利用移相器达到均衡潮流分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4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61159.X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移相器的不同安装地点;确定移相器不同安装地点的潮流分布;计算交流线路的线路负载率、线路重要度和系统潮流熵;确定移相器最终的安装地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能够综合输电通道输送功率分电比、线路负载率、潮流均衡度的各项指标,利于技术人员对移相器安装地点及移相角的档位进行选择,可有效利用移相器达到均衡潮流分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344669.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24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最低转动惯量约束下电网新能源极限接入规模仿真方法,属于新能源高渗透型电网技术领域,现有技术通过分析惯量的定义和特性,对电力系统惯量的传统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惯量评估的精度,但没有详细分析在不影响系统频率稳定情况下的新能源极限接入比例,对实际新能源接入电网过程中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参考意义不大。鉴于此,本发明基于CloudPSS软件对IEEE 39节点新英格兰系统进行相应改进,使用无惯量光伏机组逐步按比例替换有惯量的同步发电机组,以系统惯量能够维持频率稳定为必要条件,最终确定电力系统无惯量新能源的最大渗透规模,为后续实际电力系统中最低转动惯量约束下电网新能源极限渗透比例的测算提供实际支撑仿真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30241.4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供需双侧灵活性资源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先建立需求响应模型,再基于日前一段时间的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功率预测值、参与调度的火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的各项参数、弃风补偿系数以及需求响应模型构建以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新能源弃电补偿成本、激励型需求响应补偿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调度模型,随后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对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灵活性资源出力结果。本设计通过充分调用供、需侧的灵活性资源,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有效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有利于高比例新能源的消纳、改善负荷特性,减轻系统调峰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67826.9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46 , H02J3/24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网系统转动惯量及惯性常数的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系统原始数据,通过PSD‑BPA仿真模块对电网系统原始数据进行潮流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验证得到满足预期运行条件的电网系统;对满足预期运行条件的电网系统施加扰动,并进行稳定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电网系统的频率波动范围,获取电网系统的最低节点频率与周波数值;根据电网系统的最低节点频率与周波数值计算电网系统惯量值,同时通过广义惯量算法对电网系统惯量值进行计算,得到电网系统的惯量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92250.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霍启迪 , 凌煦 , 唐晓骏 , 罗红梅 , 刘兵 , 谢岩 , 陈萌 , 余晓伟 , 李立新 , 奚江惠 , 汪辰 , 申旭辉 , 高雯曼 , 李晶 , 张鑫 , 刘天斌 , 张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发电机涉网保护的调整柔性直流控制方式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监测柔性直流换流站近区关键发电机组的电流水平,并将和柔性直流换流站位于相同分区的关键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与发电机额定励磁电流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关键发电机是否过励磁,当所述关键发电机过励磁时,发送过励磁信号至柔性直流换流站,使柔性直流换流站切换控制方式至定交流电压控制,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监测柔性直流近区关键发电机励磁电流水平来快速调整柔性直流换流站自身的控制方式以缓解发电机过励磁现象,有效避免了发电机涉网保护动作带来的电压稳定问题,充分保证了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的城市分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81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483952.7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B10/2543 , H04B10/2525 , H04B10/50 , H04B10/564 , H04B10/60 , H04B10/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驱动方法和系统架构,属于光通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实现高阶拉曼系统Q因子最优化的自驱动方法和系统架构。本发明通过对入纤光功率、发送端色散预补偿量、前向高阶拉曼泵浦功率、后向高阶拉曼泵浦功率以及接收端色散补偿量的不同值与接收端的Q值的对应关系,使得超长单跨距光传输工作在最佳性能值。采用本发明可以自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超长单跨距光传输系统,不需要人工调节;同时能在应用场景的设备老化、光纤劣化和环境变迁等因素下通过系统内部反馈实现自驱动系统性能最佳化,从而有效提高超长单跨距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