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线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7439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974519.9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线器,包括本体、上钳头、下钳头、连接杆、把手,所述本体后方设有把手,把手上设有手刹器、限位器,连接杆与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有上钳头,上钳头上设有拉绳、圆柱状突起,拉绳末端设有拉环,所述下钳头铰链于本体,下钳头上设有卡扣条,卡扣条内设有卡槽,所述上钳头及下钳头上均设有锯齿,手刹线一端与手刹器连接,另一端与下钳头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手刹器及手刹线能够控制下钳头移动从而实现卡线,拉绳及拉环能够对卡线器进行固定,卡扣条及圆柱状突起能够对电线进行固定,宜推广使用。

    一种通用仪器仪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1703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88851.7

    申请日:2017-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2B9/02 G12B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仪器仪表,包括箱体和盖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观察口、连接滑槽、支撑杆与布线口,所述观察口开设于箱体前端,所述连接滑槽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于箱体侧面,连接滑槽内穿设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边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箱体内部两侧,且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仪器仪表前端两侧,所述仪器仪表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布线口开设于箱体后端底部,所述盖体通过合页连接于箱体上,盖体内部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仪器仪表后端两侧。本发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有效提高仪器仪表的防水、防尘性。

    一种室内供电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0857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50405.5

    申请日:2015-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G05B19/058 H02J2003/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供电系统,包括进线、小型开关电源、储电装置、应急光源、交流开关、电流表、手动开关、交流接口、测试模块、交流支控;手动开关与交流支控之间具有用于信号传输的电学连接,交流支控可以通过其与手动开关之间的电学连接获取体现手动开关的开关部分的开合状态的数据;测试模块通过手动开关与交流接口具有用于信号传输的电学连接,测试模块可以测试交流接口所接用电器的电学状态。一种室内供电系统,在前述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移动控制端。本发明方便维护、排障、减少了电器和线路的损伤的情况的发生。

    一种便携式低压漏电监测仪及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3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09975.4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漏电监测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低压漏电监测仪及其监测方法,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底端外壁开设有调节槽和对称的导向槽;有益效果为:向上推动导向杆使定位环的上方脱离第二固定块,向外侧转动定位环使其和第二固定块脱离接触打开盖体,拔下插块后取下盖板将内部的电源和收纳组件并将其取出,挤压按压板使挤压杆的一端抵住定位杆上的缺槽下滑,同时定位杆向滑槽内部滑动直至其脱离和上定位块的接触,定位块回弹向上移动脱离对监测探头的固定,向上拔出上收纳板,将内部的监测线取下并和电源线一同插入装置本体上对应的插口便可进行监测工作,便于对各组件进行收纳。

    一种多功能防撞充电桩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637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587145.9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撞充电桩,包括地面充电台、地下固定台、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的底端固定在地下固定台的顶面中心,所述地面充电台底面中心固定在弹性连接结构的顶端,所述地面充电台由固定框架外壳、充电窗口、电子信息平台、风雨檐、充电外接口、变压装置组成。本发明利既优化充电桩所采用的设置,改变传统固定底面固定式的充电桩,改进为弹性软连接的结构形式,能够避免了碰撞所产生的意外漏电、设备损坏的情况,大大减少了设备收到碰撞所产生的损坏,而且设备所采用的充电窗口的设计,具备中心控制,保护了电子信息平台的安全,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外力的损坏,宜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